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莊
美人計
◎和莊

1902年2月,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新民叢報》。
離日赴美期間,梁啟超將報紙交由幾名弟子和留學生署理。回日后,他發現其中一名青年學生對報紙工作不上心,而這名學生很有才氣。梁啟超十分著急,把弟子羅孝高叫來商量對策。
梁啟超和羅孝高分工合作,依計行事。羅孝高署名“羽衣女士”開始在《新民叢報》上發表艷詩和小說。梁啟超則為“羽衣女士”的文章加“編者按”——“羽衣女士,廣東德順人,才貌雙全,中英文皆有極深造詣,現在香港某女校執教”,并有意無意地讓這名青年學生看到。
青年學生此時年方二十出頭,正是情竇大開之時,讀了“羽衣女士”的詩文,愛慕沖動一齊涌上心頭,忍不住向羅孝高打聽“羽衣女士”的底細。羅孝高謊稱“羽衣女士”是自己的表妹,即將赴日留學,還拿出一張照片讓青年學生看。照片中的美女身材火辣,唇紅齒白,美目盼兮,巧笑倩兮。青年學生一見,更是心旌搖曳,連忙讓羅孝高幫忙牽線搭橋。
羅孝高見“美人計”生效,裝作為難的樣子說:“我這位表妹自視清高,從來不納俗交,你們先通信聯系交流一下吧?!鼻嗄陮W生立刻絞盡腦汁,連做了八首七律詩,交給羅孝高代為轉交。一個月后,羅孝高又自己炮制了一封信,拿給這名青年學生看,信中“羽衣女士”讀了他的詩,非常仰慕,希望能在《新民叢報》上經常看到這名青年學生的詩文。青年學生大喜過望,開始不斷地寫詩作文,源源不斷地在《新民叢報》上刊登。
青年學生三番五次追問“羽衣女士”來日的具體日期,羅孝高一再找理由拖延。青年學生起了疑心,羅孝高無奈又編造了一封信,說“羽衣女士”已經起程,某月某日到橫濱。
到了那天,青年學生刷了三遍牙,洗了五次臉,皮鞋擦得锃亮,精心挑選好詩稿,早早地到橫濱碼頭去接 “羽衣女士”。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見人影,青年學生返回東京,言辭逼問。羅孝高遮掩不住,只好承認“羽衣女士”是自己一手導演的,就是為了賺取他的文稿。
這名青年學生名叫馬君武。梁啟超與羅孝高為了激發他的創作之才,施展“美人計”,也算是文壇上的一段軼事佳話。
(摘自《文史博覽》2015年第1期 圖/夕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