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陳林凱
(1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手術室 湖南 郴州 423000;2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急性闌尾炎約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 -15%,小兒因大網膜發育不全,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且患兒不能清楚的提供病史,因此患病率高、病情重、發展快、穿孔率高,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很高,一旦切口感染,將給患兒造成精神、學習的壓力,給患兒家長經濟、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我科自2012 -2014年共進行11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對56例患兒采取了術中隔離措施,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2012年5月- -2014年10月在我科行化膿性闌尾炎切除術112例患兒,男:78例、女:24例、年齡:2 -15 歲、體重10 -56KG;分為:術中綜合隔離組(A)組與常規組(B)組,每組56例,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體重具有可比性(P >0.05)
術中綜合隔離組:(1)術前30 分鐘-1 小時內開始靜脈滴注有效抗生素。(2)常規消毒皮膚后,用酒精脫碘,然后粘貼手術巾(腦科粘貼手術巾CP 型45* 45cm)并將袋口貼在右邊,下邊的出水口放在桶里。(3)預留關腔器械,放在器械臺上,用無菌巾覆蓋。(4)打開腹膜前洗手,沖凈手套上的滑石粉。(5)打開腹膜時,先開一小口,用吸引器吸除膿液,避免膿液污染切口,邊切開邊吸引,將腹膜外翻固定在手術巾上,施行全腹膜保護法,然后在腹膜上墊上鹽水墊。(5)闌尾常規切除處理,用鹽水反復沖洗腹腔,沖洗液均通過腦科粘貼巾流至下面的桶里,使切口周圍的巾與病人的皮膚均未浸濕污染,直至沖洗液清亮,隨后用夾紗條擦凈腹腔及切口的殘留液體,取下腦科粘貼巾更換手套及手術器械、紗墊。(6)縫合腹膜后,用3%過氧化氫浸泡切口,鹽水洗凈,依次縫合腹壁各層。

表一 兩組手術患兒切口感染情況
數據采用spss11.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2 天檢查傷口,7 天拆線,有膿液或膿性分泌物流出者、拆線后切口裂開流膿、反復出現小膿點并有線頭露出的為切口感染,結果A 組為0例,B 組為22例、發生率為39%。
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是闌尾炎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由于小兒大網膜發育不全,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兒童又不能清楚提供病史,因此病情發展快且較重,極易發膿穿孔,穿孔后切口感染率可達20%以上,而我院的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上述數據。
3.1 正確的切口保護:消毒后,粘貼CP 型(45* 45cm),以減少沖洗腹腔時,沖洗液浸濕、污染切口周圍手術巾,打開腹腔后,先開小口將膿液吸盡后,邊吸邊打開腹腔,防止膿液流出污染切口,然后將腹膜提起外翻固定在手術巾上,施行全腹膜保護法,腹膜上在墊鹽水墊[2]。
3.2 術中隔離:術前預留關腔器械,放在一邊,用無菌巾覆蓋,闌尾切除后,鹽水沖洗腹腔,直至沖洗液清亮,擦凈腹腔及組織間隙的積液,取下腦科粘貼巾、更換手套、器械、紗墊、盡量大限度地做好術中隔離,以減少切口感染。小兒不放置引流管。
3.3 術前準備要充分:包括手術參與者和手術接受者兩個方面的準備。手術者要嚴格執行外科七步洗手法,消除手上的細菌,同時要做好手術野的皮膚準備,盡量減少細菌的污染。
總之,在化膿性闌尾炎的手術治療中,我們采取了嚴格無菌操作、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正確的保護切口、正確的術中隔離、反復沖洗腹腔、擦凈腹腔及組織間隙積液、3%過氧化氫浸泡切口、腹腔內不放置引流等措施,可顯著降低切口的感染率。
[1] 周嫻君.李思.手術室專科護理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
[2] 曹偉新 李樂之外科護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 第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