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云
(湖南省邵陽市武岡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檢驗科 湖南 武岡 422400)
農村居民飲用水水質好壞是我國當前農村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并且對農民的生活與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為了切實掌握武岡市農村居民飲用水水質與衛生狀況,為全面建設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筆者及所在部門對武岡市市區及周邊農村分散取水點的飲用水在枯水期與豐水期分別進行采樣檢測,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對2014年1月~2014年8月武岡市市區及周邊農村分散取水點的飲用水在枯水期與豐水期分別進行采樣檢測,共計300份,剔除無效樣品14分,剩余286份,樣品有效率達95.33%。286份樣品中,城市180份,農村106份。
1.2 檢驗方法:依據國家衛生部頒發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中相關規定與標準進行楊平的采集與保管;檢測項目的限值均參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5749-2006)標準執行。檢驗具體項目包括感官指標(臭和味、渾濁度、肉眼可見物)、一般化學指標(鐵、錳)、微生物指標(耐熱大腸菌群、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同時對城市與農村水樣是否經過消毒處理進行檢驗調查。[2]
1.3 評價標準: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5749-2006)中相關標準對水質檢測結果進行評價,所有指標均達到相關規定標準視為合格。總合格率=(全部達標份數/總份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與處理,率的比較采用“%”進行,行t檢驗,P<0.05表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武岡市2014年飲用水水質檢測結果見表1。由表可知,城市180份水樣檢驗報告中,全部達標分數133 份,不全部達標分數47 份,總合格率為73.89%;180份水樣均經過消毒處理,消毒率100%。農村106份水樣檢驗報告中,全部達標分數5 份,不全部達標分數101 份,總合格率為4.72%;106份水樣中僅65例經過消毒處理,消毒率61.32%。
城市居民飲用水水質檢驗合格率(73.89%)顯著高于農村(4.7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城市居民飲用水消毒率(100%)顯著高于農村(61.3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武岡市2014年飲用水水質檢測結果
目前,武岡市周邊農村居民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武岡市建設飲水安全工程中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其主要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大部分的農村飲用水供水廠建設十分簡陋,在一些基礎設施方面建設較為落后,缺乏相應的消毒處理設備,同時農村飲水廠的制水工藝相對落后,且消毒工作并不十分到位,這些都是武岡市周邊農村居民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的重要問題。[3]另一方面,很多農村居民對于飲水安全方面的認識缺乏,對飲水衛生工作較為漠視,并且在很多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不良的衛生行為與生活方式,導致生活垃圾與生產垃圾隨處亂扔,加上很多居民將生活污水與糞尿隨意排放,從而對地下水資源產生嚴重的污染,導致農村飲用水水質急劇下降。[4]除此之外,很多農村水廠在管理方面的意識較為薄弱,并且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夠規范合理,特別對于部分村級水廠來說,其認為建立農村飲用水水廠的主要作用僅僅只是將農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水,在主觀意識上根本沒有將飲用水的消毒處理工作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同時分散式的供水措施與不夠完善的管理制度都沒有切實貫徹好,并且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容易受到環境、降水以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水資源污染現象嚴重。
本次研究中,城市居民飲用水水質檢驗合格率(73.89%)顯著高于農村(4.72%),城市居民飲用水消毒率(100%)顯著高于農村(61.3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城市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比農村更加先進,并且效果較好,但依然存在很多飲水安全問題值得解決。因此筆者認為,隨著城市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城市日供水能力逐漸加大,為此要新建水廠,增加水廠供水能力;農村居民飲用水由于消毒工作不到位,相關制度陳舊匱乏,因而導致居民飲用水水質較差,因此要對水質的監測與管理,提高工作人員責任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逐步提升農村居民飲用水水質。
[1] 張渭桃,方萍,徐志林.開化縣農村居民飲用水水質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01:149-150
[2] 李宏,余前鋒,唐作文,潘新明.江夏區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供水情況及水質檢測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0,0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