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孟偉++++沈燕++++李康樂+等
摘 要:智慧旅游是傳統旅游業與現代信息化的結合,是旅游業發展的新方向, 是我國旅游業發展到向現代化邁進的新階段,其應用前景十分巨大。本文首先闡述智慧旅游的含義,然后分析廣西旅游行業和智慧旅游的發展現狀,找出廣西智慧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智慧旅游;廣西旅游;電子商務;旅游營銷;旅行社
一、引言
2008年11月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城市”概念由此衍生。IBM認為,智慧城市得實質是就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智慧地球要求城市能做到智慧化,城市智慧化是城市發展繼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智慧旅游作為智慧地球的一個衍生組成部分也融進了此次浪潮之中,成為繼互聯網與旅游業結合之后旅游業的第二次革命[1]。智慧旅游是以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游客手上的移動終端上網設備,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旅游者行為等方面的信息,對大數據進行合理的處理提取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從而使游客、旅游企業、旅游管理部門更加及時、準確、智能地了解各種信息化應用和服務。
2011年7月11日,邵偉奇在全國旅游局長班上指出,我國將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旅游企業經營活動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業發展成為高信息含量、知識密集的現代服務業,使我國旅游產業能基本上完成智慧旅游的建設。至此拉開了全國智慧旅游研究與建設的熱潮。
二、廣西旅游行業發展現狀
廣西區內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民族風情、沿海風光、自然山水、邊關奇險、紅色景點等方面為主要特色。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廣西旅游資源包括“一個旅游龍頭、兩條旅游發展帶、三大國際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七大旅游發展區”。
目前,廣西共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擁有隆安龍虎山風景名勝區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有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另有220處自治區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有1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即北海銀灘旅游度假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廣西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進入21世紀以來,廣西旅游行業也發展迅速。表1所列的是1995年-2013年廣西主要年份旅游人數及收入統計表。從表1可見,1995年-2013年廣西旅游業逐年增長,旅游人數與旅游收入呈現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星級酒店從原來的41個變為2013年的477個,增長近10倍。
表 1995年-2013年主要年份旅游人數及收入
資料來源:根據2014年廣西統計年鑒整理。
截至2015年2月28日,廣西開通運營的高鐵有湘桂高鐵(其中南寧至北京直達的動車已于去年年底通車)、廣西沿海高鐵、南廣高鐵、貴廣高鐵、廣西至長江三角洲高鐵,廣西高鐵運營里程已超過1600公里,約占全國高鐵總里程的14%左右。高鐵的開通是廣西旅游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廣西也將因此而對其旅游業進行重新定位,一是依托高鐵路網建設,打造大桂林和北部灣兩大旅游圈,建設多個旅游集聚區,打造多條高鐵旅游線路;二是加強與周邊國家和沿線地區的區域旅游合作,構建跨區域旅游線路;三是加強重要旅游產品開發,滿足旅游市場需求。同時廣西高鐵的開通,拉近廣西與華北、華中、華東及東盟國家的距離,這將吸引來北方與邊境國家大量的游客,給廣西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三、廣西智慧旅游發展現狀
2010年自治區旅游局開始搭建360°全景旅游體驗系統。2011年10月,非營利性組織"美在廣西"旅游聯盟正式成立。“美在廣西”旅游聯盟成立后,向游客推出 “廣西旅游卡”和“旅游手機支付”兩大項目,游客可以告別攜帶大量現金和銀行卡的困擾,用手機支付即可輕松玩遍全國。
2012年3月廣西旅游局攜手中國移動推動“智慧旅游”。自治區旅游局與中國移動廣西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通過運用無線城市技術打造旅游手機門戶網站,為游客們提供信息查詢、手機支付等服務,攜手促進廣西旅游信息化。
2013年廣西聯通與廣西旅游局、廣西旅游協會、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分行、上海積分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智慧旅游-廣西旅游全積兌"項目服務平臺于7月初在桂林正式上線運營。
2013年,桂林市旅游景區視頻監控“天眼”工程第四期已全面啟動。通過“天眼”工程的視頻監控系統,市旅游部門可以第一時間了解景區實時的人流和車輛狀況,做好溝通協調服務工作,并能準確核實游客投訴情況,提升桂林旅游服務質量。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智慧城市年會上,桂林市旅游景區視頻監控“天眼”工程成為全國旅游業唯一個獲得“2014中國智慧城市創新獎”的工程。
“2014中國智慧旅游年”廣西開年暨南寧月月旅游節啟動儀式于2014年1月1日在廣西科技館廣場舉行。南寧、桂林、柳州三市作為廣西首批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接受自治區旅游局頒發的廣西智慧旅游試點城市牌匾。同時旅游局也推出了智慧旅游積分充值卡。
桂林市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協議,整合主要酒店和景區景點資源實施整體營銷,推行門票食宿電子化。開展四維航拍攝影攝像等智慧旅游項目信息采集工作,推進無障礙自助游。在主要景區覆蓋視頻監控點,對景區的人流、車流實時監控,開展防止擁堵、救援協調等工作安排。
