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雅
【摘 要】肖邦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鋼琴藝術家,以他作品中的浪漫主義色彩以及作品產生的巨大的影響力在波蘭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題材豐富多樣,充滿神秘色彩,同時又具有波蘭民族舞蹈特色的自由速度。而他的鋼琴演奏方式和技巧也被后人效仿。本文在分析肖邦作品的藝術特色及鋼琴演奏特征的基礎上,為人們對其作品的再創作創造機會,給肖邦的音樂注入時代的特征。
【關鍵詞】藝術特色;鋼琴演奏;肖邦作品;特征
中圖分類號:J5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3-0058-02
肖邦是一位偉大的創作家和演奏家,他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思想影響了一代人。雖然肖邦的創作領域比較窄,但是他的作品卻體現了大的民族觀和大的價值觀。肖邦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作,其中《夜曲》、《革命練習曲》以及《鋼琴協奏曲》等被人們熟知,而他在演奏過程中的技巧和方法等也被后人模仿。接下來,筆者就對肖邦作品的藝術特色及鋼琴演奏特征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肖邦作品的藝術特色
(一)浪漫主義色彩濃厚
肖邦作為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他用自己的作品訴說著喜怒哀樂,表達了自己強烈的思想感情。肖邦作品中充滿著詩意,同時也蘊含著抒情。肖邦通過借鑒和吸收波蘭民歌中蘊含的思想和表達的感情來創作屬于自己的抒情旋律,通過具有抒情特點的旋律,向世人訴說著歡樂、悲傷、憤怒以及溫柔。在創作過程中,肖邦很少表現出結構感和均衡感,而是借助明顯的節奏以及極為靈巧的創作形式,表現作品中的柔情,增添作品中的抒情性。他在作品中充分表現了自己的個性,曲調時而婉轉,時而激昂。他的音樂作品貼近人們的真實生活,迎合了人們的內心感受。肖邦致力于用他的作品震撼人們的心靈,從而引起聽眾共鳴。我們理解肖邦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思想,需要用心來感悟和理解。他的作品如詩一樣,充滿韻味,讓我們感受如詩一樣的樂曲的魅力。
例如在《g小調第一敘事曲》中,肖邦就展現了豐富的浪漫主義情懷,這部敘事曲擁有著深刻的感情,字里行間都充滿著悲憤之情和英雄氣概。肖邦把故事的發生、經過以及結果都以音符的形式融入到自己的創作過程中,向人們提供了一場聽覺盛宴。
(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肖邦的作品中除了有鮮明的浪漫主義還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肖邦關心祖國和思念家鄉思想的流露。他創作的《C小調“革命”練習曲》就體現了肖邦的民族情懷。這一作品是在肖邦離開祖國之后創作的,他把自己對祖國的關心以及對波蘭革命的發展態勢的關注都融入到練習曲的格式創作中,充分表現了自己的悲憤之情,以及震驚之情。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作品無異于《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這是肖邦在那個時期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真摯的載體,它從一開始就以激昂的節奏、熱情的旋律描繪出戰場上的狀態,帶給人們聽覺上的震撼。在波洛奈茲舞曲中體現了很濃厚的波蘭民族的鄉土氣息,這是肖邦在后期創作中的突破。在前期肖邦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波洛奈茲舞曲中的明快以及華麗,但是在后期我們可以發現更多的則是作者內心深處對民族解放的極度渴望,所以在舞曲后期的創作中,肖邦更主要的是體現民族自由和民族解放等愛國思想。他用音樂振奮著戰士的精神,用音樂表現著戰勝侵略者、定要獲得民族解放的堅定信心,他的后期作品無一不體現了民族性的精髓。
肖邦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融入到作品當中,這一創作風格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引領了歐洲樂壇的民族創作潮流,充分地表現了作為一個創作家需要具有的民族憂患意識,以及關心時事、關心祖國和人民的高尚情操,從而讓聽眾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感受到作為國家公民需要具有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敢于為國家奉獻青春的美好品德。
