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乘
摘 要:本文探討了義烏奇山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即對基坑支護、剪力墻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脹模、剪力墻表面有氣泡、 上翻梁混凝土蜂窩麻面現象等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及處理措施。
關鍵詞:人防工程;基坑支護;剪力墻;上翻梁
一、工程概況
義烏市奇山地下人防工程總建筑面積8487.42m2,地下一層,層高為4.75m,其上覆土1.35m,地上局部一層,本工程為乙類人防地下室,主要為人防物質庫,地下平時為丙類可燃固體物品庫房,戰時為常6級乙類物資庫。
基坑開挖深度為5~7m,基坑面積約8017㎡。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級為Ⅱ級防水,地下室頂板為Ⅰ級。外墻、底板及室外覆土頂板抗滲等級為P6。主體結構為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在其外側做4mm厚APF自粘防水卷。層高較高,墻體主要采用300厚的剪力墻,局部幾處采用了600厚的剪力墻。由于地下一層其上覆土1.35m,平頂多處采用了反梁,截面尺寸有300*700,400*800,400*1000,長度多為1m,間距為3.5m。
二、基坑支護
奇山地下工程基坑開挖地基土由上而下分為四層,即雜填土、粘土、強分化粉砂巖、中分化粉砂巖。基坑支護采用了土釘墻支護以及放坡處理。雜填土層、粘土層采用鋼管土釘及鋼筋網噴C20砼,80厚,鋼筋網間距為¢6@200,巖土層部分采用80厚C20砼¢6@200鋼筋網,另鋼管土釘長度為4500,間距橫向1500,縱向2000,鋼管為¢48×3.0。巖層采用了放坡處理,放坡系數為1:0.5,其上采用鋼筋網噴砼支護。
雨水季節,基坑出現了坍塌現象。分析原因:其一,土釘與其周圍土體未牢固粘結形成復合體。其二,土體含水量增加,強度降低。防排水系統設置不夠合理,層面混凝土未噴射均勻。
進行了如下處理: (1)回填土至坍塌區域,從而控制坍塌的進一步發展,增設土釘; (2)裂縫處進行砂漿灌注,使坍塌區固結; (3)確保灌入的砂漿、以及增設的土釘能承受外力后再修整坍塌區域表層,從而恢復坍塌區的設計外形;(4)增加坍塌區域面層噴射的砼厚度,增強坍塌區域面層對土釘間土體變形能力的約束。
三、剪力墻施工
(一)剪力墻模板脹模防治。奇山地下人防工程剪力墻高度達到了4.75米,厚度最大達到了600厚,混凝土澆筑量較大,出現了脹模現象。脹模現象主要發生在剪力墻底部,脹模后,模板縫隙增大,水泥漿流失,墻體接茬處漏漿出現蜂窩麻面。對于較為嚴重的部位,鑿去薄弱松散的顆粒,刷洗凈后,采用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仔細填塞搗實。
對于出現脹模現象后,對于后來澆筑的剪力墻采取了以下措施:(1)剪力墻模板支設使用的對拉螺栓設置合理。(2)做好合理的振搗,即選擇作用半徑較小的振動棒,控制好振搗時間,振動棒的間隔距離以及下棒的位置,從而防止模板承受過大的外力。(3)采取分層澆筑,控制好每次澆筑的高度,從而避免混凝土流體自重對剪力墻模板下部產生過大的側壓力。
(二)剪力墻表面氣泡防治。(1)做好混凝土的含水量檢測,隨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確保用水量與試配情況相一致。(2)控制好分層澆筑的厚度,不超過300mm。(3)控制好振搗時間。振搗時間過長,墻體最上層會產生一層浮漿,拆模后需及時處理。(4)拆模后,需清理干凈。
四、上翻梁混凝土蜂窩麻面現象防治
上翻梁施工時,為完成一次澆筑,多采用“吊幫”支模板方法。如果混凝土的水灰比偏大,梁的側邊,樓板的上表面附處,容易出現較大面積的松散區,嚴重影響構件質量。主要原因為振搗混凝土時,“吊幫”側模下口出現漏漿,流動的混合料被擠出側模,無法振實,導致出現了松散區。
對“吊幫”側模加以改進,在板梁交接處預先安裝一條陰角模,待混凝土澆筑至板上平面時,在陰角模一側裝一塊300mm寬的平面鋼模板,用以阻止梁上部混凝土在振搗時被擠出。并且一定要先澆板、后澆梁,在嚴格掌握水灰比的前提下,板混凝土澆筑后,可稍加等待再澆筑梁的上翻部分混凝土。
五、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應嚴防地面水泡槽,造成漂管事故。因此,對已敷設好的管段應及時進行防護。雨天不應進行接口操作,如需要接口時,應采取防雨措施確保管口及材料不被雨淋。排水管線應及時砌筑檢查井和連接井。凡暫不接支線的預留管口,應及時砌嚴抹嚴。進入現場的重要設備和材料一定存入庫內,露天存放要墊高覆蓋嚴實,料場周圍要有暢通的排水溝。現場中外露的管道或設備,應用塑料布或其它防雨東西蓋好,避免向室內漏雨落水。施工機具要有防雨棚,電氣設備的電源線要懸掛在上,不拖拉在地,班后勿忘拉開電閘。
結論:對于基坑支護因設置好防排水系統,對于土釘墻應該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對于剪力墻的混凝土澆筑,應確保模板的設置滿足要求以及應分層澆筑,澆筑厚度要得以控制。上翻梁混凝土澆筑,應先澆板、后橋梁,把握好水灰比,對“吊幫”側模加以改進以更好保證質量。
參考文獻:
[1] 許洪春,趙山.剪力墻模板脹模現象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J].山西建筑,2005,35(6)1673-5196.
[2] 帖華.混凝土剪力墻表面氣泡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陜西建筑,2009,247(4)1671-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