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格蘭銀行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上最早在真正意義上全面執行中央銀行職能的銀行。自1694年成立至今,英國的中央銀行都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機構之一。本文通過對英國中央英國組織結構、功能以及發展歷程的研究,分析了推動英國中央銀行發展的原因、因素,及其獨立性的高低。
【關鍵詞】英國 中央銀行 發展歷程 獨立性
一、英國中央銀行簡介
英國的中央銀行為英格蘭銀行,成立于1694年,是世界上最早在真正意義上全面執行中央銀行職能的銀行,它通過貨幣政策委員會對英國國家的貨幣政策負責。其職能機構分為政策和市場、金融結構和監督、業務和服務。
英格蘭銀行的組織機構體系完整。其領導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選舉若干常任理事主持業務。理事會下設五個特別委員會:常任委員會、稽核委員會、人事和國庫委員會以及銀行券印刷委員會。
其銀行部門,只對股東負責,不對任何人負有法律責任,可與英國其他商業銀行競爭業務。
其發行部門的運行,使得英格蘭銀行成為政府的財政代理人,管理全國的債務,而且擁有在英國發行紙幣的獨占權,有明確的公共責任。
二、英格蘭銀行的發展歷程及原因分析
1694年英格蘭銀行法案獲得議會和國王的批準,性質為私人股份制的英格蘭銀行正式成立。它的建立開始打破之前高利貸者在英國信用領域的壟斷地位。英格蘭銀行逐步發展,它向政府提供巨額貸款,獲得了政府極大的支持。18世紀中,英格蘭銀行雖仍未成為現代意義上的中央銀行,卻已發揮了在金融危機時減少黃金儲備以提高貼現率來掌控形勢等等的中央銀行職能。在19世紀初期逐漸擔負起中央銀行的職責,成為實際意義上的中央銀行。
英格蘭銀行在重重阻礙中依舊穩定發展,是受英國社會經濟生產力、政府籌款需要以及英國銀行業發展的客觀形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隨著工業革命在英國的開展,英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快速提高,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產生,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為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英格蘭銀行應運而生;而動蕩的社會環境消耗了大量財政資金,政府財政開始入不敷出。英格蘭銀行貸款給政府,獲得了大量的優惠條件以及某些方面的特權及特許狀。政府的支持促成了其發展壯大;其他方面,英國銀行業發展的客觀形勢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英格蘭銀行的發展。
三、英國中央銀行獨立性分析
本文衡量與判斷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標準有二:一為政策獨立性標準,即通過政府對貨幣政策決策的干預程度及中央銀行行長行使的權力來判斷獨立性;二為經濟獨立性標準,即依中央銀行對財政赤字提供財務支持的額度和范圍來判斷。通過這兩個標準來進行分析,將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分為:非常高、比較高、比較低、非常低四個等級,以此來研究中央銀行獨立性的高低以及其獨立性與經濟總體發展有關聯的一些主要因素之間的聯系。
英格蘭銀行享有在英格蘭、威爾士發鈔的特權,雖然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是由一般商業銀行發鈔,但它們都將以英格蘭發行的鈔票作為準備。同時,作為銀行的最后貸款人,英格蘭銀行是保管著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并作為票據的結算銀行,對英國的商業銀行及其他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督與管理。另一方面,作為政府的銀行,英格蘭銀行代理國庫,有著穩定英鎊幣值及代表政府參加一切國際性財政的職能。由以上分析可得,英格蘭銀行具有典型的中央銀行的“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的特點。
然而,英格蘭銀行一開始就與政府維系著一種特殊而密切的關系,即一直向政府提供貸款,負責籌集并管理政府國債,還逐漸掌握了絕大多數政府部門的銀行賬戶。正是憑借這一關系,英格蘭銀行的實力和聲譽迅速超越了其他銀行。縱觀各國中央銀行,在它們的誕生之初,無一不與政府發生某種特殊關系。英格蘭銀行也不例外,從其1694年成立一直到現在的300余年的時間中,其與政府的關系逐漸演變。英格蘭銀行從成立之初就與政府關系密切,它一方面向政府繳款,補英國連年殖民戰爭的資金需要。另一方面,它又以此為代價得到政府特別授予的許多特權,使其自身力量不斷壯大。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6年,英國政府將英格蘭銀行收歸國有,一度完全聽命于政府(當年的國有化法案中規定:為了公共利益,財政部認為必要時,可在與英格蘭銀行總裁磋商后,向英格蘭銀行發布命令)。當時中央銀行與政府的關系,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爭取政府支持以獨享貨幣發行權、經辦政府財政收支建立資金往來關系、辦理政府借款和公債籌集業務、為政府解決貨幣經濟危機、銀行總裁由政府任命。且在政策上亦是完全聽命于政府。由此可見,英格蘭銀行不僅政策獨立性低,且對英國財政赤字提供財務支持的額度大、范圍廣,經濟獨立性亦低。英格蘭銀行在建立初期,獨立性是相對較低的。
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英格蘭銀行不斷進行改革。1997年5月,英國工黨上臺開始就做出了驚人的舉措,同意英格蘭銀行獨立執行貨幣政策。而隨著不斷的發展,英國財政大臣布朗新上任便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英格蘭銀行有權決定利率,其基本利率由九人組成的貨幣政策委員會決定,等等。逐步發展為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其獨立性有了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一系列的措施行為都體現這英國政府對英國貨幣政策決策的干預程度逐步降低,其中央銀行行長行使的權力逐步加大、范圍更廣,政策獨立性逐步提高;經濟上,英格蘭銀行通過不斷的改革,改變了向政府繳款為政府墊款的情況,只提供少量隔夜的資金融通,通過每周對國庫券招標、賣出國庫券籌集資金來解決政府的融資需要,經濟獨立性也得到了提升。由此,隨著其經濟、生產力的逐步發展,英格蘭銀行的獨立性日益提高。
參考文獻
[1]英格蘭銀行[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Kc1y hJs3iBxAbAQEB6tfA52tlzmMrWKKzUv9P9MvsPihSVcnv8PVV16d31 ftA-TVO3Dz_-Nld9Ni0FdqwvuBFUSM8gPjYHGkKMuhvmd6F34y Xwk5leQnaAmcn1OuDmTYdrtRbR-yv38QpJu0n1N_5WfMvsaUXm FekghxIHrcWuvCgo08NyXX2fRGfe2wrwpMot5ArzjWxsvUuoKfiMMa,2014-04-02
[2]安月雷.從私人銀行到中央銀行[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楊璇.英格蘭銀行建立的原因探究[D].吉林大學,2012.
作者簡介:孫桑落(1995-),女,漢族,華南師范大學經管學院學生,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