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鋼
唐朝時,阿城鎮上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叫田銘,女的叫阿嬌,兩人靠販驢過日子。
阿銘和阿橋成親五年后,阿橋有了身孕,不料,阿橋分娩后因氣血損耗,身體很虛弱,整日臥病在床,吃了許多補氣補血的良藥,也不見好轉。阿銘聽人說驢肉能補氣血,心想,讓阿橋吃些驢肉,也許她的身體會好起來。于是,就叫伙計宰了一頭小毛驢,把肉放在鍋里煮。
誰知煮肉的伙計嘴饞,肉煮熟了便從鍋里撈出來吃。其他伙計聞到肉香,也圍攏來嘗嘗,一鍋驢肉不大會兒全進了伙計們的肚里。煮肉的伙計著了慌,拿什么給女主人吃?無奈,只好把剩下的驢皮切碎放進鍋里。倒滿水,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計把它從鍋里舀出來倒進盆里,卻是一盆濃濃的驢皮湯。湯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膠塊,伙計便把這驢皮膠塊送給阿嬌吃。
阿嬌平時喜吃素食,不曾吃過驢肉,嘗了一口,直覺得噴香可口,竟然不幾餐便把一瓦盆兒驢皮膠全吃光了。幾日后奇跡就出現了,她食欲大增,氣血充沛,臉色紅潤,有了精神。
自此以后,驢皮膠是產婦良藥,便在百姓中間傳揚開了。阿銘和阿橋開始雇伙計收購驢皮熬膠出賣,生意十分興隆。有些莊戶,見熬驢皮膠有利可圖,也相繼熬膠出售。可奇怪的是只有阿城當地的有滋補功能。
縣太爺帶著郎中先生來到阿城調查,經過實地探測,發現阿城水井與其他地方水井不同,比一般水井深,水味甜,水的重量也沉重許多。縣太爺十分驚喜,才知道驢皮膠補氣補血,除驢皮之外,還賴此得天獨厚的井水。于是下令:只準阿城鎮百姓熬膠,其他各地一律取締。
中藥湯劑
方名:黃連阿膠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黃連12克,黃芩6克,芍藥6克,雞子黃2枚,阿膠9克。
主治:養陰瀉火,益腎寧心。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方解:方中黃連瀉心火,阿膠益腎水,黃芩佐黃連,則清火力大,芍藥佐阿膠,則益水力強。妙在雞子黃,乃滋腎陰,養心血而安神。數藥合用,則腎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腎交通,水火既濟,諸證悉平。
中成藥
阿膠補血顆粒主要成分為阿膠、熟地黃、黨參、黃芪、枸杞、白術,具有補腎安神,益氣補血的功效,用于久病體弱,氣虛血虧。據研究,阿膠含有多種蛋白質、氨基酸等,對紅細胞、血紅蛋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本品為氣血雙補之藥,性質較粘膩,有礙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脹痛,納食不消,腹脹便溏者忌服;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或其制劑;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本篇所載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