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源 畢克如
摘 要:與同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人員、資產、經營等方面的規模都比較小,主要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國家政策及相關扶持體系的滯后,它們紛紛陷入了融資難的困境,其發展十分緩慢。不過,隨著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興起,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條新型的融資渠道——供應鏈融資,它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因此,本文從供應鏈融資的含義出發,分析了供應鏈融資在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的作用,指出了當前供應鏈融資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了供應鏈融資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融資;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巨大進步,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經濟,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在這種形勢下,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為各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添油加醋,其健康運營決定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興起,在擴大就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企業內部資金短缺,長期內收不回應收賬款,預付賬款舉步唯艱,同時又缺乏流動資金,很難獲得銀行貸款等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采取一種行之有效的融資方式。經過實踐,我們發現供應鏈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供應鏈融資理念提供了一種新思維,它強調企業單筆貿易的真實性,重視供應鏈主導企業的實力和信用,從產業供應鏈的角度出發,銀行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避免了中小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的困擾,同時也延伸了商業銀行的服務深度。鑒此此,本文著重研究了供應鏈融資方式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應用,以便科學地解決以上問題。
一、供應鏈融資的含義
所謂供應鏈融資,指在供應鏈中找出一個大型的核心企業,并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從而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資金有效地進入了處于弱勢的、上下游配置的中小企業,不但使中小企業擺脫了融資難的困境,而且解決了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其二,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之中,增強了中小企業的商業信用,促進了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長期戰略協同關系的建立,大大提升了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從宏觀層面上分析,供應鏈融資可以很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與穩定發展,有助于調整經濟結構,完善經濟體制,推動社會進步和技術創新,并以此擴大就業規模。
二、供應鏈融資在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的作用
1.建立了中小企業融資新渠道
在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供應鏈融資為其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是中小企業信貸市場所無法比及的。作為融資的一種新渠道,供應鏈融資有助于彌補被銀行壓縮的傳統流動資金貸款額度,同時在上下游企業引入融資便利的情況下,大幅度減少了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需求。
2.為銀行投資開辟了新的通道
供應鏈融資的應用,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穩定高端客戶的新通道,采取了面向供應鏈系統成員的相關解決方案,把核心企業與提供服務的銀行捆綁在一起。相比傳統業務,供應鏈融資的利潤豐厚,并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強化客戶關系的契機。因為銀行十分關注整個供應鏈的貿易風險,往往會將更多的中小企業納入其服務范圍,即使個別企業達不到某些風險控制標準,但是只要與核心企業的業務往來正常,銀行就會放棄對其財務狀況進行獨立風險評估,反而對該筆業務進行授信,以便促成交易的最終實現。
三、當前供應鏈融資存在的問題
1.影響供應鏈融資的因素
在企業發展、籌措資金的過程中,以銀行貸款為代表的外源性融資至關重要,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然而,當前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與銀行提供的資金之間存在著嚴重缺口,從而導致了中小企業紛紛處于融資難的境地。一般來說,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喜歡以普通形式進行長期貸款,缺乏對供應鏈融資等金融工具的認識,不懂得如何去利用金融資源,所以失去了很多的融資機會,降低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反應能力。雖然這幾年來,供應鏈融資有所發展,但是在銀行、企業、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不良影響下,我國的供應鏈融資遠遠不及西方國家。
2.供應鏈融資存在的風險
在信貸上中小企業存在歧視,銀行考慮到中小企業市場風險大、企業倒閉率高、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財產抵押又沒有人擔保等安全因素,所以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有著一定困難;而且銀行缺乏健全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盡管供應鏈融資可以有效避免單個企業的風險,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單個企業的信貸風險,在信用擔保體系沒有建立的前提下,很難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能力;目前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互補關系不強,難以去利用大企業的商業信用;我國尚還缺乏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體系而且中小企業經營風險高、信用意識淡薄。另一方面,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它的融資需求具有額度小、頻率高、要求速度快、實效性強等特點,無法適應銀行現行的信貸業務審批制度。
3.供應鏈融資多樣化
一般來說,供應鏈融資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不同的客戶,其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銀行必須根據具體客戶的信息來定制金融服務。與此同時,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常常擁有多個部門,且這些部門所考慮的重點都不一樣,給銀行的工作造成了重重障礙。比如:在企業的供應鏈融資中,銷售部門希望提升銷量;決策部門要求確保現金流周轉速度;資金管理部門強調安全性等等,這一切都要求銀行有針對性地提供靈活的產品,以及相應的服務。
四、供應鏈融資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策略探討
供應鏈融資為企業融資開辟了一條新道路,緩解了許多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供應鏈融資中也存在信用風險、行業風險、道德風險等等,歸根結底在于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低下,由此加大了抵質押物管理的風險。與此同時,外部的融資環境也一樣重要。政府和金融機構政策的扶持和產品的創新對企業融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
由于銀行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即使符合供應鏈融資的條件,中小企業也無法去銀行貸款。不過,作為執政部門,政府有責任和義務為二者搭建一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這樣可以使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更好地進行溝通。加強了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銀行就可以把自己的金融產品推廣到信息平臺上面,展示給廣大中小企業;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提出自己的相關要求,銀行就可以清楚客戶需求。不難看出,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彼此了解,加強了溝通,就能迅速解決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2.有效控制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各種風險
在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過程中,前期調查工作是關鍵,需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通常情況下,貸款人的信用如何是銀行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是銀行調查工作展開的重點,同時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也直接關系到自身后期的對銀行的還款能力。進行融資之后,依然不能放松對企業的貸后管理。銀行應該關注資金的流向,時時關注款項能否正常收回,要防止資金挪作他用,保障銀行資金安全。
3.銀行及金融部門要加快創新融資產品
要想更好的發展供應鏈融資,業務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供應鏈融金的重要機構,銀行及金融部門必須認真分析供應鏈各個環節中的融資需求,洞察供應鏈各個環節中的風險特征,加快融資產品的創新,努力研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融資新型產品。另外,還要為供應商、銷售商、物流公司等供應鏈參與者創建資源共享的信息技術平臺。
4.建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綠色通道
在實際的工作中,銀行辦理融資業務的效率不高,審查手續繁瑣,審批常常需要逐級報批方可通過,以至于整個辦理融資的時間過長。敦不知,中小企業需求資金都比較緊迫,但是銀行根本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一問題。所以,商業銀行除了融資產品的創新,還要創新業務流程和審批手續,最大限度地形成與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要求相適應的管理機制與審批模式,并要創建專門的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綠色通道,盡快建立并落實新秩序和新標準。
總之,供應鏈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最佳途徑,其優勢是值得肯定的。伴隨著我國物流經濟的迅速發展,未來的供應鏈融資將會保持平穩的姿勢繼續增長,但是也會存在問題,這就要求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的共同努力,不斷實踐、勇于探索,讓供應鏈融資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曉紅,陳建中.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2]陳曉紅,吳運迪.創業與中小企業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吳群.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發展方向與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0(10).
[4]程劍鳴,孫曉嶺.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渠源(1992.01- ),男,江蘇徐州人,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學歷:本科;畢克如(1974.05- ),女,遼寧大連人,畢業于沈陽農業大學,大連財經學院會計專業教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