柳州市依托柳州旅游在線、城市旅游網搭建智慧旅游平臺,推出20多條特色旅游線路,滿足散客天天游市場。還推出了集景區門票卡、電話卡、信用卡為一體的“風情柳州旅游卡”,游客憑卡在柳州旅游可獲得積分,抵用旅游消費。目前,已有上萬名游客獲得此卡。
但與發達地區比較,廣西智慧旅游的建設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智慧旅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四、廣西智慧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1.智慧旅游發展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5年1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2014年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7.9%,其中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共有19個,包括山東、海南、陜西、內蒙古、重慶、湖北、吉林、寧夏、黑龍江、西藏、廣西、湖南、四川、河南、甘肅、安徽、云南、貴州和江西,大部分為中部和西部地區較不發達省份。廣西網民數量1848萬人,普及率為39.4%,增長率為4.2%,普及率在全國的排名為第23名。通過對比2010年-2014各年增長率,廣西網絡普及率的增長率呈逐年遞減的趨勢。網絡作為智慧旅游發展最基礎的依托技術平臺,在智慧旅游的發展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廣西的網絡發展還是處在一個相對落后的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廣西智慧的建設。
2.信息資源共享度低、整合力度不強
廣西大部分旅游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的還持較為保守的態度,大部分企業對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建設的意識不強。各旅游企業產生的大量的旅游信息沒有得到有效的搜集和整理,不能很好地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造成信息壁壘,導致信息利用效率低下,信息資源重復投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同時企業各部門與各企業之間的相互溝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使得旅游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地區共享存在困難,產生了信息孤島,限制了智慧旅游的發展。
3.電子商務有待進一步發展
電子商務在智慧旅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智慧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平臺,如電子票務、酒店預訂、紀念品購買、旅游信息的查詢等。2013年,廣西的工業、建筑、批零、住宿和餐飲、服務業等企業只有2.9%的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遠低于全國7.3%的平均水平。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20.5%,排名第一;住宿餐飲企業為12.8%排名第二。而建筑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程度最低,僅為0.7%。從中可以看出廣西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是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智慧旅游的發展。
4.缺乏智慧旅游方面的復合型人才
智慧旅游的發展涉及到旅游網站的建設、旅游學、管理學、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智慧旅游從業人員不但要具備較高的計算機能力、電子商務知識。由于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概念是在近幾年才提出并得以發展的,專門從事智慧旅游方面研究的人才較少。現在從事智慧旅游建設與研究的人大多是以前從事計算機研究或者從事旅游方面研究的,而且實施政府頒布的智慧旅游政策的人大多沒有專門學習智慧旅游知識的背景。因此缺乏精通智慧旅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對廣西智慧旅游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制約。
5.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
2013年廣西聯通與廣西旅游協會聯合打造推出了“智慧旅游-廣西旅游全積兌”公共服務平臺,2014年廣西又推出“廣西旅游目的地整合營銷平臺”。兩個平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是缺少一個能整合各種服務平臺的多功能服務平臺。目前推出的兩個服務平臺都是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服務平臺,并不能涵蓋整個廣西智慧旅游需要的功能。
6.智慧旅游的營銷工作有待提高
營銷工作是宣傳和發展智慧旅游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廣西的一系列的智慧旅游方案都還是很到位的,但是到了宣傳和落實方面就欠缺了一點。民眾們并不是很能了解智慧旅游的概念,而且對于一些智慧旅游相關設備的使用都不是很了解。這有礙于智慧旅游工作在群眾中的展開,制約了智慧旅游的發展。
7.旅行社智慧旅游工作相對落后
調查顯示,廣西旅行社網站專業性差。雖然旅行社網站逐年增加,但是旅游網站的功能還基本停留在簡單旅游資訊的公布上,旅游電子商務的功能總體水平偏低。同時廣西的旅行社對智慧旅游的建設重視程度不一,各旅行社的發展缺乏統一性與協調性,這使得旅游信息難以實現有效的共享。各旅行社的合作意識相對單薄,各旅行社不能建立一個共享信息、整合信息、運用信息的高效平臺。這些都制約了旅行社業實現智慧旅游的進程。
8.政府在智慧旅游建設中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政府對于智慧旅游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引導智慧旅游工作的落實于進行。但是廣西政府對于智慧旅游建設的推動作用相對較少,雖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在實施階段未能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五、廣西智慧旅游發展對策與建議
