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澤民
鐵路貨運組織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這是鐵路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重要舉措。此次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快向現代化物流轉變。本文就改革中如何建設鐵路物流基地,開展“門到門”服務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在貨運組織改革中地位
物流基地建設在貨運組織改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局在大宗貨物煤炭的發運量上是全路第一,其中有力條件之一是我們建設了許多萬噸裝車基地。同樣在貨運組織改革中,要想增加白貨運量,擴大市場份額,物流基地建設是前提。只有布局好鐵路物流基地,才能更好地發揮鐵路運量大、運價低、全天候、節能環保的運輸優勢。才能加快向現代化物流轉變的步伐。
二、鐵路物流基地建設的幾種方式
物流基地的建設要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要避免重復建設,應本著立足現在,展望未來,合理布局,科學發展,確保鐵路物流可持續發展。下面談的三種方式亦可以說是三步走的策略。當下應恢復和發揮既有鐵路貨運站場的作用;同時,學會借雞下蛋,利用社會已有物流基地拓展鐵路運輸業務;其次,著眼未來,提前布局,主動參與地方政府規劃的現代化綜合物流基地的建設。
(一)發揮鐵路既有貨場的作用。鐵路運輸的優勢之一就是路網發達,站點遍布。積極恢復和發展既有的鐵路貨場,對于增加白貨運量,方便客戶有著積極的作用。
鐵路既有貨場存在一些問題,如設計偏小,設施陳舊,倉儲能力不足,裝卸、搬運設備落后,缺少物流短倒運輸工具等。這些需在恢復改建時統籌考慮。既有貨場的恢復不應一哄而上,而應事先充分地做好市場調研,對白貨相對集中的站區予以恢復改擴建,避免重復建設。通過多種方式為客戶提供便捷的門到門服務,擴大鐵路貨場的輻射范圍。
(二)積極利用地方已有物流基地,拓展鐵路運輸業務。由于前些年鐵路運輸調整,取消零擔業務,一些城市鐵路貨場被拆除改作他用。現在是否要恢復重建值得思考。就拿大同地區來說,筆者認為可優先改造利用平旺站和口泉站貨場。在此基礎上,想法設法整合社會資源,利用地方已有物流基地平臺拓展鐵路運輸業務。如山西萬昌國際物流園區已具有一定規模,其公司主要以汽運為主,年運量在500萬噸。該公司有合作建設鐵路專用線的愿望。我們可以與其合作,利用其平臺,拓展鐵路運輸業務,實現雙贏。
鐵路物流是全國一盤棋,我們做好每一個點,就有利于整個鐵路物流網絡發展壯大。只有發運沒有到達,或是相反,都不利于運輸效率的提高。針對不同地區貨運實際,如大同地區以大宗貨物煤炭為主,白貨發運量占的比例很小。而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日用品、食品、生產資料等大量物資通過汽運等方式從外地運進來。要增加白貨運輸市場的分額,就要樹立鐵路大物流意識,積極與商家合作,建設倉儲物流基地,增加白貨到達量。如可在大同新的商品集散地東信商城、云中商城、億豐世貿中心城附近,利用原煤氣公司鐵路專用線合作建設倉儲基地,并同時可為龐大汽車城提供服務。
(三)主動參與地方政府規劃的現代化綜合物流基地建設。物流中心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支撐點。目前我們最缺少的就是物流網絡化服務。要通過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合理規劃布局,發展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服務規范、信息化程度高的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要選擇一組或幾組性質相近的物流需求,聚合物流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把自己的物流服務業務融入到工商企業的生產和銷售物流鏈中。同時發展鐵路大通道運輸,把各個物流中心連接起來,形成物流服務的網絡化。
鐵路物流企業應根據所在地區市場狀況,因地制宜地選擇確定企業拓展現代物流的市場切入點。主動參與地方政府規劃建設的位于主要口岸和中心城市的國際物流中心、區域物流中心、城市物流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
拿大同市來講,大同市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是大同市為實現“經濟強市”而規劃建設的工業園區之一,園區規劃總面積約32.7平方公里(約合5萬畝),分為重型汽車及配套區、汽車整裝車及配套區、食品制造區、煤機制造區、新材料區、新能源區、綜合配套服務區、倉儲物流區等8個區。目前倉儲物流區還在規劃設計中,主要為園區企業提供配套倉儲物流服務。隨著社會生產分工細化,許多企業注重物流資源外取,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業務上。如山東張裕葡萄酒集團在優化物流管理中,果斷取消了成立四十多年的自備車隊,公開招標選用社會運力。入住大同市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的企業同樣有這樣的需求。為此我們要搶占先機,主動出擊,與地方政府合建物流倉儲園區。同時多經企業要樹立新的經營觀念,轉變發展模式,聚合物流功能,把自己的業務融入園區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鏈中,靠優質服務贏得市場。
鐵路貨運組織改革為鐵路物流基地建設發展創造了契機。我們樹立鐵路大物流觀念,發揮鐵路網絡優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合社會資源,建設好現代化的綜合物流基地。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勢必推動鐵路運輸向現代化物流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