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寶國
在組織工作中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于寶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全黨上下共同的政治責任。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更要準確把握、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自覺把責任銘記心中、扛在肩上,緊密結合組織工作重點任務,努力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一定要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扭住思想政治工作這個生命線,通過嚴肅而經常的教育全面提高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素質。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把學習教育和思想理論武裝作為領導班子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信仰信念這個核心,不斷加強黨章憲法、黨性黨風黨紀和法治觀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2014年以來,集中開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學習,全市3300名處科級干部參加了集中輪訓,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圍繞市委戰略思路機制措施,共培訓各級各類干部7.6萬多人次,進一步夯實了推動科學發展的思想根基。二是加強道德養成。全市各級黨干校把道德品行教育作為必修內容,通過切實可行的道德實踐活動,深入抓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干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延安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組織黨員干部到望奎林楓故居、慶安“五七”干校進行傳統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學、細照、篤行。總結樹立了以“大干書記”李鳳山、“堅守大山好民警”張國森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讓榜樣的力量影響示范,讓大家感到從嚴從實可望可及。三是樹牢為民宗旨。積極開展體驗式教學,引導黨員干部沉到基層、走進群眾,把干部教育的課堂延伸到基層一線,把黨性修養的場所放到基層群眾中去。全市普遍開展了“走進基層接地氣、走進群眾解難題、走進問題糾四風”主題實踐活動,在農村全市8500多名機關干部采取聯鄉駐村入戶、結對幫扶等辦法,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在城市組織3.96萬名在職黨員走進社區志愿服務,組建各類服務隊840支,辦實事解難題1萬多件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堅持從嚴治吏,要把從嚴作為一個基本要求長期堅持下去,真正使嚴的措施、嚴的紀律貫徹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切實做到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一是堅持從嚴選拔。認真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強化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認真履行干部考核程序,合理使用各年齡段干部,積極推進干部交流,優化各級班子結構。在干部選任中,將“德”的評價結果作為“硬指標”,建立實行《市管干部考德暫行辦法》,先后有10余名干部因“德”的測評不過關未予提拔任用。樹立了面向基層的用人導向,17名有鄉鎮黨委書記經歷的干部選拔進縣級黨政班子,選派480名處科級干部到基層一線實踐鍛煉,全面打造了一支素質高、上手快、能力強、作風硬的執政骨干隊伍。二是堅持從嚴監督。建立完善干部監督工作體系,突出抓好重點對象、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通過建制度、立規矩、抓管理,推動從嚴管理監督干部落地見效。我們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建立實行了干部選任全程紀實制度,健全了事前預警防范、事中約束糾偏、事后追究問責的全過程監督運行體系,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時,注重把功夫下在平時,通過采取定向約談、談心談話、組織函詢等形式,時刻提醒干部堅守底線,讓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堅持從嚴問責。將完善干部問責機制作為從嚴管理干部的重要抓手,堅持誰推薦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監督誰負責,持續加力問責工作。認真執行選人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實行干部選任責任倒查,特別是對“帶病提拔”、“帶病上崗”等違規用人問題,實行“一案雙查”,既處理當事人又追究責任人。同時,深入開展了選人用人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對超職數配備干部、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任職、干部工作調動后未及時轉移工資關系等問題進行深入整改,自覺管、從嚴治的氛圍初步形成。
綏化是傳統的農業地區,基層行政單元多,基層基礎相對薄弱。近年來,市委始終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來認識和謀劃基層黨建工作,準確把握基層黨組織功能定位,深入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在服務中體現了黨的政治優勢。一是擴大組織覆蓋。進一步活化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形式,突出抓好在新領域中建立黨組織和開展黨建工作,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去年以來,隨著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建設的不斷加快,我市新開工產業項目254個,其中鄉鎮村項目達163個。適應這一形勢,我們集中對所有新上項目進行排查,對具備條件的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借鑒望奎發展產業黨建的做法,大力推行“支部建在產業”上,全市建立各類產業黨組織932個,在外出務工黨員集中的地方建立黨組織231個,不斷延伸組織觸角。二是打造過硬班子。積極改善基層班子結構,創新選人方式,提升班子能力,特別是把各類優秀人才選拔到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以換屆為契機,采取公推直選、“兩推一選”、公開選拔等方式,把807名致富帶頭人選拔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使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普遍增強。針對村級班子后繼乏人的問題,選聘764名優秀大學生到村任職,為村級班子積蓄后備力量。同時,全市選派658名處科級干部到經濟薄弱村、矛盾集中村任“第一書記”,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拓寬致富渠道、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加大基礎投入。堅持從強化基礎保障入手,突出解決好有錢辦事、有處議事和有人干事問題,為基層開展工作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更寬松的環境。在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經費基礎上,市委市政府研究為每個村增加3萬元、每個社區增加5萬元工作經費,為此全市每年增撥基層工作經費6400多萬元。全面提高基層干部生活待遇,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年均工資補貼達到1.8萬元,社區黨組織書記年均工資增加到2.7萬元,納入養老保險村書記總數達到909人。2014年,全市投資9600多萬元,新建改建基層組織活動場所127個,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
黨要管黨,就要管好作風;從嚴治黨,就要嚴在作風。一是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始終堅持突出問題導向,抓住解決問題這一關鍵,做到即知即改、動真碰硬,認真抓好突出問題的整改。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教育實踐活動啟動開始,市委就開展了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群眾信訪積案、規范執法執紀等十項專項整治,制定出臺了作風建設八個方面22條具體規定,清理了領導干部超標準用車用房、公款吃喝等問題。同時,集中整治了教育“三亂”、醫療衛生秩序、就業市場及養老、醫療保險服務、棚戶區改造等一系列涉及民生的問題,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二是嚴格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貫徹整風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嚴格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講政治、講原則、講規矩,切實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貫徹落實民主決策機制,市委制定了加強自身建設的決定、常委會分工負責制和全委會議事規則,堅持民主生活會和雙重組織生活制度,不斷提高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水平。三是扎緊織密制度籠子。堅持標本兼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建制度、明法度、嚴約束,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努力把權力的籬笆扎牢、籠子關緊,從源頭上堵塞滋生“四風”的漏洞。針對中央和省委有關規定,先后制定出臺八項規定、嚴禁新建樓堂館所、精減會議、規范公務接待等多項配套制度,全面梳理整治“四風”以來下發的制度性文件,形成了19項解決“四風”問題和加強自身建設的制度成果,不斷增強制度的執行力。
(作者系中共綏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張霞zhangxi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