王 臣
講好璦琿故事傳承中華文明
王 臣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貫徹落實好這一要求,黑河市愛輝鎮緊緊圍繞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地緣、資源優勢,以古城建設為載體,講好璦琿故事,傳承中華文明,多點發力建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為繁榮黑河邊貿旅游明星城,建設美麗黑河、幸福城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愛輝鎮是黑龍江省擁有的兩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具有330年的歷史,是黑龍江首任將軍府駐地,是《璦琿條約》簽約地,也是璦琿—騰沖人口分界線“胡煥庸線”的起點端。
建設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要有清晰科學的思路,愛輝鎮的總體定位是:
明確一個發展定位:弘揚古城文化,發展旅游經濟。璦琿古城是我國北部邊疆僅存的古城,是黑龍江省的肇始之地,既有抗擊沙俄守邊固土的輝煌歷史,也有負辱簽約喪失國土的沉重印跡。璦琿城的價值就在于她的歷史和文化。通過挖掘和弘揚璦琿城的歷史文化,要牢記“英雄之城,愛國之民”的光榮傳統,唱響“北疆古城、靈秀璦琿”的主旋律,建設體現北方民族生活特點的文化旅游設施,搞好旅游市場及產品開發,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助推歷史文化名鎮建設。
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建設古街區,打造館落群,構筑多園。通過旅游設施和項目建設,將愛輝鎮旅游逐步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向同古城休閑體驗游并重轉移,延長旅游產業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古街區:選擇合適地塊,仿照1900年前璦琿城的格局和特色,建設以清代風貌及璦琿歷史文化為主體的北方特色古街區,構建集觀光旅游、文化體驗、休閑娛樂、餐飲食宿等多功能一體化的北方特色建筑群,吸引國內外游客到此休閑度假、領略北方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打造館落群:在現有璦琿歷史陳列館和知青博物館兩個國家級展館的基礎上,建設璦琿海關歷史陳列館、軍史館、璦琿—滕沖線紀念館、民間文物館聚落,形成館群,增加文化內涵和看點。構筑多園:結合古街區建設,建設滿族文化園、海關文化園、知青文化產業園、古城書畫園、將軍園等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文化園區,提升文化品位。
形成一種特色旅游格局:打造“觀江、博館、游古城”特色旅游格局。利用黑龍江“十里長江”壯觀景色,建設親水設施和江景體驗項目,使其與古街區、館落群、文化園交相輝映,打響愛輝歷史文化名鎮特色旅游品牌。
好的思路要成為現實,最重要的是要有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多年的實踐啟示我們:
堅持政府主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健全管理機構,發揮璦琿古城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作用,完善內設機構和職能,加強對景區景點的統籌規劃管理,及對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高起點規劃,盡快完成《璦琿新城遺址保護利用規劃》,制訂好古城建設控制性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為古城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出臺優惠政策,在璦琿古城開發建設的投入和經營管理上給予扶持,吸引社會投資參與項目建設。恢復璦琿政區用名,爭取將愛輝鎮政區地名用字恢復為“璦琿鎮”,提升文化傳承力。
用好用足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深入研究我省“五大規劃”戰略部署釋放出的政策紅利,借助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金字招牌”,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旅游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加快景觀、道路、三供兩治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引資創造條件。
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凝聚人氣和財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專業團隊管理的思路,用好用活市場方式,采取市場化籌融資運作模式,加快基礎設施、景區景點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采取由文化公司運作的模式,辦好各類節慶活動等,做好政府該做的事情,把市場的東西交給市場。
擴大對外宣傳,展示璦琿歷史文化魅力。通過出版璦琿歷史文化旅游叢書、完善璦琿古城網站和微信平臺、統一以璦琿古城形象標識和吉祥物為主的旅游商品標識,努力提升璦琿古城知名度和影響力。
加強區域合作,共享周邊旅游資源。與五大連池、漠河、錦河等旅游地搞好銜接,做到開發思路共享、資源優勢互補、線路共推、客源互送、政策互惠,把璦琿古城旅游市場做大做強做精。
(作者系勝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中共黑河市愛輝區愛輝鎮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