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祝蘭 鄭洪平 林李梅 黃歆 譚衛平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是指咳嗽、噴嚏、大小以及體位改變等引起的不自主遺尿現象,影響產婦生活質量[1-2]。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最高達60%,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疾病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孕婦生活質量[3]。因此,臨床上研究會陰三維超聲下不同分娩方式對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顯得至關重要[4]。為了探討經會陰三維超聲觀察不同分娩方式對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對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筆者醫院診斷、治療的312例尿失禁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來筆者醫院診斷、治療的312例尿失禁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根據患者不同分娩方式將其分為兩組,試驗組162例實施剖宮產,患者年齡20~39歲,平均(26.5±0.8)歲,新生兒體重為2~4 kg,平均(3.09±0.32)kg;對照組150例實施陰道分娩,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26.7±0.8)歲,新生兒體重為2.3~4.1 kg,平均(3.11±0.26)kg。兩組患者對其檢查方案、治療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儀器設備 本次研究中患者在進行三維超聲檢查時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GE Voluson E8超聲診斷裝置,配置RRE-5-9型三維容積探頭,頻率范圍為5~9 MHz。
1.2.2 檢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檢查,患者采用會陰三維超聲對患者進行檢查,具體檢查方法如下:患者檢查前排空直腸、適當充盈膀胱,并讓患者保持仰臥姿勢,患者取截石位置。選擇陰道容積探頭,調整好儀器相應的參數,并在探頭外涂敷耦合劑,然后在外面套滅菌的專用探頭套,然后將患者大陰唇分開,將探頭緊貼在患者陰部,選擇實時三維掃查模式對患者進行掃描[5]。患者安靜狀態下、最大Valsalva動作時測量膀胱頸距恥骨聯合后下緣的垂直距離(BSD),計算膀胱頸下降度(BND),運用面積描繪法測量安靜狀態下及最大Valsalva動作時最小平面的肛提肌裂孔面積[6-7]。
1.3 確診標準 參照國際控尿學會制定的相關標準:產婦分娩后由于大笑、咳嗽或用力打噴嚏等引起尿液從尿道漏出,且只要有1次即診斷為尿失禁[8]。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Valsalva動作后超聲定量參數的比較 本次研究中,試驗組BND、安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最大Valsalva動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1~2。

表1 兩組患者Valsalva動作后超聲定量參數的比較(x-±s)

圖1 正常婦女最大Valsalva動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排尿狀況評分及盆底肌力評分比較 本次研究中,試驗組產后6個月排尿狀況評分、產后12個月排尿狀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產后6個月盆底肌力評分、產后12個月盆底肌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圖2 陰道分娩患者最大Valsalva動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增大
壓力尿失禁是臨床上常見的產科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且發病率也比較高。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孕晚期SUI發生率為35.6%~65.1%,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疾病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9]。目前,醫學界對于這種疾病缺乏理想的診斷方法,常規方法雖然能夠幫助患者診斷,但是誤診率和漏診率較高[10]。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排尿狀況評分及盆底肌力評分比較(x-±s) 分
根據相關實驗結果顯示:壓力尿失禁發病率和孕婦妊娠與分娩等存在的較大的關系[11]。近年來,實時三維超聲在壓力尿失禁診斷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這種診斷方法和其他診斷方法相比優勢較多,實時三維超聲操作時相對比較簡單,這種診斷方法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相比更加經濟,并且實時三維超聲可重復性強,可以動態地對比尿道功能在靜息狀態及瓦氏狀態下的改變,早期發現需要盆底康復治療的婦女,這種診斷方法為臨床醫生提供SUI的診斷依據和康復效果評估的依據[12]。本次研究中,試驗組BND為(2.32±0.56)cm,安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為(15.2±1.9)cm2,最大Valsalva動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為(20.1±4.5)cm2,低于對照組BND為(2.61±0.49)cm,安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為(17.3±2.0)cm2,最大Valsalva動作時肛提肌裂孔面積為(22.3±3.9)cm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結果類似[13-14]。312例患者有48例(15.4%)在最大Valsalva動作時可見尿道漏斗形改變。此外,經會陰三維超聲中使用斷層成像技術(TUI)其圖像清晰度可與核磁共振媲美,并且這種診斷方法能夠在靜息狀態及瓦氏動作時動態觀察,其診斷效果超越核磁共振,通過三維超聲圖像和其他方法相比優勢較多,這種診斷方法和之前的采集圖像存儲、再對圖像進行三維重建后獲得的平面更加接近標準平面,并且種診斷方法能夠進行實時調整分析,并且這種診斷價格相對廉價,更加適合基層醫院推廣使用[15-16]。本次研究中,試驗組產后6個月排尿狀況評分為(2.53±0.44)分、產后12個月排尿狀況評分為(1.86±0.33)分,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產后6個月盆底肌力評分為(3.18±0.43)分,產后12個月盆底肌力評分為(4.46±0.42)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結果類似。由此看出:陰道分娩對盆底肌肉的影響要大于剖宮產,并且陰道分娩女性的盆底肌肉重塑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是對于盆底的遠期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綜上所述,壓力性尿失禁發病率較高,臨床上采用經會陰三維是觀察SUI效果理想且不同分娩方式對SUI的影響有差別。
[1]王競宇,陳艷,張恩榮,等.經會陰超聲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3,25(12):1869-1871.
[2]劉菲菲,徐蓮,陶均佳.超聲對產后女性盆底三腔室運動的觀察[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3,22(9):796-799.
[3]林麗莎,黃吳健,宋巖峰,等.分娩方式對產婦早期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9):785-788.
[4]黃澤萍,徐凈,毛永江,等.經會陰實時三維超聲評估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后女性前腔室結構的影響:附視頻[J/CD].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5):329-333.
[5]吳氫凱,毛笑園,羅來敏,等.妊娠期尿失禁女性盆底三維超聲的觀察[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5):326-330.
[6]侯文靜,張蓉,朱華.不同分娩方式對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7):3792.
[7]何婷婷.老年男性尿失禁患者用保鮮袋接尿的臨床應用[J].河北醫學,2012,2(54):263-264.
[8]袁丹,胥艷,朱蜀俠,等.無張力陰道吊帶術與經閉孔無張力陰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對比[J].華西醫學,2014,29(9):1688-1670.
[9]劉曉麗,仇杰,楊琳.水中分娩后產婦早期尿失禁的臨床觀察及探討[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0,2(91):191-192.
[10]馮明月,王中潔,張燕,等.雌三醇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圍絕經期壓力性尿失禁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6):6-8.
[12]林寶東.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和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術后尿失禁發生率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2):33-34.
[13]李妍,黃麗,白淑秋,等.Kegel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2):144-145.
[14] Liu F,Xu L,Ying T,et al.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ppearance of pelvic floor in nulliparous women and postpartum women one week after their first delivery[J].Int J Med Sci,2014,11(3):234-239.
[15] Aydn S,Tuncel M A,Aydn C A,et al.Do we protect the pelvic floor with non-elective cesarean? A study of 3-D/4-D pelvic floor ultrasound immediately after delivery[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4):1037-1045.
[16] Sangi-Haghpeykar H,Mozayeni P,Young A,et al.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counseling and practice of pelvic floor exercises postpartum in low-income Hispanic women[J].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2011,19(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