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步珍+王明杰+王鑫
摘 要:內部審計是我國懲治腐敗、預防犯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審計監督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內部審計的開展必須抓住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深入開展反腐敗內部審計,同時構建科學的內部審計預警指標體系,才能將內審監督職能與防治腐敗目標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切實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透明性,從而有效地預防腐敗現象。
關鍵詞:內部審計 預防反腐敗體系 職能作用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11-139-0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政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習總書記的指示,為我們全黨“為政重在廉,管黨務必嚴”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一些地方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連續發生的嚴重腐敗案件,讓人為之震驚。究其根本是單位體制、管理上存在著許多問題。這其中,有的是這些單位黨委沒有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有的是缺乏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并監督的機制,還有的是黨員干部和工作人員理想信念缺失等等。問題之嚴重,教訓之深刻,令人扼腕。
內部審計是我國懲治腐敗、預防犯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審計監督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筆者作為部隊審計工作人員,在本文中擬對內部審計在我國各條戰線預防和反腐敗斗爭體系中的職能作用進行探析,旨在努力構筑系統完備的反腐倡廉體系,劃清權力邊界,做到依法確權、科學配權、全程控權,有效地防止權力尋租。
一、內部審計在構建預防和反腐敗斗爭體系中的定義與特點
1.何為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獨立監督和評價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收支、經濟活動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具有“內向型審計”的特點,是以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為目的的對內進行檢查與評價,同時為單位領導提供具有建設性意見的審計活動。
2.內部審計的特點。一是內部審計能夠同外部審計內外結合,標本兼治,共同聯手鏟除由于舞弊滋生的腐敗土壤。二是內部審計比外部審計更容易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有效地“防微杜漸”,具有針對性強、效果好等特點。三是各相關部門比較容易對本單位的審計人員敞開心扉,開誠布公地說明本部門的具體情況、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審計人員能夠盡快地找到切入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四是內部審計更加具有主動性與靈活性,無論是事前審計、事中審計抑或是事后審計,也無論是績效審計、離任審計抑或是舞弊審計,內部審計都能夠發揮其特有的主動性、靈活性,相比外部審計的被動性、滯后性來,有很多可取之處。
二、內部審計在反對“四風”、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腐敗是社會毒瘤,國之大害、民之大害,任憑腐敗現象愈演愈烈,必會導致亡黨亡國。內部審計是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有力武器,也是我國審計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共同組成我國特有的審計體系。能夠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隨時開展靈活多樣的檢查、監督工作是內部審計的一大亮點,從而使“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刮骨療傷的決心構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長效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新環境。
具體來講,內部審計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可以發揮以下作用:
1.防止權力尋租——有效地監督與制約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而確保各級領導正確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權力失去監督,必然滋生腐敗。注重預防、注重治本,將關口前移,從源頭上防止腐敗是新形勢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時要求審計范疇進一步延伸與擴大,要從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擴展到對領導干部權力的監督,合理分解與科學配置權力,明確責任主體,做到權力與責任掛鉤,有效防止權力尋租。事實證明,內部審計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有著特殊作用,是增強領導干部責任意識和廉政意識的關鍵所在。
2.確保陽光運行——內部審計能夠有效地揭露與防止腐敗,大力推進反“四風”工作。內部審計部門與審計人員對本系統、本單位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都了如指掌,非常熟悉各處室、各二級單位的運行情況,了解哪些地方屬于腐敗高發地帶,哪些環節容易產生“四風”,同時還能夠及時聽取單位內部隊員的呼聲與反映。因此,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狀態,發現問題,分析情況,提出建議,查錯糾弊。如果確實是發生了腐敗問題,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向紀委部門反饋信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公平、公正、公開地陽光運行,進行嚴肅處理。如果僅僅是一般性的問題抑或是同事之間的猜測與誤會,也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對相關人員采取各種不同的方法,說明問題,化解矛盾,并及時公布審計結果,避免因此而發生更大的問題,促進社會與單位的穩定。
