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春
(運城學院 音樂系,山西 運城 044000)
淺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及其對策
孔令春
(運城學院 音樂系,山西 運城 044000)
音樂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國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卻存在很大的問題。本文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詳細闡述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對策
對中小學生來說,從小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對他們性格的塑造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確立都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導意義,然而,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音樂教育卻一直被忽視。作為一個農村人口占80%的大國,要想提高整個國民素質,就必須改善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現狀,也就是說,農村的音樂教育水平決定了整個國民的音樂文化水平。因此,加強廣大農村地區的音樂教育刻不容緩。
(一)音樂教育往往被教育部門和家長忽視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推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遵循的仍然是應試教育。音樂課不屬于升學考試的科目,音樂教育質量的好壞不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因此,教育部門為了提高所謂的升學率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數理化等文化課的教育上,幾乎不對音樂教育作明確的要求。在家長的教育觀念里,孩子好好學習文化課,在考試中考出優異的成績,才是正確的道路,他們認為音樂是沒有用的,學習音樂只會占用孩子的學習時間、浪費孩子的精力。在農村地區,幾乎沒有家長支持自己的孩子學習音樂。在父母這種教育觀念的長期影響下,孩子對音樂的了解越來越少,離音樂也越來越遠。
(二)音樂教師數量少、水平低
目前,在我國廣大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普遍短缺。據統計,如果我國現有的農村中小學每個學校都配備1名音樂教師,那么現在的國家音樂院校的師資培訓能力,大概需要60年才能滿足這一要求。另外,據調查,在農村地區,只有三分之一的在職音樂老師是專業的,其余的多是半路出家的兼職老師,他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音樂知識,教學質量低下,有的老師甚至對基本的五線譜都完全不認識。
(三)經費投入少、音樂設備短缺
與城市相比,農村的經濟相對落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相應地投入到音樂教育上的經費就更加少了。據調查,有的學校甚至連音樂教室和音樂設備都沒有,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的狀況,孩子們怎么會有良好的音樂教育?
(一)教育部門和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音樂在教育中的作用
音樂是開啟人類智慧的一把金鑰匙。教育部門應把思維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上來,重新認識音樂教育,充分肯定音樂教育在學生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真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愿,但是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不能只看到數理化教育的現實意義,我們也要看到音樂等其他藝術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深遠影響。良好的音樂的教育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并促進其他能力協調發展。教育部門、家長應聯手將孩子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人才培養結合起來。
(二)加強農村音樂師資隊伍的建設,并提高音樂教師素質
每年都會有大批音樂畢業生走出校門,農村的中小學要想辦法吸引這些專業的音樂教師到該校工作,從而改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匱乏的局面。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對現任的兼職音樂教師進行基礎訓練和專業培訓,從而提高音樂的教育水平。由于農村大多偏僻、落后,對音樂教師的吸引力較弱,學校可利用遠程教育的方式,將專業的音樂知識通過遠程教育傳授給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生。
(三)加大對農村音樂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加大對音樂教育資金的投入是改善音樂教育的保證。政府和學校應該加強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不斷完善配套教學設施的建設,修建音樂專用教室,配備鋼琴、電子琴等音樂器材和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同時,學校的圖書館應向老師和學生提供相應的音樂書籍、雜志、音像資料等。另外,學校可有效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并逐步加大在音樂上的投入,從而保證音樂教學落到實處,正常開展。
教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如果教育不能適應新形勢,那么不僅阻礙教育本身的發展,還會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音樂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如此。根據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改善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針對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我們給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政府能夠早日解決這個問題。
[1]姜佳含.遼陽市遼陽縣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2]康曉蘊.淺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及其對策[J].咸寧學院學報,2009,(04):143-144.
本文指導教師:王國峰
J69
A
1007-0125(2015)03-0188-01
孔令春(1993-),男,山西垣曲人,運城學院音樂系2011級音樂學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