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慶
摘 要:文章主要根據工業獲證企業的現狀,講述了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的必要性,并如何做好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工作做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工業企業;分類;監管
工業是我國經濟的主體,而工業企業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強大的催化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生產許可證》第二條的規定,國家對生產重要工業產品的企業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通過對獲得工業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以下簡稱獲證企業)進行分類,采取有區別、有重點的監督方式,使產品質量監管將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許可證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提升企業質量誠信自律水平,降低和防范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一、工業獲證企業監管現狀
為加強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后續監管工作,促進獲證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持續、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根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后續監管規定》,質監部門依法對獲證企業實施監督管理。通過監督抽查、日常監督檢查、企業年度自查等方式,對照《實施細則》對獲證企業的必備生產設備、檢測設備以及生產情況和產品質量狀況實施監督檢查,作好監管記錄,必要時,拍攝圖片;對企業存在的不合格項,一定要跟蹤整改到位,實施閉環管理。對持過期生產許可證、環保達標證明的獲證企業,要立即停止其生產并暫扣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二、工業獲證企業監管存在的困難
現實中,工業獲證企業種類較多,以筆者所在的北海市為例,共有復混肥料、水泥、、人造板、磷肥等40多家工業獲證企業,這些企業規模各不相同,相當數量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法制意識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質量生產不穩定,質量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而質監部門的監管人員有限,如果都按同一種監管模式,不利于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制,不利于提高監管人員的工作效率,也給監管工作造成一定的浪費。
三、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的要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人,質監部門原來對獲證工業的監管模式與新形勢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企業的安全監管面臨著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強化企業安全監管工作,已成為擺在各級質監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為此,質監部門根據多年的實際監管工作情況,提出了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工作。此工作根據需要平時開展企業的監督檢查,收集并更新產品質量和監管信息,填寫《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分類監管評價表》,確定企業分類和監管方式,以北海市為例,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共確定為A類企業有6家,B類企業有30家,C類企業有5家。根據這些企業的類別,監管人員將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對納入A類的6家企業將實施責任監管方式,主要監督企業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情況。除完成規定的日常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查外,原則上不再增加監督檢查;減少定期監督檢查頻次,指導和支持其不斷提升履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的能力。根據對于30家B類企業,監管人員將對其實施常態監管方式,對獲證企業按證后監管規定的次數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按正常定期監督檢查計劃開展產品抽樣檢驗,指導企業不斷完善質量管理、檢驗檢測、計量和標準體系,增強履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對納入重點產品溯源系統監管的企業,按正常規定進行溯源系統現場數據查驗。C類的5家企業將實施加嚴監管方式,列為重點監管企業,對企業的不良行為及時指出糾正,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計量檢測體系和標準化體系,加強質量管理,提高信用水平;按照加嚴監管的要求開展監督檢查,加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定期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督檢查力度;根據監督檢查情況,對未有效履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的企業負責人進行履責約談,并責令企業限期整改;納入重點產品溯源系統監管的企業,增加溯源系統現場數據查驗頻次[1]。
四、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的好處
對工業獲證企業實行分類監管,一是有利于解決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問題。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求企業必須把國家關于質量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質量安全生產。因此,實施分類監管,其根本目的就是推動企業認真履行質量安全生產法定職責和義務。二是有利于解決基礎管理薄弱的問題。針對企業安全生產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我們實行分類監管,把企業質量生產管理作為主要內容,專門列出主要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程度和企業履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的情況和實現程度兩個方面的大類,涵蓋了企業按照標準組織生產,有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記錄、有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管理制度、計量管理制度,質量控制關鍵點人員培訓,原材料使用臺賬等20項基本要求,作為評判企業質量安全生產的主要標準,逐項明確配分,指導督促企業逐一對照完善,幫助企業提高質量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同時,通過分類監管,有利于監管部門把C類企業作為監管重點,集中有限的監管力量,有的放矢地強化監管,督促指導這類企業搞好整改,自我提高,不斷規范質量生產管理工作。三是有利于解決長效管理的問題。實施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其核心和靈魂,就是要強化動態管理,幫助企業建立起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長效管理機制。因此,我們在分類監管制度的設計中規定,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的手段,對A類企業從政治上予以關心,在各類評先評優、人大代表推薦、政協委員提名方面優先考慮;從經濟上,在銀行授信、工傷保險、責任保險等方面給予一定經濟優惠政策。反之,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對違反質量生產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后果的,則堅決依法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和經濟責任[2]。
五、如何做好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工作
1、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
根據我市獲證工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分類監管工作方案》,并在全市獲證企業范圍內進行全面部署,把分類工作任務明確到人員,落實到企業。
2、廣泛動員,落實責任
針對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首次開展、情況復雜的實際,我們召集所有的獲證企業負責人開展分類監管工作培訓,并深入企業開展基本情況普查,為分類監管工作打下了基礎。
3、規范程序,嚴格評選
我們根據收集的獲證企業質量信用信息和日常監管信息,分步對所有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進行評價確定企業的類別,著重把握好A類、C類企業的審定關,按產品風險等級和企業類別確定所采用的監管方式,并對企業實施分類監管措施。
對工業獲證企業實分類監管工作,對于落實企業質量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規范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產品的合格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在全市全力推進工業獲證企業分類監管,企業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2014年獲證工業企業產品合格率為96.23%,比2013年提高了5.43%,為全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程展質檢總局: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年內分類監管《企業改革與管理》2012年第6期
[2]許亦武實施工業企業ABC分類監管強化安全生產基礎管理《現代企業研究》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