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偉
(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兒科 貴州 黔西南 562400)
手足口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腸道病毒(柯薩奇A 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多見),主要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尤其在年齡小于3歲的兒童群體中發病率最高,普通型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潰瘍;重型患兒出現神經系統受累表現;危重型常有頻繁抽搐、昏迷、腦疝、呼吸困難、紫紺、血性泡沫痰、肺部羅音、休克等循環功能不全等表現;本次研究主要針對重型病例。為了觀察和分析甘露醇聯合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治療手足口病重型療效,本文特選擇52例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手足口病重型患兒,給予甘露醇聯合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治療,比較治療前后患兒的神經系統癥狀改善情況,下面為本次研究的臨床報道。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52例隨機選擇2014年01月到2014年11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手足口病重型患兒,患兒到醫院進行診治時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皮疹、驚跳、四肢抖動、嗜睡等癥狀,經診斷均符合國家衛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疹療指南(2014年)版》中關于手足口病重癥、重型的診斷標準[1]。其中28例為女性患兒,24例為男性患兒,年齡6個月~5歲,平均年齡(2.0±0.3)歲。
1.2 方法:在入院后即給予甘露醇聯合人血白蛋白+呋塞米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20%甘露醇,5ml/kg,每6~8小時一次,20~30min快速靜脈注射;人血白蛋白0.4-0.5g/(Kg·次),靜滴結束后半小時給予呋塞米1mg/kg靜脈注射,每日一次。
1.3 觀察指標:治療期間觀察患兒的發熱、驚跳、四肢抖動、嗜睡等神經系統癥狀的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對本次的研究結果,我們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對統計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的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后患兒神經功能評分結果見表1,由表中數據可知,治療后患者的神經癥狀評分明顯下降,治療后3d與治療前相比,x2=4.628,Pa<0.05,治療后7d與治療前相比,x2=3.085,Pb<0.05,差異均具有顯著性。
表1 治療前后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結果比較(,分)

表1 治療前后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結果比較(,分)
時間 治療前 治療3d 治療7d評分 7.74±0.79 6.30±0.63a 5.29±0.50b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近年來我國不斷有手足口病爆發流行,重癥病例具有起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的特點。手足口病重癥、重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期表現,患兒主要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煩躁、驚跳、四肢抖動、肢體無力、嗜睡、精神萎靡等,體征可見腦膜刺激征,鍵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型病例常有頻繁抽搐、昏迷、腦疝、呼吸困難、紫紺、血性泡沫痰、肺部羅音、休克等循環功能不全等表現;手足口病重癥的致病機制為腸道病毒EV7直接入侵中樞神經系統,或者通過感染誘發機體發生病毒血癥,會對腦干造成損害,主要表現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動脈血壓急劇增高,最終引起神經源性肺水腫和肺出血[2]。對于手足口病重癥、重型,早期診斷、早期積極治療最為關鍵。甘露醇是一種滲透性脫水劑,具有療效好、應用廣泛的特點,能有效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對于手足口病重癥、重型患兒顱內壓增高的癥狀有很好的療效。人血白蛋白通過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能夠有效減輕腦水腫,并且它還具有半衰期長,作用時間較長等優點,在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的臨床治療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3]。呋塞米是一種快速利尿劑,它具有抑制髓袢升支對鈉離子和氯離子的重吸收,促進腎血管的擴張以及髓質血流量的增加,從而促進患者的利尿和血容量的降低,能有效減輕腦水腫,并對于降低肺水腫的發生率具有積極作用。徐勇勝等[4]認為重癥手足口病在檢查前可經驗應用呋塞米。在本組研究中,患兒經采用甘露醇聯合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治療后均康復出院,且治療前患者的神經癥狀評分為(7.74±0.79)分,治療后3d評分為(6.30±0.63)分,治療后7d,評分為(5.29±0.50)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可見采用甘露醇聯合人血白蛋白+呋塞米的在改善患者神經系統癥狀方面療效確切。總的來說,甘露醇聯合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應用于手足口病重癥、重型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療效,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神經系統癥狀,抑制病情進展,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王守兵,劉星,張克祥等.重癥手足口病早期應用呋塞米32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5):59-60
[2] 王興民,高有方,張雪云等.168例重癥手足口病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7):1089-1090
[3] 劉艷荷,李麗英,許鎮額等.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重癥并腦炎患兒的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4,(1):185-186
[4] 高遠征,賈素華,李翠萍等.抗-EV71陽性血漿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2,6(6):6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