3.保障制度落實——能夠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有效地防止“跑冒滴漏”,預防腐敗問題發生。近年來,在一些地方之所以發生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腐敗問題,特別是一些原來本質比較好,但是卻因一時的貪念陷入泥坑不能自拔的黨員干部更是令人為之惋惜。究其原因,除了當事者平時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庸懶散奢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當事者沒有處在一個“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的政通景明、風清氣正的環境中。制度的欠缺、執行的不力,本人的不檢點,結果導致“四風”滋生蔓延,生活腐化,權力尋租,吃拿卡要,最后走上不歸之路。因此,必須利用內部審計這一武器,做好建章立制,以剛性的制度規定和嚴格的制度執行,確保改進作風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使其環環相扣,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在明確各部門、各環節、各崗位職責的同時,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不留死角,堵塞漏洞,從而保證每一項制度和程序嚴格照章辦事,全面落實。另外,特別要發揮內控機制的作用,注重制度執行的督促檢查,對違反制度“踩紅線”“闖雷區”零容忍,才能以制度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作風建設長效化。endprint
4.注意揚長避短——發揮內部審計機動、靈活的特性,通過制度創新提高其獨立性、權威性。內部審計除了其特有的優勢外,由于在本單位內開展審計工作,尤其是對上級領導進行任內審計,必然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稍有不慎,就會惹來麻煩,甚至被調離崗位。因此,一方面內審人員要堅定信念,切實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與業務能力,在發揮監督作用,推動整改落實中,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強化責任,決不打“白條“;另一方面,黨委和各級領導要給予審計部門與內審人員大力支持,統一思想認識,在人財物等方面全力以赴,重點傾斜。只要是內審人員發現的問題,不管當事人職位有多高,貢獻有多大,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心慈手軟,堅決杜絕一切漏洞。另外,要選派既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與堅定的原則性,又有比較高的政治水平、業務能力、作風民主、廉潔自律的干部安排在審計部門與內審崗位上,使他們敬終如始、一如既往地開展工作,抓出成效,形成系統完備的內控體系。
三、如何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切實履行內部審計職能
1.開展多種審計,將內部審計功能與防治腐敗目標緊密結合。以財務收支審計為重點,實現對單位內各處室、二級單位的財務執行情況進行切實有效的監督。無數事實證明,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現腐敗、職務犯罪問題,多數原因是財務管理出現了失控,長期存在著違紀違規問題得不到有效治理,財務收支混亂,記錄失真,最后的結果必然會使一些人走上不歸之路。因此,切實抓好財務收支審計至關重要。在實施財務收支審計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一是要重點抓好將清查銀行賬戶、賬外資金作為重點,組織得力人員開展對資金管理的審計,全面掌握單位內每一筆重大資金的全程流向,及時清理不良環節以及容易產生腐敗的土壤;二是要對單位內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崗位開展深入的調查摸底工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杜絕一切可能發生問題的苗頭,將防范關口前移;三是全面掌握單位內各項資產、收入、資產以及每筆支出核算的真實情況,嚴格按照財務管理制度逐一進行審核,確保資金使用的合規、合法、陽光運作。
2.全面落實領導干部的任內經濟責任審計,有效地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進一步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強化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從機制和源頭上防止和治理腐敗、積極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正確履行職責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各地實施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經濟管理責任進行的審計活動,審計內容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的真實性以及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和任期目標的完成情況。其目的是為了分清相關責任人任職期間在本單位經濟活動中應當負有的經濟責任,為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考核和選拔干部、使用人才提供準確的依據。
經濟責任審計能夠“防患于未然”,扎緊籬笆,預防“四風”與腐敗的發生,進一步規范廣大干部的行為,促進領導干部努力提高自我約束和依法行政能力,進而達到領導干部自我完善,增強紀律觀念,促進廉政建設和對領導干部保護的作用。為進一步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應積極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現監督關口前移。任中審計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責任審計形式,能夠將監督關口前移,防微杜漸,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預警和防范作用,有效解決“審用”脫節和“先離后審”的問題。其一,任中審計具有時效性,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分清責任,采取措施,從而避免干部“帶病提拔”。其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對領導干部起到任職期間預警和教育的作用,使其自覺置身群眾的監督之下,廉潔自律,當好表率。其三,任中審計能夠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針對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審用脫節”的問題,改變以往“先離任后審計”的審計模式。通過實施這種審計方式,能夠有效地規范被審計單位的財務行為,并及時向被審計單位提出有關機制約束、財務管理等工作意見。