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倍真有心保護日本,那他應該拿上武器第一個沖上前線!安倍是不會保護日本國民的!”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不止一次聽到這種意見。
在日本,普通民眾一般很少在公共場合表達政治觀點。但8月30日,成千上萬的民眾涌入東京議會大廈外的街道,舉行反對新安保立法的集會。他們中有的是平時不問政治的家庭主婦,有的是以前貌似不關心時事的高中生、大學生,還有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然而,對未來戰爭的擔憂、對現行政策的不滿將他們凝聚起來,發出了“沉默大多數”的強音。
邊“說唱”邊示威的青澀大學生
“大選時極低的投票率”、“沉默的大多數”……在日本,大學生等年輕人一向被視作一個和政治幾乎絕緣的群體,但安倍政府強推的安保法案,似乎激發了日本不少年輕人的危機感,點燃了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
“安保法案通過后,上戰場的是我們年輕人,而不是那些政治家。”國立筑波大學教育學研究生諏訪原健說。
“難道掌握國會多數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諏訪原健說,他擔心法案讓日本重走戰爭道路,更擔心日本民主主義和立憲主義面臨危機。于是,他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事情”,便在5月和一些懷有同樣擔憂的年輕朋友,創立了SEALDs(為自由民主緊急行動學生會)。
成立之初,擺在這些年輕人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是籌集活動經費。“沒辦法,大家就在學校、車站等地站隊募捐,100日元、100日元地湊錢”(100日元約合5.3元人民幣)。
租不起實體場所,“SEALDs”就把家安在網絡上。經費少,人力也有限,推廣宣傳完全依賴推特、臉書、連我、YouTube等免費社交網絡平臺。他們在推特上了開設官方賬號,吐槽安保法案,分享“大V”精彩評論,發布抗議活動預告。不到4個月時間,“SEALDs”推特官方賬號粉絲已接近5萬人,活躍度很高,一條推文轉發評論量就能輕松過百。
近幾個月來,“SEALDs”每周五都在國會附近舉行抗議活動。成為“SEALDs”成員的門檻很低,諏訪原健說,如果要參加抗議,不用提前打招呼,“只需從網上下載一張他們設計的抗議標牌,隨便找家便利店打印出來,按照在網上預告的活動時間,帶著抗議牌過來就行。”
“安倍-下-臺!”、“不要-集體自衛權”、“捍衛-憲法!”……在每周五國會附近舉行的抗議集會現場,“SEALDs”團隊齊聲高唱“很拉風”的Rap調(說唱曲調)抗議口號,樂動感十足,聽者無不心潮澎湃。“SEALDs”的到場,立即給略顯沉悶的游行隊伍注入新活力,增添了一抹亮色。
這支生力軍已經引起了反戰學者關注。近日,護憲團體“九條會”事務局長、東京大學教授小森陽一和4名“SEALDs”核心成員就安保法案和憲法交流討論,分享安保法案知識和“斗爭”經驗,讓“SEALDs”的活動更加專業、更有針對性。成員過萬的“反安保法案學者之會”也主動找到“SEALDs”,聯手組織多場萬人抗議活動。漸漸地,“SEALDs”成了日本反安保抗議潮的領銜力量和絕對主力。
“SEALDs”賦予日本愛好和平的人們希望。93歲的僧侶、作家瀨戶內寂聽說:“沖突時,上戰場的是年輕人。以‘SEALDs為代表的年輕人現在站出來,令人鼓舞?!?/p>
盡管新安保法已經通過了,但諏訪原健說:“安倍法案通過了,我們也會為了和平,為了日本的民主主義繼續斗爭下去?!?/p>
走在抗議隊伍前列的日本媽媽團
為了讓孩子們看到人們愛好和平的身影和反戰的力量,7月26日,日本媽媽們在年輕人聚集的澀谷舉行了反對戰爭立法示威游行,從全國各地聚集來的母親們懷抱著或者手牽著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親口喊出“反對戰爭”的宣言。
“反對安保相關法案媽媽之會”的創立者西鄉南海子懷抱孩子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她手持話筒說:“孩子們的人生屬于他們自己,既不屬于我,也不屬于其他任何人。人出生,不是為了接受誰的命令去殺人。為了某些人的利益使得無辜的人成為犧牲品,這樣的世界讓我們一起來結束!”
