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摘要: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們主動質疑問難、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豐富想象……讓創造成為孩子們學習的不竭動力。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小學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小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小組合作等,充分體驗數學的發展和創造歷程,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新課標如此注重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對祖國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在以創新思維而聞名世界的以色列來說,思維決定思路、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在教育方面,以色列從小就將好奇心植入每一個以色列孩子的心中,猶太父母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孩子們從小受到父母的鼓勵,擅長提問,注重思辨,父母在孩子放學回家之后問的第一句話經常是“今天你 提問題了嗎?”猶太人認為孩子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可放眼現在的我們中國孩子,眼神中少了靈氣,思維缺少了創造。筆者身邊不乏有些老師和家長認為,認真聽課,按要求做事,成績優異,就是一個好學生。而某些孩子古怪的想法、新奇的行為往往會被視為異類,扼殺在萌芽期。為了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孩子們不得不強迫性的學習,被動的接受,久而久之,孩子把學習當成了老師和家長的任務,大大地限制了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其實縱觀歷史,任何一項偉大的發明都起源于一個新奇的想法。因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呵護他們每一個小小的發現,每一個新奇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適應未來祖國發展的需要。
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就這一課題,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做了以下的策略研究。
一、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營造創新思維氛圍
好奇心是推動人積極主動地去觀察世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力。成長階段的小學生對一切他未知的世界都充滿好奇,有著天馬行空般的豐富想象力。為了促使學生好奇心的發展,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提供能引起他們主動去觀察思考的情境,并引導學生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形成積極活躍的探究氛圍,積極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學《用計算器探索積的變化規律》這一課時,為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教師事先在黑板上寫上一組待填空的算式,只有第二個因數,讓孩子們在一塊小黑板寫上第一個因數,只有全班學生可以看見,老師是看不見的,但是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說的第一個得數,寫出下面其它算式的得數。這個富有魔術色彩的情境一下子就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思維立刻活躍了起來。緊接著老師快速得寫出了其它算式的得數,學生們由驚奇到興趣盎然,說出了種種可能和猜想,激起了學生探究“積的變化規律”的欲望,從而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很快學生們就發現老師的魔術謎底: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得到的積是原來的積乘幾。在這一個教學過程中,好奇心推動了學生大膽的猜測,積極主動地探索、驗證,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們可以讓學生帶著好奇,帶著探索真相的欲望,從學習和思考過程中,體驗創造給學習帶來的樂趣。
我們只有從孩子的好奇心入手,結合實際教學中的重點去不斷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的興趣,努力營造一種創新思維的氛圍,才能為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善于創新奠定基礎。
二、鼓勵孩子質疑問難,拓展創新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他認為牛頓力學不是全部物理學,提出了相對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可見質疑是打開創造性思維的金鑰匙。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不能僅僅滿足于書本,要善于發揮學生勇敢的個性,鼓勵他們質疑問難,這對于拓展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先讓孩子大膽猜一猜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去驗證,學生們很快就想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這個驗證的過程就是一個質疑問難,拓展創造的過程。最后讓孩子們回顧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活動過程,與此同時老師從旁介紹,數學得以有今天的發展,那是無數前輩數學家在一次次重復著“猜測—驗證—結論”的這樣一個過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我們也要敢于大膽的猜測,然后想辦法進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說不定,將來的某一天,某一條數學定理就會以你的名字命名。就在此時,孩子們的眼睛閃起了亮光。
又如,在教學《找規律》這一課時,教師先讓孩子數出圖中每一組間隔排列物體的個數。然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每組間隔排列的物體的個數都相差1這一問題的提出,一下子就打開了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閘門,有的孩子用畫,有的孩子用寫,有的孩子用圓圈,有的孩子用符號……
三、拓寬孩子交流空間,挖掘創新思維潛能
語言和思維有著緊密的聯系,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而思維又必須在語言的基礎上進行,哪里有思維活動,哪里就有語言活動,語言的發展水平有多高,思維的發展水平就有多高。由此可見,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大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中,語言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拓寬孩子交流的空間,不僅有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還有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充分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授新知時,除了引導孩子自己的推導,質疑,驗證,得出結論,更要讓孩子自己組織語言進行歸納總結,并表述出來。再如,讓孩子嘗試寫寫數學日記,把課堂和生活中的數學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的魅力,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更能很好的發展小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 改變傳統質量評定觀,保護創新思維意識
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定觀往往強調死記硬背,考試得高分。結果造成老師教死書,學生死讀書。這種總是被動的學習,不僅把學生的思維束縛,更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老師應創設有趣、新奇的學習情境,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互動中,自己領會或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取得其他任課教師和家長的配合,為孩子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自由、安全的學習環境,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機會創新,有能力去創新。總得一句話,只要老師和家長改變了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定觀,真正樹立了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才能得以很好地培養,其創造個性才能得到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馬約爾先生曾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們留下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給子孫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給世界留下什么樣的子孫后代。”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當孩子們具備了創新思維的意識,擁有了創新思維的能力,對孩子們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有著深遠意義,乃至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希望所在。只有從孩提時代具備了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才可以真正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加以運用和實踐,也才能為我們的未來創造更多驚喜!就讓我們用心呵護孩子們每一個創新的種子,每一個新奇的想法,給他們土壤、陽光和雨露,讓創造之泉永在孩子們的心中流淌。
編輯 ∕岳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