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敏
(邢臺醫專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 河北 邢臺 054000)
宮頸癌(CIN)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的高發年齡為35歲左右,侵潤癌的高發年齡段為50歲左右。近年來,對陰道脫落細胞的檢查已經在宮頸癌早期診斷過程中廣泛的應用。在診斷過程中配合陰道鏡檢查以及宮頸管搔刮術,能夠及時發現早期還未出現臨床癥狀的宮頸癌前期病變。本文主要針對陰道鏡、頸管搔刮在宮頸癌的早期診斷中是具有應用價值進行研究,現將本次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前來我院就診的宮頸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患者156例,年齡分布與31-67 歲,平均年齡為(46.86±3.12)歲。LEEP術距離聯合檢查時間為7-28天。
1.2 細胞學檢查:診斷標準使用2001年國際癌癥協會通過的TBS診斷系統[1]:156例患者中不典型鱗狀細胞(ASC)109例(69.87%),其中包括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91例,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H)18例;鱗狀上皮內病變(SIL)36例,其中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22例,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14例;鱗狀細胞癌(SCC)7例;傾向于腫瘤的不典型腺細胞4例。
1.3 檢查方法:陰道檢查鏡選用大連海德裕隆科貿有限公司產品。接受檢查的對象,細胞學檢查為ASCUS-H、LSIL級以上者、兩次細胞學檢查為ASCUS或單次檢查為ASCUS但患者本人要求進行陰道鏡檢查者;檢查出現病變的患者對病變區域活檢,未出現病變者進行常規活檢,所有組織使用10%甲醛固定,送去進行病理檢查。
LEEP到使用德國必勝8070婦科LEEP刀,確定病灶后從12點處順時針錐形切下1-2圈,盡量保持標本完整,切下標本后用10%甲醛固定送病理檢查。
1.4 結果判斷:所有制作切片進行組織學檢查,根據CIN 處理指南將等級分為非CIN、CINI、CINII-III和侵潤癌。將陰道鏡指示下活檢結合宮頸管搔刮術聯合檢查結果與最后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結果相同認定為符合,不同則為不符合。
1.5 數據分析統計:本實驗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匯總,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使用X2檢驗,以P<0.05判斷是否存在統計學差異。
2.1 聯合檢查法與病例檢查結果對比:156例患者中,聯合檢查法陽性率為100%,病理檢查法陽性率為92.95%,診斷符合112例,概率為71.79%,,其中過度診斷22例,概率為14.10%,診斷不足者22例,概率為14.10%;LEEP確診的侵潤癌15例,漏診率為9.62%,檢驗陽性率及漏診率方面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聯合宮頸管搔刮技術與病理診斷結果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聯合診斷法與病理學診斷符合情況(例%)
2.2 漏診率相關性分析:細胞學檢查為ASCUS-H 及以上的患者漏檢率與ASCUS患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
很多學者對陰道鏡直視下診斷CIN 是否準確持懷疑態度,盧建軍等[2](2011)報道陰道鏡下檢查與病理學檢查比較符合率為59.45%。宮頸點式活檢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但取材位置有限,容易導致癌細胞微小浸潤的遺漏。
陰道鏡是婦科內窺鏡的一種,是診斷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一種早期診斷方式,其體積小伸展范圍較大,能夠輕松定位,強大的圖像管理系統能夠使圖像清晰準確[3]。由于子宮頸的病變多為中心性,并且病變范圍一般較小,且深入頸管,子宮搔刮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檢查部位可能過深或過淺、不能準確取得病變組織,往往會出現取得的組織較少或者過多的情況,對檢查造成了一定的麻煩或對患者造成了傷害。
本研究顯示,陰道鏡聯合宮頸管搔刮技術與病理診斷符合的概率為71.79%,相對于之前相關報道提到的59.45%較高。但在檢驗陽性率及漏診率方面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聯合宮頸管搔刮技術與病理診斷結果差異顯著(P<0.05),這就證明,聯合檢查法在臨床應用上還具有改進的空間,研究發現患者的年齡、道鏡下多點活檢檢出CIN 的級別、細胞學檢查結果中癌細胞形態都與浸潤癌的漏檢率存在密切的關系,細胞學檢查為ASCUS-H 及以上的患者漏檢率與ASCUS患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聯合診斷法具有創傷小,可多次重復,漏檢率相對低的優點,對于子宮頸癌能夠起到早期診斷,盡早治療的作用,細胞學檢查為ASCUSH 及以上的患者進行重復檢查,降低漏檢率。
[1] 李娟,張平,鄧秋紅等.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聯合宮頸管診刮術在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斷中的價值[J].寧夏醫學雜志,2010,32(8):695-697
[2] 盧建軍,張林燕.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聯合宮頸管搔刮術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11,33(5):371-374,378
[3] 胡聰翠.陰道鏡及宮頸管搔刮術等在宮頸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醫學信息,2014,(11):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