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鳴鳴
【摘 要】當前,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卻有諸多不盡入人意的地方。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廣大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并予以實施是教育管理機構面臨的重大課題,同時也是本課題組探討的重點。本課題組將利于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試圖建立一個公平有效的中學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并對其實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師;績效評價;體系
一、教師績效評價必須堅持的準則
評價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原理體現在教師績效評價原則中。教師績效評價堅持正確的評價準則可以對教師的指導和管理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幫助,讓教師個人專業得以有效發展,實現學校管理層的科學化。實現教師績效評價的有效化必須遵循以下準則。
(一)遵循激勵性準則
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時一個系統性強、周期長、專業性強的特殊而復雜過程,學校管理層應科學合理地發揮評價手段的作用,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竭盡全力挖掘教師的潛能,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幫助,讓教師在教學中的進步和發展處于常態化。在貫徹實施當中,為教師提供一個嚴肅、認真、團結協作的氛圍,使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資源共享,以便有效地發揮教育的各種功能。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師績效評價必須以激勵貫穿其始終,讓教師們深深地愛上自己的職業,提高教師的職業水平,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教師具有濃厚的成就感,以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進取心,從而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
(二)遵循客觀性準則
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價值事實上是作為評價認識對象客觀存在的,教師績效評價的實施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使評價活動真正有效。具體說來,就是參與評價活動的所有關系人都實事求是,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依據,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正確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而要做到這一點,評價人員就必須制定切合實際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程序和實施方案,準確反映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內在聯系,以區分教師的工作績效。唯有如此,教師績效評價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效地促使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發展。
二、教師績效評價采用的方法
教師評價方法指的是評價人員在評估教師工作行為時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按照評價主體的角度,教師評價方法可分為教師自我評價法、教師互相評價法、學生及家長評價法、學校領導評價法等。
(一)教師自我評價法
教師自我評價法是讓教師根據教師績效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評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完成事先經過科學考證而制定的《教師自我評價專用量化表》(見附錄7)實施教師自我評價。教師自評充分發揮了民主的作用,讓評價內容變得更加真實可信;讓教師深刻剖析自我,更清楚地認識自身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從而及時合理地調整工作狀態,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水平;讓教師具有更加強烈的責任感,被評價教師不再害怕評價活動,不再抵制評價活動,從而使評價活動發揮應有的作用,達到評價的預期目標。
(二)學生及其家長評價法
學生及家長評價法是指在了解學生及家長對教師意見后反饋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價值判斷的方法、。本課題組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來實施學生評價。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評價的意義、宗旨、評價內容及評價要求,然后才發放調查問卷,再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評判,一定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做到評價結論真實有效。學生是教育教學的對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深有感觸,對教師也最了解,最熟悉,讓學生來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其真實性和可靠程度都很大。
三、教師績效評價的指標
該研究在描述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下,制定出教師職業行為、工作過程及效果相統一的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一)在指標體系中把教師工作績效作為評價重點
過去的教師評價著眼于發揮評價的總結于鑒定作用,而發揮評價的指導與激勵作用是教師更為迫切需要的,所以教師績效評價應盡可能地把評價的指導與激勵作用發揮出來,以便有力地幫助教師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也為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在管理教師方面提高有價值的幫助。
評價必須以事實判斷作為基礎。教師績效評價不得不以教師個人的職業行為為依據,職業行為是教師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效果的重要根據。如果我們把“績效”拆開來理解,“績”就是指教師的職業行為;“效”則是指該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及后果。
(二)在指標體系中把構建教師職業行為概念作為突破口
在明確了把教師的職業行為過程作為教師績效評價的重點之后,“如何構建指標體系”就成為問題的關鍵了。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必須反映評價的共性,還要突出教師工作的特性;必須把職業行為作為評價的重點,同時還得關注教師的個人素養和行為帶來的后果;必須讓指標具有足夠的敏感度,還要確保教師角色的完整性;必須體現教師職業行為的現實性,還得讓教師職業的時代特征顯現出來。教師績效評價在處理教師職業行為時將不得不考慮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和要素這兩個角度。方案將指標要素歸納為職業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及效果、教育科學研究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的指標要素將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師職業概念框架。
四、教師績效評價的組織設計與實施
所謂組織,是指人們以共同目標作為基礎,根據一定形式結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組織設計由恰當的組織結構、明確相應的組織系統,確定每個部門的職責。本課題組根據實施《教師績效評價量表》的要求,設計出中學教師績效評價組織:
[校長、副校長]
∣
[評價工作組]
∣
[教務處主任] [學校辦公室主任]
[政教處主任] [年級組長] [教研組長]
∣
[部門分工]
[教 務 處] [學校辦公室] [政 教 處] [年級組] [教 研 組]
教師績效評價制度具有反復循環的特征,本方案教師評價以一學年為周期。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三個階段:準備、實施操作與分析反饋階段,具體程序如下。
[預備階段]————→ [操作階段]——→[教學分析與反饋信息階段]
∣ | |
|————————||————————||————————|
[組織預備] [文件預備] [搜集信息] [評價計量] [反饋信息] [進行評估]
| | | | | |
|———| |———| |————| |——| |——| |——|
領 評 組 相 確 制 設 制 學 家 同 領 自 一 二 三 完 匯 反 評 深 認
導 價 織 關 立 定 定 做 生 長 事 導 個 級 級 級 成 報 饋 估 入 真
小 制 分 培 目 指 權 表 評 評 評 評 評 指 指 指 報 領 教 匯 分 總
組 度 工 訓 標 標 重 格 估 估 估 估 估 標 標 標 告 導 師 總 析 結
參考文獻:
[1]侯光文.教育評價概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陳玉混.教育評價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王斌華.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