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目焚睛
講究界面的新聞應用
從APP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界面新聞》對界面的要求頗為講究。無論是從主界面的設計還是新聞的排版來看,都當得“界面”二字。打開《界面新聞》,映入眼簾的是圖文一體的模塊式新聞推送。在整個界面的上方有一排分欄標簽,把新聞類型清晰地分為了“天下”、“中國”、“娛樂”、“體育”以及“時尚”等板塊。每一篇新聞的內容都是經過專欄編輯整理編寫,由《界面新聞》獨家推送,質量頗高。
除文字內容外,以圖片元素為主要視覺構成的設計,則是《界面新聞》的另一大亮點。和一般新聞APP的圖片選擇相對隨意且缺乏質量不同,《界面新聞》的圖片非常精致,幾乎達到了高端新聞和時尚雜志所要求的視覺效果。這可能是因為《界面新聞》舍得對圖片進行成本投入,但同時也一定與內容編輯團隊的理念和思路有關。就像《界面新聞》的視覺總監李響所說的:“服務于獨立思考的人群,是界面的方向,圖片作為視覺呈現的主要元素,當然也要達到這個標準。”
何為“獨立思考”?
記得剛下載這款APP的時候,筆者粗略的看了一眼下方的應用介紹,其中“只服務于獨立思考的人群”幾個大字最為吸睛。單從這幾個字上就可以看出,《界面新聞》和傳統新聞APP的不同之處,也讓筆者瞬間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獨立思考”。筆者認為,習慣“獨立思考”的人有幾大特質:質疑、整合分析能力以及自我判斷能力。而《界面新聞》的每一篇文章基本都帶有極強的觀點性和行業性,十分適合習慣于“獨立思考”的人閱讀。
由于我們處在中國這個高速發展的國家所產生的龐大變量之中,所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世界,理性和建設性的聲音依然稀缺,相信每遇重大情形,極端并且粗暴的指責,時常讓很多喜歡獨立思考的人因忌憚謾罵而選擇了沉默。筆者真心希望,能夠讓更多理性并且有思考能力的人發出聲音。而《界面新聞》將這樣的人聚集起來,讓討論能夠在理性與平等的框架中進行。筆者對目前互聯網中的一些類似于“造謠”和“搬運工”行為很是厭惡,就像人們購買產品和使用服務的同時也塑造了人們所期待的世界一樣。互聯網的互通與彼此的尊重;快速的發展與理智的建議;自由開放與秩序隱私—也許體會并處理好這幾個辯證關系,才是《界面新聞》未來發展的核心觀念。
小編觀點
單從《界面新聞》這款APP的架構上看,并沒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但是在內容質量方面,《界面新聞》堪稱同行業中的佼佼者。不過,小編我唯一想要吐槽的就是其中的廣告推廣方式—分布嵌入在新聞推送之中,又沒有清晰的廣告標識,使用時很容易誤點。希望開發商能盡快做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