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版式編排設計與實戰
作者:于凱等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定價:38.00元
版式設計是平面設計中的一個組分,它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調動各種設計元素(文字,圖形等)在既定版面上進行編排設計,以版式上的新穎創意及個性化的表現,強化形式和內容的互動關系,以期產生全新的視覺效果。版式設計的三大要素是圖形、文字和色彩。而其中圖形和文字的編排是版式設計的關鍵因素。在版式設計中,設計師通過將圖形與文字進行有效地編排,使設計作品的信息能夠有效傳遞且視覺美觀愉悅。本文主要把文字的字體、排版和創造作為研究對象,從書籍裝幀中的內容編排出發,列舉內容編排中文字、圖形和色彩的重要性,從而探索文字在書籍裝幀中通過字體、排版和再創造來表達的視覺情感的重要性。
(一)文字是傳達信息的重要符號
無論是數千年前出現的甲骨文,還是現在的簡化文字,文字是書籍表現的核心,同時擁有現實的字義與語義的功能和美學效應。我們知道對基本視覺元素的認識是組織整個頁面的基礎,符號運用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影響著內容編排中書籍信息傳達的各個方面。
(二)文字在內容編排中的意義。
1.文字的字體。字體是文字的表現形式,字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的字體給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根據這點,圍繞著要表現的主題,設計師可以用字體使書籍要表達的情感更加深刻。
2.文字排版。文字本身是由點、線、面組成的,同時也可以構成新的點、線、面。設計師對文字的運用從本質上講就是對文字的點、線、面特征進行合理的利用與調配。因為就形式的本質而言,文字可以看作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
3.文字的創造。逢年過節時候,我們在門上貼的“招財進寶”是由這四個字組成的新字,在表意的同時做了形式上的創造使得功能與形式得到統一。
文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字設計肩負著增強視覺傳達效果的重任。文字設計不僅能夠提高作品訴求力,還能賦予版面審美價值。在視覺媒體中,文字組織的好壞,直接形響版面的視覺傳達效果。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在設計領城中的廣泛運用,文字設計呈現出多元化、藝術化的趨勢,同時也向設計者提出了更高層次的創作要求。
城市導向牌,停車場的語言標識,商店墻上的一句廣告詞,街角墻上的涂鴉,紀念碑上厚重的雕刻……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文字。它們或嚴肅,或自由,有的規整,有的愉悅。時下網絡上流行著一些由于其字形生動,頗具圖形感而被引申來表示圖形上的意義的生僻字。它們傳達給我們的感受是借由文字字形,文字排版以及字體創造來傳遞的,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字在各種形式下傳達的不同情感信息。
(一)英文字體。字體的分類基于結構特點,每一種字體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有一些字體適用于正式場合來傳達權威,也會有一些字體讓人感覺比較輕松,沒有那么多結構上的約束。一般來說,針對視覺形象,英文字體大致分為:有襯線字體(serif)、無襯線字體(sansserif)、裝飾體(包含手寫體)和平面字體(圖形字體)。下面就各種字體進行介紹。
有襯線字體(serif):在書籍等印刷品中,我們常見的無襯線字體主要是羅馬體及其變體。有襯線字體主要強調字母筆畫的開始及結束,較易辨識,易讀性強。
無襯線字體(sansserif):在書籍等印刷品中我們常見的無襯線字體主要有Arial.helvetica等字體。無襯線字體相對于有襯線字體來說更為醒目,但也容易在行文閱讀時造成字母辨識的困擾。無襯線字體由于具有顯著、醒目的特點,通常在標題和表格內采用。但有時諸如DM、海報類,為求醒目,短篇的段落也會采用無襯線字體。
裝飾體:基于中世紀流行的裝飾手寫體風格設計發展出來的裝飾體、黑體、裝飾黑體、老式英文體以及哥特體都具有鮮明的特征。由于字體比較復雜閱讀起來比較困難,多見于一些文字開頭或者裝飾用。相對于前面幾種字體形式,裝飾體更具有圖形特征。
手寫體:是為了模仿手書筆記而設計的,其字母看起來連在一起如同手寫字母一樣,識別性較低。手寫體有很強的裝飾性,常運用于商品名稱或文章開頭字母,以起到裝飾的效果。
平面式字體:通常平面式字體都是為具體的目的而服務的,是包含了一些被看作是圖片的字體。平面式字體具有鮮明的特點,吸收了眾多可以正確傳達信息的字體的優點,設計主題圖片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雖然由于字體的復雜性和實驗性往往會影響可識別性從而使得它并不適用于正文,但它可以加強設計的藝術效果從而能在標題或者形象識別系統中使用。
(二)中文字體。由于中文本身就是一種圖形文字,因此同英文字體分類類似,將中文字體分為了有襯線字體、無襯線字體和裝飾體(包含手寫體),此處也就不再贅述。中文印刷常用的字體主要有宋體、仿宋、黑體、楷體四種。為了達到醒目的效果,后來又出現了綜藝體、細圓體,以及手繪創意美術字等,通常用在標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