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衛 郭靜娜
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逐漸廣泛應用于疾病治療中,取得了滿意效果。近年來,腹腔鏡手術操作逐漸成熟,適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然而,腹腔鏡手術配合具有非常高的專業性,若配合不當,可能影響手術效果,延長術后恢復時間[1-2]。本研究對比分析了舒適手術室護理和常規手術室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情況,以提高手術室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59例,女41例,年齡24~69歲,平均(42.26±3.15)歲。其中21例胸部疾病手術,21例胃腸外科手術,29例婦科疾病手術,20例肝膽系統手術,9例其他手術。受教育程度:16例小學,31例初中及高中,53例大專及以上。100例患者術中均行氣管插管麻醉,均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明確腹腔鏡手術指征;(2)年齡為15~75歲;(3)無氣管插管麻醉禁忌證;(4)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意識障礙;(2)精神異常;(3)合并心腦血管疾病;(4)語言溝通障礙。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行常規手術室配合。術前入病房探訪,明確患者的疾病、手術類型等,告知患者麻醉方式、術前注意事項等;術中嚴格無菌操作程序,根據手術需要進行手術配合,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術后將患者送至病房,并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舒適手術室護理。
1.3.2.1 術前配合 (1)術前訪視。手術前1 d巡回護士查閱患者的病例資料,了解患者疾病史、手術禁忌證及病情發展情況,告知患者腹腔鏡手術的目的、優勢、手術醫師、手術體位、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等,若患者及其家屬存在疑問應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疑慮。做好術前準備,取溫水清洗皮膚,尤其是臍孔部位,清洗期間動作應輕柔。(2)心理支持。部分患者因擔心手術安全性、疾病預后等,易出現緊張、抑郁等消極情緒。巡回護士應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根據其精神狀態、語言、面部表情等評估心理,并以“一對一”的形式鼓勵、安慰患者,通過介紹手術流程、病房環境、手術成功案例等來增加患者對臨床治療方案的信任度,消除不良情緒。
1.3.2.2 術中配合 (1)環境干預。護士陪同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可簡單向患者介紹手術室內器械的用途,盡量減少人員走動,不僅可減少對患者心理的影響,還能夠優化手術室環境。合理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溫度控制在25 ℃左右,濕度控制55%左右,避免溫度過低,誘發感冒癥狀。(2)體位護理配合。根據患者腹腔鏡手術類型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例如經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手術期間,可取體位墊將患者膝關節和肩部抬高。肢體擺放以患者舒適為宜,若手術時間過長,可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進行肢體按摩,促使血液循環;(3)密切觀察手術進程。巡回護士應加強對氣腹壓力的觀察,保證其維持在12~14 mm Hg水平,避免腹腔內壓力過高,誘發碳酸血癥;嚴密監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等,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取溫鹽水將腹腔鏡進行預熱,再經操作孔置入,避免鏡面產生霧氣,造成手術視野模糊;(4)手術操作配合。巡回護士正確擺放患者體位,輔助麻醉師麻醉,并根據手進程連接氣光源、攝像機等,手術治療期間根據需要變換體位,調整光源位置、強度等,保證手術的正常進行。手術結束后觀察患者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了解其是否存在呼吸障礙、氣腫等,若無異常癥狀可中斷CO2供氣,并排盡腹腔內氣體。器械護士根據腹腔鏡手術進程傳遞手術器械、敷料等,并及時補充各種物品,保證各種材料及時、迅速地傳遞到醫生手中,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
1.3.2.3 術后配合 術后巡回護士協助器械護士清理紗布、手術器械等,無誤后簽字。手術結束后將患者身上的血漬清理干凈,整理衣物,并送至麻醉復蘇室,采用語言喚醒法安撫患者,并行指令活動,待肌力恢復后行氣管拔管。術后48 h進行術后探訪,觀察患者病情控制情況、疼痛程度、睡眠質量等,若患者主訴存在疼痛癥狀,應告知其疼痛的原因,并采用按摩、交流感興趣的話題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感;若仍伴隨嚴重疼痛癥狀,可及時向病房護士反饋,及時行針對性處理。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
1.4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自主呼吸時間、氣管拔管時間;(2)記錄兩組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術后12 h疼痛程度。疼痛程度行視覺模擬評分(VAS),分值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3)術后隨訪行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評估內容包括抑郁情緒、睡眠狀況、自殺傾向、精神焦慮、軀體焦慮等因子,分值為0~54分,8分以上提示存在抑郁癥,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嚴重;(4)觀察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5 統計學處理 將相關數據輸入至統計學軟件SPSS 19.0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 字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觀察指標比較 兩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和氣管拔管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觀察指標比較(x-±s)
2.2 術后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12 h疼痛程度、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術后并發癥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術后觀察指標比較(x-±s)