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將審計關口前移,彌補了先離后審的缺陷,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能夠促進廉政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3.進一步加強基本建設項目審計。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基本建設的投入,基建項目投資數量和規模快速增長,基建項目經費數額龐大,基本建設領域成為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貪污腐敗的溫床。在嚴峻的形勢下,如何利用內部審計這一有利的武器有效地保護國有資金,加強基建項目每一個環節、每一筆資金的管控,以及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建審計的內容龐雜,每一項工程建設都有其獨特之處,不能一概而論。因此,要根據基建項目審計的難點、熱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的全過程造價控制,從而提高審計質量與成效,切實降低審計風險。
4.發揮審計調查在審計中的作用,為領導提供各種決策依據。審計調查所具有的作用是一般審計無法替代的,審計調查是審計的重要補充,能及時發現問題,掌握線索,更好地為領導采取正確對策服務。同時,審計調查具有針對性強、覆蓋廣泛、方式靈活、結論全面的特點,能解決審計中所面臨的許多實際問題,在服務單位管理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一,審計調查覆蓋面廣,對解決審計面窄提供有利條件。審計調查與一般審計相比具有更多的優勢,比如,調查的對象多,涉及的范圍廣,取證的面也比一般審計要寬。其二,不受審計計劃和審計程序的限制,調查方式靈活,能夠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調查取證,效率與效果比較明顯。其三,能夠有效地提升審計工作質量。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必須具有全局觀念,善于把握總體概念,注重審計成果的加工提煉。這些也正是審計調查所具有的獨特之處。一方面,與審計相比,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審計調查同樣需要編制審計調查方案,方案確定的內容也就是調查提綱;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審計方案列舉的審計重點偏向于財政財務收支,而審計調查提綱則不盡然。除財務收支的內容外,還帶有極強的行業性和政策性,因而審計調查過程中不能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必須做到胸中有全局觀念。endprint
5.狠抓整改,以常態思維深入開展專項審計。要以整改“四風”為切入點,廣泛參與到內部各單位的經濟活動中,圍繞革弊立新、激濁揚清這一中心,進一步加強對重要的經濟事項與“敏感地帶”開展重點檢查。加大整治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從而進一步優化高校的政治生態、科研環境。
四、以底線思維與常態理論構建內部審計預警指標體系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堅持“防控結合,注重預防”的底線思維,采取一切可以預防腐敗滋生、蔓延的手段,盯著“四風”抓整改,才能進一步弘揚正能量,形成抓工作強作風,抓作風促工作的良性循環。為了更好地構建內部審計預警指標體系,要盡快建立大數據下審計信息共享平臺,從而量化廉政測評指標與廉政指數,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開創弊絕風清、政通景明的新局面。
依托于大數據下審計信息共享平臺建立的反腐敗預警系統,包括:(1)組織相關人員將被監督單位所有經濟活動的數據輸入數據庫,并對這些數據分類加工,形成可以隨時進行對比的相應的實時監測指標體系。這樣的實時監測如與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更能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對領導干部進行監督、考核的意義。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時期,審計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無論審計的具體內容怎樣變化,都應該始終圍繞幾個“點”來審計。一是國家政策監控的關注點。如近年來的國有資產管理、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二是資金使用的集中點。越是資金集中的領域,越應該重視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和安全性,所以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審計重點。三是制度監管的疏漏點。如一些單位發展過快而管理相對滯后的部門或業務領域。四是經濟活動關鍵點,如對重大投資項目的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關聯的實時監測系統應該按照這幾個審計關鍵點,設置監測的關鍵環節和主要指標,通過這些“點”的參照數據比對,就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對策。(2)將實時監測系統的數據隨時進行比較,提供警情,并按照相應的等級發出相應級別的信號,能夠起到很好的預警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審計信息化對預警系統的支持作用,應將審計信息系統與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工資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經費使用與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實現大數據信息平臺共享,從而為審計部門提供及時、準確、有力的數據支持。
無數事實和經驗證明,權力只有曬在陽光下,關進籠子里,為其戴上“緊箍“,才能”法無授權不可為“,也才能確保權力運行的規范、高效與便民。作為部隊內審人員,要銘記習總書記的教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痕“的勁頭持之以恒地做好內部審計監督工作,在部隊黨委的大力支持與其他處室、二級單位的積極配合下,建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精細化的內審制度,一是要有時間表,二是要有線路圖,三是要有操作性,四是要有透明度。只要我們在抓常抓細抓實上下功夫,以“準狠韌”的態度抓整改落實,就一定能夠迎來部隊各項工作全新的政治生態局面。
參考文獻:
[1] 宮軍.專項審計調查的歷史觀察.中國內部審計,2013(1)
[2] 龐小莉.關于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探討.經濟師,2014(4)
[3] 曾愛民.淺談高等學校基建工程造價審計風險及規避對策.建筑經濟,2011(S1)
(作者單位:沈陽軍區空軍審計處 遼寧沈陽 110035)
(責編:若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