二、肖邦作品的鋼琴演奏特征
(一)在演奏中注意對踏板的使用
在演奏中注意對踏板的使用是肖邦作品鋼琴演奏的重要特征之一。著名鋼琴家安東曾經說過:“踏板是鋼琴音樂的靈魂”。可見掌握踏板的使用技巧對于鋼琴家們來講是尤其重要的,而肖邦正是踏板使用界的大師,他能夠借助踏板演奏出多變的曲目,同時他對音響和色彩的敏感性,讓他能夠一直保持一種積極探索的心態,探究踏板的使用技巧,從而為聽眾帶來聽覺上的享受。肖邦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了踏板使用的技巧,總結出了踏板在聲音變化中的各種可能性,也在不斷地摸索各種表現曲目的踏板效果。
肖邦在自己的演奏過程中對踏板的使用非常嚴格,他在演奏過程中非常注意在什么地方踏下去,什么地方把腳抬起來。同時他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也有踏板使用規則的標明,甚至精確到每一個小節上。我們通過肖邦對踏板的使用不僅可以看到肖邦對踏板使用的重視度,還能夠看到肖邦作為一個鋼琴家的認真、負責。他在演奏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踏板,但是在練習過程中他要求自己的學生和自己是在對音樂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理解之后再運用踏板。在演奏中,肖邦注意不同踏板之間的聯系和作用,強調在練習弱音時不借助左踏板,直到自己掌握了如何彈奏弱音,才運用左踏板。可以說肖邦在演奏作品時運用踏板是和音樂本質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二)自由速度
在肖邦作品的演奏中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注重自由速度,這里的自由并不是指毫無章法,肆意妄為,而是嚴格遵守音樂的節奏。肖邦注意在演奏過程中的節奏,不濫用這一富有表情意義的手段,嚴格遵守音樂的原本意愿,在演奏中讓觀眾感受到音樂的靈魂和音樂的魅力。肖邦的鋼琴上永遠都擺著節拍器,他嚴格遵守節拍,絲毫不允許自己在節拍上犯錯誤。他的學生也談到,肖邦的自由速度具有不可動搖的感情邏輯,往往以旋律的加強或者是減弱來遵守節拍。在肖邦彈奏中的自由速度并不是指節拍的突然變化,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地對一些地方進行自然的加快或者放慢,通過這種方式使音樂形象更加富有生命力,從而引起聽眾內心深處的共鳴。
(三)旋律如歌
在肖邦演奏的過程中,旋律是他最主要并且最吸引人的特點。肖邦被譽為“音樂詩人”,所以在他的演奏過程中也賦予了演奏旋律詩歌性,給人以美的享受。肖邦是浪漫主義創作家,所處的年代是浪漫主義初期,在那個時代,鋼琴家多追求個性和感情的解放,所以內心深處的感情都體現在自己的演奏過程中,肖邦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旋律來表現當時自己的思想感情。肖邦如歌的創作旋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意大利的美聲演唱,他喜愛這種演唱方式,并且把這種唱歌的方式運用到自己的旋律創作中,并且要求自己的學生經常體會第一流的歌唱家的演唱方式。在歌曲演奏中他賦予了演奏歌一樣的魅力,讓聽眾在聆聽演奏的過程中感受如歌的旋律。同時他強調無論在演奏中或者是在練習的過程中都需要在鋼琴中引出延續的歌唱聲音,讓聽眾能夠切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演奏風格。在演奏過程中肖邦還重視采用各種方法,特別是觸鍵法,他提倡作為演奏者需要把兩個音符之間連起來。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他強調一定要發出溫柔的聲響而不是粗暴的聲響,引導學生流暢并且柔和地彈出旋律來。
綜上所述,肖邦在作品中力求表現自己個性,不隨波逐流。但是他的演奏風格卻追求簡單質樸,不尋求華麗的技巧也不刻意追求效果。其實要想準確地對肖邦的音樂作品進行剖析,從任何角度來講都是非常難的——雖然人們給予了肖邦“鋼琴詩人”的美譽,但是卻不能完全表現肖邦作品的內涵。作為后人需要用瞻仰的目光看待這樣一位優秀的作曲家,從內心深處感受他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曉宏.肖邦《第一敘事曲》的創作特征與演奏探析[J].藝術百家,2012,(6):12-13.
[2]張雯.肖邦的獨特魅力及其作品的浪漫主義特征[J].大眾文藝,2012,(17):34-35.
[3]米家揚.論肖邦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特點[J].黃河之聲,2013,(11):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