腹腔鏡手術具有視野開闊、手術切口小、術中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是未來手術發展的必然趨勢[3]。目前,腹腔鏡手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胃腸疾病、腹腔疾病、婦科疾病等疾病治療中,取得了滿意效果[4]。然而,有文獻[5-6]指出,腹腔鏡手術屬于創傷性操作,且術中麻醉也可能誘發生理功能紊亂,若未及時優質手術室護理,易誘發多種并發癥、后遺癥,直接影響著手術治療效果。國內研究表明,加強手術室護理配合,便于術中及時了解患者的不適癥狀,并輔助醫生行急救措施,例如過敏性休克搶救、心臟驟停復蘇操作等,可降低手術風險[7-8]。因此,臨床必須不斷優化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手術室護理配合。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部分手術患者因未正確認識腹腔鏡手術、擔心疾病預后、經濟因素等,手術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緊張、抑郁、恐懼等多種消極情緒[8]。對此,手術前1 d進行術前訪視,告知患者腹腔鏡手術優勢、手術時間、術前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增加其對手術治療的了解;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問題,解除其疑慮[9-10]。加強對患者動態心理的監察,并采用語言開導、邀請腹腔鏡手術成功患者入病房內交流,增加其對臨床治療方案的信任度,促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術后1 d隨訪,可通過詢問不適癥狀、觸摸額頭、檢查傷口等形式關心患者,有利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11]。本組研究中,觀察組HAMD評分評分為(13.28±2.47)低于對照組的(20.84±3.3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量研究表明,加強對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理干預,可降低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的發生率,促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12-13]。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氣管拔管時間分別為(50.19±6.23)min、(24.19±1.33)min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期間加強手術配合不僅能夠減少術中創傷,還可縮短手術時間。文章中在常規手術配合基礎上予以舒適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手術環境,巡回護士根據手術進程調整患者體位,可減少對手術操作的影響。器械護士術前檢查超聲刀、冷光源等儀器的運行情況,手術期間嚴密監察手術進程,根據需要迅速、準確傳遞手術器械,可縮短手術治療時間,降低術中風險。同時,手術期間控制氣腹壓力,并嚴密監察患者生命體征、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14]。術后將患者送至麻醉復蘇室,并進行指令活動了解清醒狀態,便于及時了解患者是否出現并發癥。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8.89%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舒適手術室護理干預可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腹脹是腹腔鏡手術常見的氣腹相關并發癥之一,醫院行腹腔鏡手術中,加強對皮下氣腹壓力控制,術后觀察CO2氣腹是否影響人體呼吸系統系統和循環系統,若未見異常,護士再將腹腔內CO2排盡,能夠避免患者出現腹脹、皮下氣腫等并發癥[15]。郭紅云[16]指出,加強對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手術護理配合,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治療時間。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中行舒適手術室護理,可縮短手術時間,緩解術后疼痛感,降低腹脹、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
[1]張亞莉,聶智容,鄭朝敏,等.懸吊式腹腔鏡下膽囊切除的手術配合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5):409.
[2]古蘭,周琛,錢蕾,等.1例腹腔鏡下取大網膜移植修復右下肢深度創面的手術配合[J].護理學雜志,2013,28(20):51-52.
[3]楊邦翠,何秀蓮,李靜,等.腹腔鏡經膈肌裂孔近側胃切除治療食管胃交界腺癌的手術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6):4439-4441.
[4]孫秀軍,張梅,李政玲,等.團隊合作舒適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9(8):916-919.
[5]魏紅梅,施如霞.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配合及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9):143-145.
[6]聶智容,岑媛,葛衡江,等.單孔三通道腹腔鏡經后腹腔途徑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的手術配合[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5):415.
[7]岑媛,聶智容.單孔三通道后腹腔鏡腎切除的手術配合[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4):324.
[8]郭華芹,蔣飛霞,汪利利,等.腹壁懸吊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2,11(10):985-986.
[9]姚明,曾愛民.經后腹腔鏡術式用于胰腺壞死病灶清除術的手術配合[J].海南醫學,2013,24(2):307-308.
[10]徐紅琴.腹腔鏡直腸癌無瘤技術手術中的配合[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1,21(3):552-553.
[11]王愛春,費蕾蕾,萬素蓮,等.新生兒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179-180.
[12]朱永新.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25例的手術配合[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4):3419.
[13]張春華,張軍花.腹腔鏡下保留盆腔神經廣泛子宮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廣東醫學,2013,34(6):984.
[14]許瑛.臍部單切口三孔腹腔鏡下腎切除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2,11(1):89-90.
[15]馮彩娣,吳愛芬,張芳燕,等.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的手術配合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249-250.
[16]郭紅云.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