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蕓
摘 要:近年來為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我國多數國有企業陸續進行了改革,在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員工出現的工作倦怠現象不僅會影響自身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還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而這與工作投入之間存在不容忽視的關系。因此,對國有企業員工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關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國有企業員工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有關概念,分析兩者之間的變量關系,并提出基本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作倦怠;工作投入
一、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很多的國有企業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深化了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為了保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國有企業的員工必須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投入,提高國有企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看,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是兩種相互制約的心理行為,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員工個人工作業績和工作滿意度,對兩者的關系研究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深入了解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實現管理目標,以期鞏固影響著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良好的生產經營情況。與國外相比,我國關于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成果和相關應用較為缺乏。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研究力度,深入了解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之間存在的規律,提高國企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效率,充分實現國企改革目標。
二、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有關概念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Herbert通過觀察一家診所了解到其同事在工作中表現出的多種消極行為特征和心理情緒,在1974年描述這種情況采用了正式術語“倦怠”。這種消極情緒和行為特征的主要體現為:悲觀沮喪、厭倦消極、憤世嫉俗等負面心理狀態。相對應于工作倦怠的概念為工作投入,心理學家Kahn將其定義為:員工在工作過程中通過自我調節自我狀態滿足工作要求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心理學家Schaufeli等認為員工在工作中普遍而且持續存在的一種情感激活狀態和積極情感認知程度,將工作投入看成一種工作激勵狀態,這種工作狀態不是針對特殊的個人、事物或事件,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是專注、奉獻、活力三種特征。
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都是能夠在一定層面上體現出員工消極或者積極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情緒的心理狀態,對工作結果有較大的影響,企業管理人員也希望通過采用切實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讓員工的工作行為和情緒向積極的工作投入狀態轉化,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三、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變量關系研究
1.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前因變量
員工工作倦怠產生原因是員工在工作中持續存在的、長期無法釋放的工作壓力,是員工在較大工作壓力環境中產生的不良心理狀態。所以工作壓力是造成工作倦怠的前因變量,這個研究成果得到了有關專家的一致認可。有關研究表明,造成國企員工工作壓力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工作資源和工作要求。其中工作要求主要包括工作中精神方面、物質方面、社會方面、以及組織方面的影響,當工作要求過高時,員工就會產生工作壓力、情緒消極等。
2.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結果變量
工作倦怠是員工產生的消極悲觀的心理和行為狀態,會導致員工在工作環境中對組織產生消極的影響。也就是說,員工產生工作倦怠會對整個團隊造成不利影響,導致整個團隊的工作滿意度降低,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而且,員工工作倦怠情緒還會對家庭產生影響,導致員工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工作投入則是一種積極向上、主動熱情的工作方式,工作投入高的國企員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學習能力更強,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普遍比較高,個人更傾向于主動改變工作狀態或工作環境來保持高工作投入狀態,同時,工作投入也會影響整個工作團隊,提高團隊的工作滿意度和客戶滿意度。而且工作投入對身心健康情況的影響與工作倦怠的影響是相對應的,工作投入高的員工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有效地自我調節,減少工作壓力,從而減輕心理緊張程度。
四、應對策略
總而言之,工作倦怠嚴重影響著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所以,組織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消除員工工作倦怠狀態,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職業培訓、認知療法以及改善工作環境等,解決工作倦怠問題,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正能量。
1.加強員工心理輔導教育
工作倦怠嚴重影響著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所以,組織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消除員工工作倦怠狀態,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認知療法等方法解決工作倦怠問題,提高員工工作投入水平,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正能量。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通過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消除員工工作消極情緒,堅定工作的信念,從而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投入水平。認知療法通過改變員工的工作信念和思維模式,強化員工對工作的認知程度,消除由工作產生的消極情緒,有效降低員工倦怠情緒。
2.加強職業教育培訓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員工工作性質和職業特點,針對性的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對工作的熟悉程度, 幫助員工更快的進入工作狀態,對工作性質形成正確的認識,充分了解職業發展前景,提高員工工作的個人成就感。職業教育培訓能夠有效降低員工工作倦怠情況,消除員工悲觀消極的工作情緒,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投入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曉霞.員工工作倦怠與工作投入的研究——調節焦點的變革型領導行為視角[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10.
[2]王曉寧.國有建筑企業員工工作壓力、組織支持感與工作投入關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02-01.
[3]陳瑩.基于心理契約的國有企業員工工作倦怠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