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要 裂果現象直接影響桃果實的外觀品質和內在品質,進而影響果實的商品性。該試驗從長果枝留果量和幼果期至果實膨大期灌水間隔天數2個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結合不同處理果實的單果重,采用長果枝留果量為5~7個,與不疏果處理相比果實的裂果率明顯下降;在幼果至果實膨大期,間隔8~11 d灌水1次,可顯著降低裂果率,并有利于商品果生產。
關鍵詞 油桃;疏果;灌水;裂果
中圖分類號 S6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19-037-02
植物學分類中,桃樹屬于薔薇科桃李屬植物。桃樹為落葉小喬木,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果樹,也是一種名貴的花木。在我國桃果被視為吉祥的象征,有“仙桃”“壽桃”的文化內涵。部分桃樹的果實不僅可鮮食,還可以用于加工。加工產品有桃果汁、桃果醬、桃果珍、桃果凍以及糕點等。桃又分為普通水密桃和油桃等。油桃屬于普通桃的一個變種,又稱光桃、李光桃。其果面光潔無毛,外觀誘人,色澤艷麗,果實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特殊風味,耐貯運,貨架期長,為果中佳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油桃作為一種新興水果,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是生產中裂果的問題成為油桃高效生產的瓶頸。然而,目前關于油桃裂果的系統研究報道較少。為明確油桃裂果的原因,該試驗重點研究了幼果期留果量、果實膨大期灌水間隔天數2種栽培措施對油桃裂果的影響,逐步獲得減輕油桃裂果的相應技術措施,為油桃的豐產優質高效栽培提供技術支撐,為探明油桃裂果機制提供重要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該試驗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浮梁縣三龍鎮桃樹種植園進行。選用6年生,樹勢中庸偏上,管理水平一致,生長結果盛期的桃樹為試材。
1.2 試驗方法 在供試園區內,隨機選取9株油桃(中油4號,下同),在幼果期進行長枝疏果,設置3個處理,分別為留3個果、5個果、7個果,不疏果為對照,3次重復,單株小區,隨機區組試驗。同時,隨機選另外9株油桃,在幼果期至果實膨大期,設置3個處理,分別為間隔5、8、11 d灌水,不灌水為對照,共3次重復,單株小區,隨機區組試驗。
1.3 裂果率的統計 在果實成熟前6 d(果實膨大末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結果主枝調查總果數、裂果數,計算裂果率(裂果率=裂果數/調查總果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長果枝不同留果量對油桃裂果的影響 長果枝不同留果數的裂果情況見表1。由表1可知,留3個果的裂果率與留5、7個果和不疏果之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其中不疏果處理的裂果率為最低,達10.53%;留3個果的處理裂果率為最高,達24.18%。留果量增多,有減輕裂果的趨勢,留果量減少,裂果率升高(留果量與裂果率呈負相關);留果量增多,果實單果重依次下降,留果量減少,單果重升高(留果量與單果重也呈負相關)。
從樹體營養分配的角度分析,樹體果實個數減少,就相當于主枝的營養庫被少數的果實吸收,使果實細胞快速膨脹,最終因超過果皮膨脹的速度而裂果。不疏果處理的裂果率最低,是由于果實吸收的養分均衡,細胞膨脹度小且結構比較緊湊,引起果實單果重下降,商品性低,經濟效益下降。
為了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綜合上述裂果率及果實單果重的試驗數據,建議在生產中采用長果枝留果量為5~7個果,以降低裂果率,并兼顧產量,達到優質高效生產的目的。通過疏果減少養分消耗,使果實分布均勻,數量適中,保持合理的葉果比,可改善果品質量,增強其抗性,以減輕裂果[1]。
2.2 長果枝不同灌水間隔天數對油桃裂果的影響 不同間隔天數灌水與裂果率的關系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間隔8 d與間隔11 d灌水的裂果率差異未達顯著性水平,其他處理間的差異達顯著性水平。其中,間隔5 d灌水1次裂果率為最低,達7.30%;不灌水處理裂果率為最高,達26.60%。灌水
