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煙臺 265500)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主動性研究
王寧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煙臺 265500)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其終身奮斗和發展的前提。但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主動性不高、學習態度消極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高職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本文分析了高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問題現狀,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主動性 崗位目標 獎勵激勵 課程改革
所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指學生在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自身的心理能動狀態,主要包括自覺的行為投入、認知上的活躍、堅強的意志力和責任感等。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是推動和強化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改變途徑,因此我們要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并學以致用。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主動性不高、學習態度消極的問題,究其原因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學習的用處是什么。知識的用處很廣很大,自不必說,與高職學生學習的目標關系密切的首先是就業崗位,而對于畢業后的工作,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技術性崗位上的競爭力不夠,主要就業崗位是大型生產制造類企業的流水線上的操作員,基于這一崗位定位,導致學生認為學什么專業無所謂,學習成績的好壞無所謂,遇到感興趣的課程聽一聽,遇到不感興趣的徹底放棄,因此學習主動性不高。
第二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新知識常覺得越來越難,慢慢失去了積極性。由于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時屬學習成績不高的一類,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高考中失利的學生,自身容易存在自卑感,對學習的態度不認真,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沒有信心和毅力去克服,懷疑自己的能力,采取逃避和退縮的態度面對問題。長此以往,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到最后對學習徹底失去了信心。
第三網絡對青少年的誘惑太大,高職院校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且接受能力較強,但自制力卻有一定欠缺,因此許多學生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脫離現實而荒廢學業。經常可見這樣的場景,上課時教師在前面講的激情澎湃,可下面的學生卻低著頭拿著手機玩的不亦樂乎,偶爾抬頭看幾眼,可謂“冰火兩重天”。
針對這一現象,要消除高職院校學生厭學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教師必須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在專業領域站得高、看得遠,具備淵博的知識,具有嚴謹治學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還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從專業就業崗位出發,分析崗位所需核心課程、基礎課程。首先帶領學生參觀企業工作現場,了解本專業的就業崗位,比較各崗位的工作環境、發展前景及待遇等,吸引學生興趣。這樣直觀的工作場景的展現,相信會比教師的課堂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其次引入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需求,進而引入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制定自己的崗位目標,時時提醒,這樣對接下來所學的課程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再次可以邀請各工作崗位的優秀畢業生與在校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崗位職責與發展趨勢,了解所學課程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學生對學習成績的好壞不關注的一個原因是獎勵激勵制度的弱化,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缺乏必要的激勵和獎勵政策,更加深刻影響到其學習的停滯心理。對于獎勵激勵制度,高職院校還要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結合,除了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放各種獎學金,利用物質獎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外,還要在精神激勵方面入手,通過情感激勵、成就激勵、參與激勵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引導,特別是給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信心,鼓勵他們,在學習態度和社團活動等方面給予學生肯定,讓學生看到希望,積極的參與到學習和各種活動中來。
團體的風氣、意識、規范等對團體成員的態度形成有重要影響。一個班級若有良好的學風,即絕大部分同學學習態度積極,則容易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好局面,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也會受到感染,端正學習態度;若班集體學風不正,即使少數同學學習態度端正,在這樣差的學習環境里也易隨波逐流,變得懶惰和懈怠,因此要正確引導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高職院校學生雖然年齡上已是成人,但心理上還不夠成熟,對外界各種誘惑的抵抗力低,容易受到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比如吸煙酗酒、網絡的誘惑。針對這種現象,要了解學生的心態,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并關心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經常與他們交流,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使他們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學習態度。社會生活實踐表明,個人掌握知識的多少和深淺,個人獲得信息的廣度和準確性,都會影響個人今后取得的成績,因此要杜絕“學習無用論”等不正確思想的傳播。
加強課程改革,提高專業和職業技能,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課程的講解適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理論分析的知識不感興趣,而動手能力較強,因此教師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體現“做中學”的目的。
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明確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課程的能力訓練項目的設計應從企業調研入手,可基于產品來設計,基于實際工作流程來設計,基于業務的對象和領域等角度來設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已不適于現在的課堂教學,而項目教學法是采用較多的新式教學方法,以項目驅動,讓學生明確這節課的任務,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設計好每門課程的第一堂課,可通過圖片、視頻等方法,展示歷屆學生大賽設計的產品、取得的成績等,另外要明確課程的考核方法,第一堂課的設計重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尤為重要。
總之,高職院校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也會影響到之后的職業發展、人生規劃,對此我們要正確引導,通過各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