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鯤 曾因明
2014年8月13日,江蘇省麻醉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對省內85家麻醉質控對象進行了信函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1 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督查自評工作可初步掌握江蘇省醫院麻醉學科建設的實際情況,以期促進麻醉學科建設,加強麻醉科管理。
1.2 調查對象 江蘇省85家三級醫院麻醉科。
1.3 調查方式 調查以信函問卷的形式進行。根據《麻醉專業質控工作督查內容與要求》自查評分,結果上報省麻醉科質控中心。
1.4 調查內容 一般內容:醫院名稱、現任麻醉科主任、聯系方式、是否為省(市)級臨床重點???。督查評分內容: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科室管理和制度、醫療技術。
2.1 反饋情況 本次督查發出自評問卷85份,截至2014年9月20日共收回85家醫院的信息反饋,反饋率為100%。
2.2 ??品植记闆r 調查結果顯示,全省麻醉科為省級臨床重點??朴?1個,市級臨床重點???5個,同時為省、市兩級臨床重點專科的醫院有7家。未設臨床重點??频牡貐^為淮安市和泰州市。宿遷地區兩家醫院均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見表1。

表1 質控醫院麻醉??品植记闆r
2.3 科室設置情況
2.3.1 麻醉科設置。凡開展手術治療的醫院均應規范設置麻醉科,麻醉科列為醫院一級臨床科室。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1家單位未達標,原因為該院麻醉科未列為醫院一級臨床科室。
2.3.2 部門設置和工作開展。麻醉科設以下部門并能開展相應工作:(1)臨床麻醉(手術室內及手術室外);(2)麻醉恢復室(PACU);(3)麻醉前評估與準備中心(或門診);(4)麻醉科重癥監護病房(AICU);(5)麻醉科疼痛診療中心(門診)及/或病房等。調查結果顯示,近90%的醫院都能正常開展臨床麻醉與麻醉恢復室的相關工作,開展部分工作的醫院以??漆t院為主;超過60%的醫院未設置麻醉前評估與準備、AICU和麻醉疼痛診療中心和開展相應工作,今后仍需加強與完善麻醉科室設置與建設,詳見表2。

表2 85家質控醫院麻醉科工作開展情況
2.4 人員配備情況
2.4.1 人員數量。麻醉科醫師配備情況,按手術臺或按手術例次數定編醫師數。
人員配備率(%)=實際人數/定編人數
調查結果顯示,人員配備率達到標準配備率90%以上的醫院有51家;≤90%的醫院為未達標,有34家,其中:≤50%的0家;≤60%的3家;≤70%的6家;≤80%的19家;醫學院附屬醫院未增加編制的10家。近4成醫院的麻醉科醫師配備未達標,說明本省麻醉科醫師數量仍待補充。
標準中要求麻醉科護士配備比例為:三甲醫院手術臺與麻醉科護士比例為≥1∶0.8,三乙醫院為≥1∶0.5。本次調查護士配備數達到配備標準的醫院有10家;未達標75家,其中未配備護士的單位有11家,配備護士卻未達到標準的64家。說明本省麻醉科護士的配備數量普遍不足,麻醉醫、護人員數量的巨大差異導致專業結構不合理。
2.4.2 學歷結構。麻醉科≤45歲的醫師中,具有醫學院(校)本科或以上學歷者,三甲及三乙醫院均應100%;人員定期考核及CME合格率100%。調查結果顯示有8家醫院分別各有1項指標未達到100%。說明我省麻醉學科學歷結構明顯改善,人員素質明顯提高。
2.5 科室管理制度建立執行情況 科室管理制度分基礎管理和科室質量管理兩部分,共17項內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單位麻醉科規章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說明科室管理工作有待加強,詳見表3。

表3 科室管理制度達標情況
2.6 醫療技術 臨床重點???29家)除具備一般科室開展的技術項目外,應同時具備開展其它10項技術項目。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監測、節約用血及血液回收技術、開設疼痛病房、常規開展慢性疼痛診療、常規開展血氣、體溫及肌松監測、常規開展圍術期控制性降溫、控制性降壓、體外循環、呼吸功能監測(含呼吸力學)等9項技術指標達標率差異較大,詳見表4。

表4 醫療技術項目技術要求達標情況

表4 醫療技術項目技術要求達標情況(續表)
2.7 自查評分匯總 本次督查自評項目總分100分,附加分6分,滿分106分。統計結果顯示,85家質控醫院中有55家自評分大于90分,其中7家大于100分;有4家自評分低于80分。
3.1 麻醉學科的地位發生轉變 自原衛生部將麻醉科從醫技科室更改為臨床科室以來,現今麻醉科醫師的任務已不僅是為手術順利進行提供鎮靜、無痛、肌松及合理控制應激等技術,更要對圍術期患者生命功能進行監測、調節與控制,維護重要臟器功能,確?;颊咴谛g后順利康復。麻醉科的工作已從手術室內拓展到手術室外,包括門診和病房;其時間跨度也延伸到圍手術期,除術中外,還包括術前和術后;不僅有專業技術,更有系統的專業理論。因此,現代麻醉學已是一門研究臨床麻醉、生命機能監控、重癥監測治療和疼痛學診療的科學。
3.2 麻醉科人員的專業結構發生改變 這次調查中突出反映的問題有:(1)醫院麻醉科醫師定編數量偏低,未達到醫師配備標準的占調查總數的40%。麻醉學是臨床醫學中重要的二級學科,是醫院中具有樞紐性的一級診療科室。麻醉科的工作任務包括臨床醫療、教育與科研等方面。麻醉科應由麻醉科門診、臨床麻醉(含PACU)、ICU、疼痛診療和實驗室等部門組成。在麻醉科屬性及其工作內涵改變的同時,麻醉科人員的專業結構和工作模式未能獲得相應的改變,因而出現諸多與臨床科室管理規范相悖的狀況,諸如麻醉科用藥無醫囑制度、無“查對”制度,麻醉科醫師“亦醫、亦護、亦工”的狀況以及對藥品與耗材的“自管、自取、自用、自報、自銷”的違規現象迄今仍普遍存在,這些情況是造成醫療不良事件的嚴重隱患,若不及時糾正,將對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造成影響。(2)醫院麻醉科護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未達到護士配備標準的占調查總數的88.24%,其中未配備護士的占調查總數的12.94%。配備護士隊伍不僅是我國醫療事業發展和護理學專業發展的需要,更是規范麻醉科管理與診療工作的需要。麻醉科設置護士隊伍能減少醫療隱患,保障患者安全;醫護相互協調、提高醫療質量;利于院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及藥品、器材、耗材管理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