一位從神奈川縣趕來參加的兩個孩子的母親在談及參加集會的原因時說:“了解安倍政治的問題,使戰爭法案成為廢案。這樣,將來就不會被孩子埋怨說沒能保護他?!?/p>
在解釋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必要性時,安倍經常拿出這樣一幅演示圖。圖中,一名神情悲傷的母親懷抱著嬰兒,旁邊是安倍設想的即將對他們開展救援的外國軍艦。安倍在電視直播中面向日本國民說:“戰亂發生,日本人滯留當地。他國軍艦冒險向我國施以援手,這時我們怎能無動于衷?”安倍此舉意在打溫情牌煽動日本民眾感情,但這場演出的主角——日本媽媽們并不買賬。
“如果安倍真有心保護日本,那他應該拿上武器第一個沖上前線!安倍是不會保護日本國民的!”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不止一次聽到這種意見。“軍艦運送平民反而會增加被攻擊風險”、“美國不會在這種情況下運送日本居民”等說法也頻頻出現在各種反安保的集會中。在8月30日的反安保12萬人抗議集會中,“媽媽會”的代表之一池田涼子在發言中說道,她們一行人帶著日本各地媽媽的近兩萬封意見書想要遞交給安倍,但“國會方面讓找自民黨,自民黨又說這事兒不歸他們管,雙方互踢皮球。”池田指出,“安倍政權根本沒有傾聽民意的窗口”,而這些媽媽們“也不會再繼續沉默”。
成為“媽媽會”的贊同者非常簡單,只需對一份公開的贊同文署名。贊同文內容簡單卻意志堅決,它只有簡單三行字:“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作為在這個時代生兒育女的母親,我反對國會通過安保相關法案?!?/p>
被年輕人踢醒的“銀發力量”
由于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在日本選舉中有著重要地位,他們的取向往往決定了政治家的前途,這種現象被稱為“銀發政治”。如今,由60多歲和70多歲的老年人組成的團體“OLDs”正以實際行動體現“銀發”力量。受到“OLDs”啟發,于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部分民眾結成“MIDDLEs”團體,其中包括公司員工和律師、媒體界人士。
“MIDDLEs”的核心成員巖脅宜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這些年齡段的人多思想保守,支持自民黨的人也不在少數,但其中在社交網站上發布‘僅朋友圈可見的言論坦承自己反對安保法案的人也有很多。他們不敢公開發言批判安保法案,因為平時作為一介公司職員勞動的他們,自然是不愿惹起風波的?!睅r脅宜廣說,成立“MIDDLEs”團體也是想挖掘出這些“隱藏著的反安倍者”。
截止8月中旬,“MIDDLEs”的社交網站主頁在兩周時間內就收到了2600余個贊,聲勢漸大。一名抗議參加者說:“那些出來反對安保法案的“SEALDs”成員有時也會被人誹謗中傷。即使如此,他(她)們依然堂堂正正地繼續活動??吹剿麄兊臉幼樱胁簧偃擞X得自己應該干點什么。通過網絡上的視頻,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老年人參與到抗議活動中來。而且不僅在東京,抗議活動規模擴展至全國,仿佛日本國民已經覺醒?!?/p>
“仿佛日本國民已經覺醒”,這種感覺提醒不少日本民眾想起50多年前的安保斗爭。而諷刺的是,彼時斗爭的對象正是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
1958年,岸信介內閣開始就修改日美安保條約與美方的談判。次年1月,日美締結新的安保條約。由于擔心修訂后的安保條約可能令日本重新卷入戰爭,于是當時還對戰爭有著清晰記憶的日本民眾走上街頭,爆發了空前規模的反政府、反美運動。這一次安保斗爭雖然未能阻擋安保條約在國會獲得強行通過,但執政的岸信介內閣事后對導致的大規?;靵y負責并被迫集體辭職。就在辭職前一天,岸信介還遭到襲擊,身負重傷。
與外祖父的“遭遇”相比,安倍如今面臨的輿論環境和政治環境顯然寬松得多。9月8日,在日本國內此起彼伏的抗議聲中,安倍卻在無需投票的情況下連任自民黨總裁,任期至2018年9月底。雖然無法阻止安倍強行通過安保法案,但民眾集體的反抗聲對日本未來的政治生態有著重要影響。
(《國際先驅導報》2015年總第8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