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青溪
導語:能從校園戀情起步,經歷移民生活而仍能長相廝守的,真可謂令人羨慕、百不存一的例外了。都說校園戀情難修成正果,畢竟象牙塔內、花前月下培育出的浪漫花朵,很難經受得住現實間風風雨雨的考驗。而移民后的嶄新生活,又往往讓許多本來好端端的同林鳥間橫生嫌隙,變成無可奈何的分飛勞燕。能從校園戀情起步,經歷移民生活而仍能長相廝守的,真可謂令人羨慕、百不存一的例外了。任俊杰和姜帆這對山東同鄉恰就是這樣一對例外。他倆大學畢業后,姜帆回到山東老家,在一所大學里教古箏,任俊杰則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找到份律師工作。本來就口才出眾的任俊杰通過工作中的鍛煉,嘴皮子越發利落,人脈也越積越廣,沒兩年就把姜帆調進了北京一所大學當教師。而他自己更是抓緊時間博覽群書,厚積薄發,專業知識和經驗在短短幾年內突飛猛進,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兒子洋洋的出生使這個家庭變得更加美滿,姜帆的生活重心從教學轉向教養兒子。洋洋那時還不足三歲,她就開始音樂啟蒙,還讓兒子開始接受鋼琴教育。也許是有母親優秀的音樂素質基因遺傳和良好的開啟輔導,洋洋在鋼琴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很高的天賦,其音準、節奏、表現力都相當出色,看上去很有培養前途。于是姜帆不惜工本托關系找熟人把洋洋塞進北京很有名氣的一位鋼琴老師門下受教,自己還煞費苦心地買了各種音樂教材自行輔導。洋洋才六歲,鋼琴就已達到六級水平。這一年正是2009年,任俊杰和姜帆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也獲批,全家踏上了移居溫哥華的旅途。任俊杰不僅愛說話,也愛交朋友。剛落地還沒倒過時差來,他就邀請幾位朋友上家里小聚。我有幸在列。只是這次只有姜帆和洋洋母女倆在他們的新居安定下來,任俊杰“短登”一個月后就飛回北京上班,偶爾才飛來加拿大探個親,加入了空中飛人一族。這在溫哥華司空見慣。大多數移民英語不靈光,、既沒有加拿大雇主看重的北美學歷和經驗、也沒有能提高身價的北美大學文憑、對加拿大文化又不能深入了解,所以想找份高薪專業工或開辦個企業談何容易。任俊杰當然不是在溫哥華找不到工作,只是實在割舍不下國內如日中天的事業,想再賺一筆后再到加拿大過份衣食無憂的生活,何況單位2012年還派他去美國進行業務深造,哪好意思開口辭職呢?這次的學習讓任俊杰有機會長期駐留北美,對北美社會體系、文化傳統有了切身感受,于是想在加拿大開一家移民服務公司,這樣也方便利用自己原先積攢的專業知識、人脈和資源。至少在目前, 這種業務還是很有市場的,因為語言問題,很多華人無法直接與政府溝通,表格也看不懂,自己無法以填寫,政策也搞不清楚,生怕出意外,使滯留加拿大的夢想泡湯,倒不如花點錢“買份保險”。既然花了錢就要找個信得過的公司,姜帆這次可是能幫上大忙。她參加了當地的一個文藝社團,平時排練、演出活動頻繁,認識了不少移民,由于為人可靠,頗受熟人信任,自然不難為丈夫帶來客源。移民公司的發展比想象的似乎更順利,任俊杰忙得不亦樂乎。有點大男子主義思想的他也漸漸開始懂得對太太感恩了。說到賢內助可并非夸張。姜帆自打結婚,就包攬了家里一切活計,還擔負著培養兒子的重擔。不僅兒子學鋼琴由姜帆負責,學中文也由她管。還在中國兒子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姜帆就把漢字做成字卡,讓孩子通過做游戲的方式掌握了很多字,六歲時已認識3000多個字,讀書讀報都沒大問題。洋洋非常喜歡讀書,讀得又多又雜,居然對中醫知識情有獨鐘,。有次家里來客人,洋洋發現她感冒了,就不聲不響跑去書房開了個方子給客人,把人家驚得合不攏嘴巴,把姜帆和任俊杰樂得喜笑顏開。洋洋在學校也常有驚人之舉,有次把一篇他覺得很好的中文格言翻成英文給老師看,開在旁邊配了幅插圖,把老師激動得頓時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朗讀洋洋的“譯作”,還給任俊杰寫信表示感謝孩子與大家分享他的讀書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