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組織審查”,在查辦腐敗案件時容易碰到,在查處“四風”問題時同樣時常遇到。有的地方領導安排公款送節禮,為了逃避責任,與辦公室主任、司機等串供,使紀委“久攻不下”。更有甚者,在縣領導因購買和乘坐超標車被紀委調查時,辦公室主任主動站出來攬責,替縣領導“分憂”。
“主動攬責”表面上看是下屬們出于自己意愿,主動認錯的表現。但揭開面紗,實際上是在向上級領導“表忠心”,把違規違紀事實“攬下來”,妄圖“丟卒保車”,蒙混過關,以此來對抗組織調查,逃避法律制裁,保住他們的腐敗成果。
不難想象,如果下屬替領導“分憂”成功,“攬過者”被繩之以法,“主謀們”逃出生天,既得利益集團“安然無恙”,如此“官官相護”不僅讓違規違紀官員逃之夭夭,還會給政治生態帶來歪風邪氣。
為何下屬們會主動給違紀的上級領導干部“背黑鍋”?究其原因,“下屬主動攬責”是“山頭主義”思想在作祟,這些上下級官員熱衷于拉山頭、搞宗派、劃地域,暗通款曲、互相提攜、共同進退,早就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下屬主動攬責”不僅折射出腐敗官員的“抱團”特征,更是凈化政治生態亟待解決的問題,顯示出鏟除“山頭主義”、“團團伙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中央紀檢監察報》2015.8.12 鄭端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