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棋
【摘 要】視唱練耳教學在新的時期下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尤其在兒童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視唱練耳教學的穩定發展得益于能夠不斷地進行創新和運用,并能夠緊緊跟隨著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兒童音樂專業課中注重培養兒童的視唱練耳能力、音樂聽唱能力以及全面拓展兒童的音樂素質,努力引導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從而實現拓展兒童音樂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兒童;視唱練耳;創新
中圖分類號:J6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3-0116-01
從現階段來看,視唱練耳教學在幼兒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環節。為此,視唱練耳教學在新時期下,就必須不斷創新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內容,這不僅僅是視唱練耳學科時代發展性的產物,更是體現民族音樂發展的標桿。所以,只有結合幼兒的學習情況,并對視唱練耳教學的各種方法進行創新,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為兒童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逐步分析音樂教學的現狀,對兒童的未來進行科學規劃
現階段,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兒童在音樂方面的學習,這就必須要在兒童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加強科學規劃。但是,從目前的音樂學習來看,由于受到傳統音樂考試的影響,使得我國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聲樂和鋼琴等方面的培訓教育,而對視唱練耳教學方面沒有過多加以關注,這樣就使得兒童對視唱練耳教學的訓練過于松懈。而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學習的基礎性課程,如果沒有深入分析視唱練耳在音樂學習中的現狀,也就無法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技術性和實踐性內容的有機結合大多數兒童并不喜歡視唱練耳教學過程,視唱練耳課堂也相對于呆板和枯燥無味,教學上也沒有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進行音樂教學,這些現實中的困境都成為音樂教學上的難題,因此音樂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總結音樂教學經驗,不斷改進音樂教學方法,實現在音樂課程上的不斷創新。
二、視唱練耳在音樂教學上的創新措施
(一)巧妙運用工具練聽音。教師可以充分運用錄音設備,將鋼琴彈奏中的單音、和弦、節奏以及旋律等錄下來,讓兒童進行聽音訓練,每周更新一次。或者可以針對音程、音階、節奏、音高以及旋律進行有效的針對性練習。其次,也可以讓兒童將自己的視唱錄音,讓教師對此作出評價,也可以讓兒童反復聽錄音,及時發現和改正鋼琴彈奏過程中的不對之處,糾正音準。
(二)歌唱中與視唱練耳的結合。在練習歌唱的同時,還可以進行視唱練耳的訓練,在聲樂演唱中必然會涉及音高、音準、音色等方面的內容,為此,教師要引導兒童在歌唱學習中進行視唱練耳方面的訓練,要讓兒童做到心中有“音樂”,就能不斷提高兒童的歌唱水平和視唱練耳水平,要靈活地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并能夠巧妙地將這兩種技能相結合起來,熟練運用它,使兩者在教學上能夠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從而實現雙贏。
(三)音程上的創新。在視唱曲譜中的高音學習,建立在自然音程上的每一條視唱曲譜都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純一度、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等,兒童可以通過歌唱兩音級間的音階或者可以分解和弦又或是用搭橋練習來把握音準,讓兒童反復進行基本音準的練習,督促兒童長期堅持,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四)歌唱經典曲目。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經典的音樂曲目往往能夠經久不衰,這不僅僅得益于創造上的成就,更為重要的是經典音樂往往能夠激發創造者的創造靈感,讓兒童能夠在欣賞經典音樂歌曲中形成自己心中的“音樂”,而視唱作為一種培養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其在教學上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能夠促使兒童養成多唱、多聽、多想、多思考的學習習慣。在另外一方面,教師在指導兒童學習時,特別要注重訓練內容中的視唱曲目的添加,讓兒童能夠熟悉各個線間的位置,從而培養兒童看譜即唱的學習能力。
(五)音樂知識的鞏固。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要將視唱練耳課程與樂理課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融合兩者之間的優勢,才能加深兒童對于音樂基礎學科的理解,在視唱練耳課程中,教師如果一味追求技術性而忽視了理論知識的加強鞏固,將會限制兒童音樂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師要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將音樂技能與樂理知識兩者很好地融入到音樂教學理念當中,從而實現高效的音樂教學效益。
三、結語
言而總之,教師要以提高兒童的音樂素質為教學目標,努力培養兒童的音樂審美能力,在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上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實現視唱練耳課程的長遠發展,為兒童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宮富藝.音樂作品中調內和弦的辨析[J].齊魯藝苑,2012,(05):192-201.
[2]修海林.面對經典音樂作品的三種詮釋[J].音樂研究,2011,(05):71-83.
[3]黃茜.從作品中來回作品中去——視唱練耳整體聽覺教學法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03):19-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