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文,李鴻斌
(1.大同市衛生學校 外科教研組,山西 大同 037009;2.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山西 大同 037009)
?
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體會
張慧文1,李鴻斌2
(1.大同市衛生學校 外科教研組,山西 大同 037009;2.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山西 大同 037009)
目的:總結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體會。方法:將30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隨機分成中醫組、西醫組和中西醫結合組,各100例,分別采用相應方法治療,觀察比較三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經過治療,中西醫結合組、中醫組和西醫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2.0%、78.0%、77.0%,中西醫結合法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單純西醫或中醫治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頻、尿痛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西醫結合;泌尿系結石;臨床體會
泌尿系結石是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的總稱,中醫稱為石淋、砂淋、血淋等,其臨床表現隨患者病程的長短而差異巨大,常見癥狀包括突發性劇烈腰痛、尿頻、尿急、尿痛、尿混濁等[1]。若治療不當,泌尿系結石可能引發尿路損傷、梗阻,導致腎功能受損。研究表明,泌尿系結石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2]。我院采用中西醫結合法治療泌尿系結石患者100例,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30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隨機分成中醫組、西醫組和中西醫結合組,每組各100例。中醫組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27~78歲,平均年齡(52.0±2.3)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8±1.0)年;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患者分別為28、25、22、14、11例;西醫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1.0±3.1)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7±1.5)年;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患者分別為27、27、24、12、10例;中西醫結合組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7~77歲,平均年齡(52±1.9)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8±0.7)年;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患者分別為27、25、25、12、11例。三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中醫組患者采用排石湯治療,藥物組成為金錢草、大黃、赤芍、茯苓、車前子、雞內金、牛膝、枳殼、王不留行、郁金、白茅根等。根據病情適當加減,劇烈疼痛者加川楝子、元胡;有尿血癥狀者加三七粉、白頭翁;腎積水患者加滑石、琥珀;合并尿路感染者加黃柏、木通、瞿麥、萹蓄等[3]。以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每次250mL。
西醫組患者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對癥措施包括抗炎、抗感染、解痙補液、鎮痛利尿、止血,藥用青霉素、氨芐青霉素、維生素K、維生素C、維生素B6、氯化鉀、葡萄糖等。
中西醫結合組患者同時采用中醫組和西醫組患者療法。
三組患者均遵醫囑,每日飲水量不少于3 000mL,結石較大的患者應先碎石后再進行排石[4],并輔以爬樓梯、跳躍等運動,每天不少于25min[5]。
1.3 療效判定標準
經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結石全部消除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部分消失,結石明顯縮小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結石沒有變化,甚至病情惡化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經過治療,中西醫結合組、中醫組和西醫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2.0%、78.0%、77.0%,中西醫結合法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單純西醫或中醫治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但西醫組患者臨床療效與中醫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泌尿系統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病、高發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原發性結石、代謝性結石和感染性結石[6]。其中,原發性結石是指原因不明、發病機制不清的結石;代謝性結石是由腎內代謝紊亂引起的,臨床最為常見;感染性結石是指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結石,如變形桿菌可將尿素分解為游離氨而使尿液堿化,促使磷酸鹽、碳酸鹽以菌團或膿塊為核心形成結石。
近年來,泌尿系結石在我國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認為泌尿系結石由濕熱蘊結下注所致,并將患者分為濕熱型、腎虛型(含腎陽虛、腎陰虛)、氣結型。濕熱型患者以通淋利尿為主,腎陽虛患者以強腎補虛為主,腎陰虛患者以滋補清陽為主,氣結型患者以通淋扶正、化瘀理氣為主[7]。西醫治療泌尿系結石常用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碎石、排石、取石等。由于中西醫治療泌尿系結石各有利弊,醫學界正逐步嘗試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該病,以提高治療效果,減輕不良反應。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過治療,中西醫結合組、中醫組和西醫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2.0%、78.0%、77.0%,中西醫結合法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單純西醫或中醫治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頻、尿痛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除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調整膳食結構、多食用高纖維食物、避免攝入過多鹽分和動物蛋白、增加飲水量、避免攝入高鈣水、加強鍛煉等,以避免結石復發。
[1] 李繼生.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體會[J].當代醫學,2011,17(16):154.
[2] 陳海全,任麥存.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52例[J].內蒙古中醫藥,2010,10(18):24.
[3] 李學丙.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0,2(3):67.
[4] 高明超.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2,27(5):633.
[5] 張國鋒,周云亮.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148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2(8):25.
[6] 張寒,魏澎濤,韓興濤.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10(9):67.
[7] 王建國.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46例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3(2):75.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4-11-26
張慧文(1971-),男,山西省大同市衛生學校教師,研究方向為泌尿外科。
R2-031;R691.4
A
1673-2197(2015)06-0097-02
10.11954/ytctyy.20150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