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縣農業局(413400)胡 平 胡為安
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法
桃江縣農業局(413400)胡 平 胡為安

水稻病蟲害防治必須遵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按照生態平衡原理,綜合運用農業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技術措施,系統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1.農業防治①處理稻樁。冬前或第2年3月底前翻耕,可壓死部分螟蟲越冬蟲源。②灌水滅蛹。在越冬代螟蟲盛蛹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灌水淹沒稻樁,淹死大部分蛹。③打撈浪渣。浪渣中有紋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打撈后曬干燒毀,可減輕上述病害60%左右。④選擇使用抗病蟲良種。對于水稻品種,稻瘟病的抗性評估是一個必須項目,否則不能推廣種植,對于稻瘟病抗性鑒定在5級以上的品種,絕對不要在山區、稻瘟病老病區推廣。⑤浸種消毒。可以采取溫湯浸種和強氯精消毒,或者根據當地的主要病蟲害種類選擇對口藥劑消毒殺菌。⑥芽谷拌藥。如應用吡蟲啉加氯蟲苯甲酰胺拌種,可預防稻飛虱、稻薊馬、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發生危害,持效期可以達到40天,可以減少大田防治1次,省藥、省工、省錢。⑦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控制使用化肥。氮∶磷∶鉀的比例以1∶0.6∶0.8較好,每667平方米施純鉀7.5公斤以上,可以大大減輕稻瘟病、胡麻葉斑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發生危害程度,還能提高水稻產量。⑧科學管水。適時曬田,經常露田,薄水灌漿,干濕壯籽,對水稻所有病害均有明顯的控制效果。
2.人工防治對于大螟,一般藥劑的防效不佳,因其大多發生在田邊和高大植株上。發生密度不大,但蟲很集中,危害很明顯。在初見白穗時將其拔除,拔一株可以除掉多條幼蟲。稻苞蟲,苞大蟲少,雙手一拍即死,比藥物防治更方便、更輕松。
3.物理防治目前應用較多的是頻振式誘蛾燈。每2公頃1盞燈,花錢少,保護面大。
4.生物防治①利用害蟲天敵。主要措施是少防治,少用藥,不用高毒農藥。在苗期放寬防治指標,留給害蟲天敵足夠的食物,讓其多繁殖,保護的主要對象有蛙類、蛛類、蝽類、繭蜂、姬蜂等害蟲天敵。②稻田養鴨治蟲控病。實踐表明,每667平方米養40只左右鴨子,完全可以控制稻田的病蟲、雜草危害,實現綠色環保。③應用生物制劑。如蘇云金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白僵菌、苦參堿、煙堿和印楝素制劑等。
5.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是病蟲害發生后采取的最后一項措施,用藥既要對口、適時、適量,盡量做到保證人畜、作物、環境安全,選擇應用低毒、低劑量產品,確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