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萍
(新疆新紀元公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烏魯木齊 830000)
在公路損毀實例中,很多是由于路基受損導致道路中斷(見圖1)。而路基快速修復和加固技術也始終受到工程專家的重視,到目前為止,研究成果也很豐富,多種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例如:澆筑整體混凝土板法、抗滑樁加固法、預應力錨索加固法和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等。下面詳細介紹一下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在路基修復中的應用。

圖1 公路路基損毀事例
位于新疆自治區的連霍高速烏魯木齊至石河子段全長約150km。2013 年,由于大雨影響導致大豐鎮境內的一段高速公路路基發生垮塌,垮塌長度達到36m。經過分析,此段公路路基壓實度不足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后經多方商討,結合本地段路基土質松軟、填筑土主要是碎石和礫石、裂隙發育較多等特點,決定采用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對此段路基進行修復處理。
注漿加固技術歷史久遠,早在100 多年前,歐洲部分國家就采用這種技術對建筑物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此外,很多學者對與注漿技術相關的理論和工藝也給予了很多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注漿加固技術的深入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我國對注漿加固技術的應用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我國已經在注漿理論方面,特別是在相關配套設施制造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
目前,注漿加固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水利設施、礦山巷道、建筑物地基、交通隧道等工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介紹的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的主要施工流程為:場地定位→布置柔性注漿管→封孔→制漿→注漿→終孔。
注漿壓力測定的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最終的加固效果。提高注漿壓力,會使更多的漿液被注入到路基的空隙當中,其加固效果會更好。但是如果無限度地提高注漿壓力,會導致相關材料性能要求大幅提高,從而增加材料成本;其次,如果注漿壓力過大,會導致路基墊層結構的破壞,得不償失。所以應合理地將注漿壓力控制在最大允許值內[2]。
注漿壓力一般采用兩種方法共同論證,在本項目中是采取試驗注漿曲線法和經驗公式法來確定的。
(1)試驗注漿曲線法
首先選取本路段進行現場注漿試驗。在試驗中,逐漸提高注漿壓力,時刻記錄注漿量,最后得出注漿壓力和注漿量的關系曲線(見圖2)。如果當壓力達到某一數值時,注漿量突然增大,但是壓力卻不再升高(或者出現降低現象),這就說明路基已經被破壞,注漿壓力極限值就會確定。

圖2 注漿壓力與注漿量的關系曲線
在本工程項目中,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出注漿壓力極限值為40kPa。下面再通過經驗公式法對此結果進行驗證。
(2)經驗公式法
根據公式(1)在實驗室測定出相關的注漿參數,最終確定注漿壓力。

式中,Pu——注漿壓力,kPa;
σc——注漿土層抗壓強度;
K0——靜止測壓系數;
γ——土體重度;
H——注漿孔深度;
v——泊松比。
本工程項目通過實驗室測定和計算后,得出注漿壓力最適值為35kPa。
綜合以上兩種方法的結果,最終確定出本工程的最后注漿壓力為35kPa。
在注漿過程中,注漿速度直接影響著注漿壓力和流量,所以對速度的控制也需要謹行慎之。注漿速度的確定一般是通過現場試驗,此外還可以結合參考其他相似工程的經驗。在本項目中,最終確定注漿速度為15~20L/min[3]。
在本工程中,損毀路基經過擴展,最終需要修復長度約為50m,布置注漿管長度為45m,注漿有效長度可達40m。注漿管分為上下兩排,同一排管的間距為80cm(通過現場試驗測定,其注漿擴散半徑約為30~40cm),上一排距路面200cm,下一排距路面400cm,其具體布置示意圖如圖3 所示。每根柔性管上注漿孔間距為40cm,孔徑為8mm。
在鋪設柔性注漿管時,應保證其放線位置準確、平坦,在鋪設完成后要進行復合審查,發現偏差和錯位應及時糾正,之后進行填埋和壓實。

圖3 柔性管布置剖面圖
水泥漿質量將直接決定最后的加固效果。在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中,對水泥漿的具體要求有以下幾點:
(1)漿液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在常溫下,要求漿液的基本性質不發生較大變化,不能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
(2)要求漿液黏度低,流動性好,保證具有較強的可注性,且固化后無收縮現象;
(3)漿液的凝結時間在一定范圍內可進行調控;
(4)保證漿液無毒無害,對環境和工作人員身體沒有不良影響。而且沒有腐蝕性和較易清洗,以保護注漿設備;
(5)保證漿液凝固之后能夠和巖土體牢固粘結,不龜裂,且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對溫度、濕度等因素不敏感;
(6)制漿工藝簡單,操作方便,且要求成本較低。
目前,常見的柔性管注漿材料的組成及作用和性能如表1 所示。

表1 柔性管加固注漿的相關材料要求
在本工程項目中,主料選用的是普通水泥,水灰比為1∶1;速凝劑三乙醇胺氯化鈉比重為1%;膨脹劑鋁粉的比重為0.01%。
在注漿參數確定之后,就要進行注漿作業。本項目選擇的注漿泵型號為BW-160H,為單缸雙作用往復活塞式泵。其注漿順序一般按照從下到上進行,注意:每排管路要采用間隔注漿形式,這樣是為了使漿液能夠更好地擴散,提高加固效果。在注漿作業期間應時刻記錄壓力和流量變化,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查明原因,在找到問題之前不得施工。
注漿作業完成后20d 對路基支撐強度進行檢測,達到標準后再進行路面鋪筑。下表2 記錄了本工程中注漿前后現場密實度的測試結果[4]。

表2 現場密實度測試結果
本工程的應用表明,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對提高路基密實度有著明顯作用,平均提高量超過了11%。此外,柔性管注漿加固技術成本較低,不需要大型機械作業,但其施工工序較多,對施工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認真負責,保證工程達到預期效果。
[1]沈錫英,朱芬華.滲透灌漿中漿液滲流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2009,10(2):16-18.
[2]林松梅,朱巖,韓金峰.硅化法加固粘性土地基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5,8(6):40-41.
[3]張良輝,熊厚金,張清.漿液的非穩定滲流過程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16(6):56-60.
[4]黃敏,張可緒,張爾齊.樁底灌漿分析[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2005,34(6):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