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小平
【摘要】傳統大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雖然一再降低考試命題的難度,但是對于某些學生而言,大學數學仍然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分層教學是近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新課程改革“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故在學校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文章探討了大學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大學數學 ?分層教學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38-02
現代大學教育已由傳統的精英式教育模式向著大眾化教育模式轉變,生源基礎參差不齊的現象日益嚴重。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收效甚微。本文就針對分層教學法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一、大學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各個高校的進一步擴招,學生的水平差異越來越大,而大學數學的教學狀況更是令人堪憂,及格率較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分析其主要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生對大學數學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大學數學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多為抽象性的、枯燥的知識堆積,而缺乏相關背景知識及實際應用的介紹,對學生而言,大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枯燥且難理解;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應用的現象,學生未充分認識到高等數學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甚至會產生“數學無用說”,最終失去學習大學數學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難以適應大學數學的學習,大學數學包含了大量知識點,但是每學期的課時安排卻十分有限,導致課堂講授內容多、容量大,缺少必要的練習的機會;學生在中學階段主要以“精講多練”為主,且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在思維方法上也存在較大差異,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二、大學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分層教學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對教學內容分層、學生分層及教學方法的分層,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知識背景及能力差異。其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一)學生的分層
學生作為大學數學的教學對象,應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分析,首先通過摸底考試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考試內容包括高中數學知識、基礎知識等基礎性內容,分值為60分,再設計30分值的中檔題目及10分值的難度較高的題目,其中基礎內容60分為必做題,中檔題及難題則為選作題。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即優、良、一般。
(二)教學內容的分層
根據不同的專業將大學數學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分層。一方面把本節內容根據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設計幾組題,題組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由淺入深,由單個知識點到綜合運用,形成一個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組題圍繞一個中心知識點設計低、中、高三個檔次的小題,幾個小題之間分出層次、拉開檔次,又形成幾個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題與題之間,題組與題組之間環環緊扣、步步升高,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知識鏈。這樣用題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解每組題時,要求A組學生解低檔題,爭取解中檔題;B組學生解中檔題;爭取解高檔題;C組學生可以直接解高檔題,使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與學生的認識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同步進行,使教學目標指向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分層解題、分層指導、分層作業、分層評價。整個課堂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低起點使課堂的起始階段人人都能參與,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過多層次的教學,使各類學生都得到發展,從而達到較高要求。分層時需要注意不得脫離大學數學這一完整的知識系統,要保證內容分層的合理性、科學性,在這個前提下再滿足不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求。按教學內容對大學數學進行分層,其中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包括基本定義、性質、定理、例題等,基礎知識需要進行深入的講解與分析,保證所有學生均可掌握;定理、例題等則為中等難度,需要學生掌握清晰的解題思路及正確的定理應用的方法,這部分內容只需中等以上的學生掌握即可;而一些概念、定理、例題難度較大,此時可針對主要思路及方法做出提示,要求少數優秀的學生進行課后鉆研后掌握。此外,課外作業也要進行分層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考試試卷也可以根據由易到難的分層方法來設計,指定考卷上哪些習慣是必做題,哪些習慣是選作題,既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又可以鼓勵基礎較好的學生繼續努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
(三)教學方法的分層
課堂教學法通常采用講授法、講練結合法、啟發法、分析綜合法等多種,由于數學課程體現出一定的抽象性,老師要注意選擇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氣氛充分調動起來,通過師生互動、雙向交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中優秀的學生可采用自學輔導法、討論法、分析法等自主性較高的學習方法,為其提供更大的思考與探索空間,從而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潛能與創新能力。良好及一般的學生則多采用啟發式引導法、談話講授法、講練結合法等,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保證每個學生均可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方法。
三、注意事項
大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主要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為主,老師要精心挑選難度較小但又可以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題目,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其學習興趣。(2)老師要在充分分析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制訂科學的授課方法,一改以往重理論、輕應用的問題,采用數學模型處理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老師要注意與學生一起學習,加強自己專業素養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教學中強化數學知識的直觀性與應用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了解。
參考文獻:
[1]張永鳳.理工科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2]楊孝平.本科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深入思考與實踐[J].大學數學,2013,19(6):27-31.
[3]熊德之.高等數學分級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4,29(5):91-93.
[4]任蘊麗.由數學建模引發的對高等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時代教育,201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