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天 孫強
教師專業發展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教師自身的需求。只有引導教師走上專業的自覺方能實現教師真正的發展。教師的專業自覺首先需要的是教師精神成長,因為教師職業特殊性要求教師自己要有較高的思想境界,教師職業本身就有一個潛在的意識:做了這行,只能生活地普普通通,不可能有像商人那樣有優越的物質生活,不能追求過多的物質生活享受。一心只想賺錢把教師工作當作第二職業,把第二職業當做求生飯碗的教師,哪能有心思去干工作,就更談不上去干什么事業,也就不會有自己的專業自覺,也談不上有什么價值判斷與精神成長。這些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了他自己“獨特見解“,而有這種獨特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教師也會把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帶到課堂中,或他們自己也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自覺地影響學生。小學生模仿力極強,這也會給小學生人生成長帶來誤導,造成小學生精神成長過程中的錯位。因此教師的精神成長在當今社會顯得十分重要。給當今的教師帶來積極正能量的精神成長,培養其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具有積極正能量的效應,從而也會給我們培養社會主義新公民有巨大推動作用,它有利于我們培養小公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青少年精神健康成長。
一、需要有寬松和諧的環境
“教師的專業成長能否進入正軌,實現突破,前提是教師自身的人文修養、人生態度和對職業的深刻理解。[1]”可以通過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與氛圍來促進教師精神健康成長,培養其具有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生觀,從而來喚醒與激發教師專業自覺的意識及其職業道德使命感。外界的壓力促其覺得自己專業水平欠缺或能力不足,就會產生內在的我要學習、我要發展的驅動力。教師就會積極主動地要求學習,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與活動,就會千方百計地抽出時間,集中精力十分專注地去追求自己專業的發展,從而使得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得到好的效果,證明自己專業水平與能力較高,贏得領導的認可,同行的贊賞,自己的個人價值也得到了彰顯。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環境與氛圍來喚醒教師專業自覺的意識?具體來說應該建立健全教師專業自覺制度與機制,以板樣示范、活動開展、督查落實、獎懲到位等手段去營造環境與氛圍,讓學校教師群體中教書與研究的標兵、模范得到大家尊重與贊賞,得到學校領導與社會的認可。以適當物質加精神的獎勵進行表彰(決不能讓國家、省、市先進的榮譽表彰失去其本身的價值與功能)。以此喚醒教師職業責任感與修養的回歸,讓職業責任感強、修養好、敬業者得到社會、教師群體的認可、尊重、贊揚。這樣學校才能營造教師專業自覺的環境與氛圍。
二、需要行政力量的支持
教師專業自覺的形成,也需要學校或縣級教育業務主管部門的規劃與提供教師專業自覺路線圖。規劃好適合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或教師自己設計好的規劃交給學校、縣教育主管部門,再修改完善,形成適合每一位教師專業自覺的路線圖。學校或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教師各人的規劃,梳理整合形成教師專業自覺培養路徑方案。學校或縣教育主管部門按方案分批分層去組織實施。設計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菜單,讓教師自主選擇去參與活動。活動時要有要求,使每位教師能帶著任務認真地參與到活動之中,事先能做好準備。活動中能專心地在聽、思、交流、合作中豐富其經歷、體驗。活動后有反思,有總結,及時寫出自己的體會,促其知難而進,學習相關理論,彌補自己的不足。學校或縣教育主管部門要定期檢查,實地參與活動,通過活動現場的聽、看、體驗,或查閱有關資料、聽取匯報等形式,了解教師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活動中的體驗感悟如何,給予點評、獎懲,促使學校、教師能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工作,并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使教師在專業自覺實踐中享受專業發展,得到精神成長,從而喚醒專業的發展的內驅力,達到其教師專業的自覺境界。
三、需要校長的積極引領
教師專業自覺需要有校長的引導。一個好校長可以帶出一個好學校,一個好學校可以培養出一群好教師。一位具有現代教育管理理論水平與豐富實踐經驗的校長,他應當具有強烈的民主意識,運用現代教育管理理論與本校實際相結合來管理學校,他能構建現代學校管理制度與生態民主氛圍。校長作為學校的最高行政首長和精神領袖,其職責包括:系統地規劃學校發展,特別是學校辦學目標及實現目標的主要途徑;形成并完善學習型組織,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教師的生命質量。校長應把學校建設成為充滿公平與正義的地方,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場所,是理想社會的雛形,因而應該有完善的規章制度,良好的人際關系,有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有與教師所付出的努力相適應的福利待遇。一所好學校能彰顯出校長領導智慧與人格魅力,校長能喚醒每位教職工心靈深處巨大的潛能,喚醒他們對于成就感的需求,帶給他們更豐富、更真實和更強烈的成功的體驗,鼓勵他們自由充分地發展,并將這所有個體的能量凝聚成一股足以推動學校不斷進步的力量。[2]
這些方法歸根到底都是要喚醒教師專業自覺意識,把隱藏于教師內部的自我發展潛質激發出來,讓教師在實踐與發展中感受到專業自覺的重要性、緊迫感與使命感,在實踐中體驗到專業自覺的快樂與幸福,增進教師的精神成長。從教學實踐中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實踐應該怎么做才科學合理,尋找出規律來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使教師專業自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姚虎雄.回到常識:再談“素養為重”[J].人民教育.2014(14).
[2]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湖南:岳麓書社.2007:99-100.
(李自天,沭陽縣教育局;孫強,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223600)
責任編輯:趙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