間隔期加長,有提高裂果的趨勢,即灌水間隔期加長,裂果率上升,灌水間隔期與裂果率呈正相關。果實單果重的數據表明,灌水間隔期的加長,對果實單果重的差異沒有產生顯著的影響。
從桃樹結果期需水量的狀況分析,灌水間隔期短,土壤水分變化緩和,能平緩地滿足果實對水分的需求,使果肉和果皮生長速度趨于一致,可明顯減少裂果發生。而旱后灌水,使土壤水分變化劇烈,果實生長速度由慢轉變為急劇加快,果肉體積增長速度超過果皮擴大速度,從而導致裂果[2],為此油桃果實膨大期灌水期間隔10 d以上,不利于果實的正常發育。
為了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綜合上述裂果率及果實單果重的試驗數據,以及灌水的成本需求,建議在生產中本著少量、均衡、多次和適當控制的原則,在幼果至果實膨大期,以8~11 d灌水1次為宜,使土壤持水量58%~62%為宜。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結合不同處理果實的單果重,采用長果枝留果量為5~7個,與不疏果處理相比果實的裂果率明顯下降;在幼果至果實膨大期,間隔8~11 d灌水1次,可顯著降低裂果率,并有利于商品果生產。
3.2 討論
(1)油桃果實裂果常常受幼果期疏果、灌水間隔天數、品種類型、栽植密度、樹盤覆蓋、果實套袋等方面的影響。該試驗只是研究了疏果和灌水間隔天數這2種栽培措施對油桃裂果的影響。從實踐經驗看,要減輕油桃的裂果,達高產優質的目的,應考慮立地條件的因素,因為不同立地條件下降雨不同,如南方地區夏季雨水多、雨量大油桃裂果嚴重,而北方地區夏季較干旱,裂果情況較南方輕些。為此,在引種時要充分考慮當地降雨情況。
(2)環境因子急劇變化是影響裂果的重要因子之一[3]。降雨量與裂果發生有很大關系。有研究表明,降雨量大時,空氣濕度相對較高,葉片蒸騰速率減少,轉移給果實的水分相對增加,同時,降雨時果皮可直接吸水,因而促進果實開裂;有研究者認為,果實在發育過程中,前期干旱少雨,近成熟時高溫多雨容易引起裂果,這是由于土壤含水量大幅度變化造成供給果實的水分急劇增加的緣故[4]。施肥量與裂果發生有一定關系。如果土壤缺少某種營養元素,就會造成樹體生長不良,果實發育差,導致果實在成熟前后開裂。同時,前期干旱,果實膨大期大水漫灌,溫濕度忽高忽低,天氣時晴時陰,都與裂果的發生有很大關系。7月份以后控制肥水,雨季注意排水,秋末施足優質農家肥,為減輕裂果奠定基礎[5]。
(3)
栽植密度和套袋對油桃裂果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密度過大,通風透光不良,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也可加重裂果的發生。研究表明,適宜的栽植密度可使樹勢保持中庸,保證營養供應均衡,改善果實品質,有利于降低油桃裂果。栽植密度不當造成樹勢過強或過弱,樹體營養失調,造成裂果嚴重[6]。另外,這可能是套袋后果實所處的微環境(溫、濕度)相對穩定,延緩了表皮細胞、角質層和細胞壁纖維的老化,果皮有了較大的韌性,同時套袋使果實水分交換率降低,從而降低了果皮的表面張力,因此果皮不易開裂。套袋兼有防病防蟲的作用,可以保護果皮,改善果實的外觀品質,增加果實光潔度,減少果實纖維和紫色素,也是生產無公害果品的重要途徑[7]。
參考文獻
[1] 潘佑找,杜小玲,朱伶俐.南方地區果樹裂果原因及防治[J].河北果樹, 2005(2):52-53.
[2] 邊衛東,李興明,朱慶須,等.“25-10”甜油桃裂果規律初探[J].河北果樹,1997(2):12-13.
[3] 杜平,馬瑞娟,俞明亮,等.油桃裂果機制及防治措施[J].南京農專學報,2003(1):24-27.
[4] 于澤源.果樹裂果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00(3):28-30.
[5] ZIELINKI Q B.Resistance of sweet cherry varieties to fruit cracking in relation to fruit and pit size fruit colour[J].Proc Amer Soc Hort Sci,1964,84:98-102.
[6] 韓明玉.目前油桃生產中尚待解決的問題[J].西北園藝,1995(10):17-22.
[7] 王亞林,邊媛,王劉杰,等.套袋可防治油桃裂果和青斑[J].中國果樹,19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