1.加大智慧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
首先要提高區內網絡的普及率,鄉村網絡普及的重點放在寬帶網絡的覆蓋上,城鎮網絡普及的重點放在無線網絡的覆蓋上,同時要做到旅游景區網絡的全覆蓋。其次是加強旅游門戶網站和信息系統的建設,使得信息化成為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動力。再次是加強智慧旅游頂層設計和基層的構建,只有頂層和基層得到了建設才能促進智慧旅游又好又快的發展。然后是提高各景區、汽車站、火車站、機場視頻監控網絡的建設,實現景區、游客實時動態監控。最后是加快"廣西旅游一卡通"的建設,做到便民利民。
2.加強信息的整合與共享
首先各旅游企業及相關部門應建立自己的信息部門,專門負責旅游信息的整理與分析。然后是建立統一的分享機制,使得各部門與各企業之間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杜絕信息壁壘與信息孤島的產生。
3.加強電子商務的發展
首先應當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各級政府部門要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促進電子商務穩步發展。然后是完善電子商務交易體系。各旅游企業應當完善自己電子商務的交易體系,使游客能更加安全便捷地進行網上交易。最后是加強電子商務市場監管。電子商務發展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強大的支撐體系,要做到完善電子商務監管服務體系,制定和推廣電子商務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規范。
4.重視智慧旅游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旅游企業及相關部門要大力培養既精通計算機知識,又精通旅游專業知識和電子商務知識,并且能夠將這三方面知識融會貫通的人才。同時大力引進該方面人才,并將其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旅游企業及相關部門還應當積極地與高校展開合作培養人才的計劃,合力培養智慧旅游人才。
5.加快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
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應當以服務游客為核心,以政府服務為主導,以企業服務為推力,搭建政府、企業、游客之間互聯互通的現代技術應用的橋梁紐帶和網絡平臺,實現政府、企業、游客三者共存共贏。平臺要以旅游產業數據庫、旅游網站和旅游APP為主,做到能使游客在廣西順利實現查詢、預訂、支付、點評、分享等一站式服務,滿足游客個性化、碎片化的需求。在平臺的推廣之中要加大政府的推導作用,以政府宣傳為主導,并輔以網絡營銷推廣。
6.重視廣西智慧旅游的營銷工作
首先是要搭建好智慧旅游營銷平臺。在智慧旅游時代,計算機技術在營銷中也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政府與各旅游企業要通過計算機搭建好智慧旅游營銷平臺。其次是借用網絡及手機APP平臺渠道策略。僅靠自己建立平臺發展,發展比較緩慢,而且投入比較大,應利用現有的網絡上的資源,加強與一些旅游網站的合作,借用他們的平臺更快的發展廣西智慧旅游。然后是做好“微”營銷。“微”營銷就是通過“微博”、“微信”等時尚前沿的通訊工具進行營銷工作,運用其傳播性和擴散性,達到低成本并快速宣傳智慧旅游的效果。最后是傳統媒體營銷策略。針對廣西的旅游市場特點和客源市場的分布情況,建議在傳統媒體上開展以“遍行天下心儀廣西”的廣西旅游主題宣傳,可利用桂林等景區的知名度,再著重宣傳,然后提升整個廣西的旅游的知名度與廣西整體的旅游形象,帶動廣西其他景點。
7.提高旅行社智慧旅游工作
首先改變旅行社經營模式。在體驗經濟下,游客消費需求更加側重于精神上的需求,更在意體驗性旅游,消費趨于個性化、人性化。旅行社應創造個性化的產品滿足客戶需求,提高服務質量,獲得好口碑。其次是做好人才提升與轉型工作。要培養更優秀的導游、培養與發掘智慧旅游人才。最后是加強旅行社與其他公司的合作。旅行社可加強和同行其他旅行社的合作,建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做到旅游資源的共享,打消惡性競爭。同時旅行社還能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推出針對旅游消費的金融產品,全力推動智慧旅游的發展。
8.積極發揮政府在智慧旅游建設中的作用
政府要做到積極制定引導發展政策、大力促進基礎設施完善、努力培養和引進專項技術高素質人才、構建智慧旅游建設運營保證體系。其中構建智慧旅游建設運營保證體系包括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機制、創新智慧旅游建設投資融資機制、構建智慧旅游標準規范與績效評估機制。
六、結語
本文分析廣西旅游行業和智慧旅游發展現狀,找出廣西智慧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面對智慧旅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廣西應當緊密結合區內的實際情況,全面建設廣西旅游信息化,加強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智慧旅游的快速發展,以增強廣西旅游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葉軼偉.智慧旅游:旅游業的第二次革命(上)[J].中國旅游報,2011(11):1~2.
[2]陳 濤,徐曉琳.智慧旅游--物聯網背景下的現代旅游業發展之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17~19.
[3]南國早報.廣西旅游資源豐富[EB/OL].http://sub.ngzb.com.cn/staticpages/20081125/newgx492c0aa2-1637233.shtml
[4]中國新聞網.高鐵開通為廣西旅游業發展創造新機[EB/OL].http://f
inance.chinanews.com/cj/2013/12-28/5674857.shtml
[5]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5,01.
[6]廣西自治區統計局.廣西電子商務發展研究[EB/OL].http://www.gxtj.gov.cn/tjxx/yjbg/qq_267/201501/t20150119_5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