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芝 馬強
【摘 要】通過在大學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中實施健心運動處方的實驗,運用“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評價和探討實施處方的心理效果。實驗結果表明:經處方的實施,在人際交往、學習適應、意志及情緒因子上有明顯進步。
【關鍵詞】心理健康;健心運動處方;實驗;大學生
人們在創造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擾,心理健康問題和日益嚴峻,尤其是與天之驕子——大學生聯系得這么密切,更為令人擔憂。根據一次以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為對一象的調查顯示,20.23%的人有明顯的心理障礙。南開大學學工部自1994年開始連續兩次對入學新生進行全面的心理測查,結果表明,1/4左右的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我國高?!吧倌臧唷睂W員中,約有1/3因各種心理障礙不能完成學業而被淘汰。北京16所大學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占總的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因病死亡的17例中有9例為患重型精神病而自殺,占52.9%。石家莊某高校近幾年休、退學的37名學生中,48.65%是由于患心理疾病。從我國50年代到90年代精神病的患病率統計資料來看:50年代初2%,70年代7%,80年代僅巧歲以上人口就已達10.5%,90年代達20%以上,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上驳氖窃?985年,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國高校成立面向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機構—益友咨詢中心。至今,全國2100多所高校已有30%的大學設立了心理咨詢機構,江蘇省27所高校聯合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專業委員會”,協調負責省內各高校的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盡管如此,有些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比例是如此之高。根據若干大學生咨詢機構的老師反映,前來咨詢的學生如此之少與前者極不成比例。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很多,本人在此不一一分析。但有一點肯定是很重要的,因為大學生對心理障礙認識不足,常常把它誤認作精神病,或其它不可告人的病癥,而不敢主動面對心理咨詢老師。鑒于這種現象,筆者根據自己十多年從事體育教學與科研的經驗以及近幾年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實踐與體會,本文向同學們推薦幾種運動處方,以求學生能坦然的走進這“運動治療渲泄室”。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校及其它有關院校1~4年級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每年級發放150份,收回有效問卷587份。其中男生292例,女生295例,年齡18~23歲。
1.2 方法
采用目前國際上測試亞健康常用的SCL—90量表及將列有30項有關個人健康的問題的自編問卷調查表發放給自愿參與者,讓其打勾。將所有問卷整理后進行統計處理,找出普遍存在的心理亞健康問題,并歸納出各種類型。將發生心理亞健康的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165人)和對照組(157人),實驗組配以相應的運動處方,實驗組規定選擇1~2項鍛煉內容,每次練習時間20min,每周練習4次。對照組自由鍛煉。實驗時間為3個月。
2 研究結果
2.1 普通體育課實施運動處方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年級實施健身運動處方實驗組與對照組均為女生,實驗組處方內容為運動教材健身、身體素質健身和健身理論課。對照組按常規教學內容上課。測試結果顯示,經過5個月的處方鍛煉,實驗組各因子得分均有所下降,且在人際關系、焦慮、偏執因子上明顯下降,與實驗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除恐怖癥狀外,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其中人際關系和偏執因子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健身運動處方的實施,對實驗者的心理健康是有一定作用和效果的。
2.2 運動處方模式
3 結論
運用體育運動處方和團體心理輔導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對焦慮大學生進行干預治療8周后,血清中5-羥色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含量和血漿中皮質醇含量有顯著改善,焦慮狀態緩解,體育運動處方和團體心理輔導綜合模式適用于焦慮大學生的干預治療,效果最為明顯。
參考文獻:
[1]房蕊.業余體育參與因子對大學生特質焦慮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1):135-138
[2]吳秋娟,劉文化,姜麗.大學生體育學習焦慮的控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4):90-94
注:本論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用的可行性研究》,編號1413007,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