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淇
刀剪業,是一個古老而悠久的行業。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兩陽,在陽江地區制作兵器,其后制刀工藝傳至民間,有了陽江刀剪的雛形。穿過時間長河,如今陽江刀剪依然在創造新的歷史。
占據中國62%刀具市場份額的陽江十八子集團,有著“中國第一刀”的美譽,目前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很多人十分不解,刀剪業這么一個古老的行業,如何做出新意,還能做出如此大的規模?
十八子集團董事長李積回給出的答案是:與時俱進的秘密在于“跨界”二字——跨越行業的界限,跨越文化的界限,跨越技術的界限,跨越國家的界限。
為了深入挖掘刀具文化,十八子集團專門進行陽江小刀歷史研究,將陽江制刀歷史向前推至公元557年。“公司獨創工業旅游營銷模式,力求打響陽江十八子集團工業旅游示范品牌。”
在打造刀具品牌之外,十八子集團還致力于打造文化品牌。以企業文化為基礎,把地方旅業文化、飲食文化、刀剪文化融為一體,以此豐滿十八子品牌內涵,使“文化和創新成為十八子的雙核心競爭力”。目前,十八子集團正在通過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音樂館兩個項目提升企業文化走向新的高度。
為了建立自主品牌,陽江十八子集團三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主創新,方從原來小作坊式的工廠發展到如今擁有8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打造出“中國第一刀”品牌。
“創新是企業發展生命力長青的秘訣,只有積極創新才能樹立品牌。”在李積回看來,企業要發展品牌,需要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對五金刀剪行業而言,創新是創建名牌、打造品牌的有力武器,只有注重自主創新,才能建立高品格的企業品牌形象。
“技術創新一直是我們企業的發展之寶,為使我們的企業得到發展,十八子集團已進行了五次脈絡清晰的科技創新改革。”陽江十八子集團的創新工作主要從刀具文化、技術、旅游飲食配套經營、營銷渠道、管理、經營者文化諸多方面進行創新。針對新一代消費者需求,陽江十八子集團特別為年輕的消費者量身定制了相應的刀具產品。
除了“刀王”,李積回還有另一個身份——音響發燒達人。走進李積回的“音響天堂”,宛如走進一個電器城,其中珍藏的黑膠唱片多達50萬張、頂級音響器材上百套,難怪他會被慕名前來拜訪的美國著名音響雜志主編羅伯特·哈里稱為“世界第一發燒友”。
刀剪與音響看起來是兩個世界的存在,可在李積回的眼中,這是文化營銷的關鍵一環。如今,音樂已不僅僅是李積回的愛好,而是成為了他事業的一部分。幾年前,他把他2000多平方米的音響世界打造成了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希望打通博物館與陽江十八子之間的界限,讓人一提到世界第一音響博物館,腦海里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陽江十八子。
“我覺得我的跨界營銷是一種雙贏的方式。”
對話:Q:新營銷 A:李積回
Q:為什么要把陽江十八子和音響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進行跨界營銷?
A:我覺得我的跨界營銷是一種雙贏的方式。首先,音響是我自己的一個愛好,讓我可以把自己的愛好融進事業里去;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東西,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達到跨界的效果。
其實跨界營銷并不是刻意去做的,只是在2008年的時候,我覺得博物館是一個讓別人通過音樂認識我們品牌的機會。比如,現在有好多國外的發燒友,如果不是因為音響博物館,他們可能不會千里迢迢來到陽江,認識十八子集團。其實他們前來,不僅僅是認識我們的品牌,認識我們的刀,更重要的是認識陽江這座資源豐富、與世無爭的城市。陽江是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我希望這里能有一些不以利益為主的、跨界的事情。
Q:十八子集團開創了工業旅游營銷模式,為什么要采用這種開放的營銷方式?
A:傳統一代人,包括我父親在內,都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的產品夠好,不需要跟人家吆喝,藏在深閨人家也會找上你。但我認為,新營銷的手法,一定要吶喊,一定要利用各種現代手段促進產品推廣。
當年我父親的想法是像傳統的小賣店一樣賣刀,有人來買刀,你就面對面地向他介紹這個刀有哪些特征、應當如何使用等等。這是一種很理想、很傳統的思路。但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有耐心一對一地解釋產品的特色和功能了。
所以我進入企業之后,首先考慮的就是開放工廠,讓游客來我們這邊參觀,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優勢在那里,我們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也是因為陽江是一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每年都有超過100萬的游客,那么我們能夠通過旅游渠道,邀請旅游團來這里參觀。
Q:這種吸引游客前來“一對多”的營銷方式,效果如何?
A:像超市一樣開放式營銷,展示工藝,任顧客挑選,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轉變,表明我們對我們的刀充滿信心,不必多加吹捧。采取這種方式之后,顧客的采購量一下子就變得非常大。這種做法很有效率,但我父親總認為這很不正規,沒有按照正規的渠道推銷產品。
在工業旅游營銷的基礎上,我還特別把陽江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融入我們的游覽線路,讓人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文化元素。所以別人前來,我不會一開始就積極地讓他們看刀,而是慢慢地把刀和陽江文化聯系在一起,這就讓人感覺很親切。這就是我們打破傳統進行營銷創新的嘗試,這種方式非常成功,我們的刀成了陽江的一個標志產品。
除此之外,我們還特別推出“三年退換,終生保修”的售后服務,這在行業內事也是從來沒有的。
Q:通過工業旅游營銷模式,陽江十八子如何促進企業文化構建和品牌理念傳播?
:因為工業旅游包括很多環節,不僅僅是讓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了解陽江文化,更重要的是加深對陽江刀剪文化的理解,由此慢慢上升到對十八子品牌的認識。
工業旅游需要一整套的配套體系,為此我們開了十八子飯店,把陽江飲食文化融入進來,畢竟“民以食為天”,結合飲食文化,前來的游客可以進一步提升對陽江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很多地方,旅游營銷似乎只是購物和銷售,但如果真正和飲食文化、風土人情融為一體的話,這種營銷就變成一種核心營銷。人們參觀我們的工廠,我們沒有強制他們買刀,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目的,但他們自己就會產生購買的意愿。
Q:新一代消費者正在逐漸成長,他們使用刀具的方式也與以往有所不同,你們的產品如何迎合他們的需求?
A: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比較詳盡的調研。
比如,都市一族白領或者一些創業青年,可能從來不進廚房做飯,但他必須吃飯,那么我們就可以專門做一個“白領佳人”系列產品。他們可能不用很大的刀,我們就可以加工一些小型、輕薄的刀。
老一輩人還是比較傳統的,因為要滿足一家人的各種需要,他們往往會買一整套的套裝刀。而年輕一輩可能是單身,沒有組建家庭,那么他們對刀具就沒有那么多的要求,我們就組合類似“雙拼”或者“三拼”這樣的刀具,滿足這一塊市場需求。這也是營銷的一部分。
Q:你對十八子集團有怎樣的規劃藍圖?
:中國企業的夢想都是走向世界,走出國門。但如果沒有具體規劃,那都是白日夢。
首先,我們要保證原材料的品質與國際同步。國際市場產品的原材料都有專門的供應商,而十年前,中國產品都是被技術封鎖的。于是我們就積極地建鋼廠,努力提升產品品質,在原材料方面保證跟國際品質同步。
其次,我們運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包括文化營銷、禮品營銷、電子商務營銷等等。
最后,實現國際化。在廣交會上,我們一直跟國外客戶合作,以自主品牌為主,給對方優惠條件,努力讓我們的品牌走出去。現在,在加拿大、美國有華人聚集的地方,都有我們的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