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吾菊丹?阿力甫 楊建華 曹苑 譙明 胡君萍
摘要 [目的]建立鹽生肉蓯蓉藥材中2種水溶性成分尿囊素和半乳糖醇的薄層色譜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硅膠G薄層板,分別對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氯仿∶異丙醇∶乙酸等6種不同的展開劑及25%對二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10%香草醛濃硫酸4種不同的顯色劑進行考察,確定鹽生肉蓯蓉提取物中尿囊素、半乳糖醇的最佳薄層分析條件,并對不同產地鹽生肉蓯蓉中的2種成分進行鑒定。[結果]尿囊素的展開劑為乙酸乙酯∶丙酮∶甲酸(8∶1∶3),顯色劑為25%對二氨基苯甲醛溶液;半乳糖醇的展開劑為乙酸乙酯∶異丙醇∶水∶甲酸(3∶4∶2∶1),顯色劑為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同產地鹽生肉蓯蓉中均含有尿囊素和半乳糖醇。[結論]該方法快速簡便、專屬性強、重現性好,可快速鑒別肉蓯蓉藥材,是全面控制和評價鹽生肉蓯蓉藥材質量的重要補充。
關鍵詞 鹽生肉蓯蓉;尿囊素;半乳糖醇;薄層層析
中圖分類號 S567.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19-055-03
肉蓯蓉屬(Cistanche Hoffmg. et Link)為列當科(Orobanchaceae)多年生草本,是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為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特有的沙生瀕危藥材,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1],具有增強免疫功能、補腎壯陽、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等功效[2]。肉蓯蓉作為一味傳統名貴中藥材,國內外學者對肉蓯蓉苯乙醇苷類成分進行了廣泛的化學成分、藥理活性的研究,對肉蓯蓉中其他水溶性成分少見報道,降低了肉蓯蓉藥材的利用率[3]。研究顯示,肉蓯蓉中還含有多糖、生物堿、糖醇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水溶性成分D-甘露醇具有免疫調節作用[4];半乳糖醇是其潤腸通便作用的藥效成分[5];尿囊素是肉蓯蓉藥材中水溶性很高的酰脲類化合物,具有促進皮膚細胞生長、清理壞死組織、刺激新的健康組織生長等生理活性[6]。堵年生等采用酵母雙雜交技術考察了尿囊素對高密度脂蛋白HDL中主要成分載脂蛋白apo-AI與其受體B族I型清道夫受體BSR-BI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現尿囊素可增強apo-AI與SR-BI間的相互作用,提示其具有一定的降脂活性[7]??梢?,建立肉蓯蓉藥材中水溶性成分定性定量方法對控制藥材質量和闡明藥效活性非常重要。
上述化學成分由于缺乏生色基團且極性較大,提取純化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困難。薄層色譜法具有操作簡便、設備簡單、展開速率快、混合物易分離、分辨力高的優點,是中藥材質量控制不可或缺的分離技術。王松芝等考察了肉蓯蓉中甜菜堿的TLC鑒別方法[8],筆者在此擬建立鹽生肉蓯蓉中半乳糖醇和尿囊素的TLC分析方法,以期進一步完善肉蓯蓉藥材質量控制和評價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對象。鹽生肉蓯蓉藥材4批,于2013年5月分別采自新疆沙漠地區(20130501)、阿爾泰山(20130502)、準葛爾盆地(20130503)及鹽堿地(20130504),經新疆醫科大學楊建華教授鑒定為列當科肉蓯蓉屬植物鹽生肉蓯蓉Cistanche salsa。
1.1.2 主要儀器。AB135-S電子分析天平(美國Mettler Toledo公司);Linomat 5卡瑪半自動點樣儀(瑞士卡瑪公司);硅膠G薄層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D-101大孔吸附樹脂(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批號20140702)。
1.1.3 主要試劑。25%對二氨基苯甲醛溶液,即稱取對二甲氨基苯甲醛7.5 g,加入95%乙醇10 ml、濃鹽酸20 ml,溶解后置于棕色瓶中;尿囊素對照品(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HJ0618HB13);半乳糖醇對照品(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方法
1.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1.2.1.1 尿囊素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對照品尿囊素0.040 g置于10 ml量瓶中,加蒸餾水溶解、定容,搖勻,得對照品貯備溶液4.0 mg/ml。
1.2.1.2 半乳糖醇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對照品半乳糖醇0.040 g置于10 ml量瓶中,加蒸餾水溶解、定容,搖勻,得對照品貯備溶液4.0 mg/ml。
1.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分別稱取不同產地(20130501~20130504)鹽生肉蓯蓉藥材干燥粉末100 g,加入70%乙醇100 ml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得乙醇浸膏,以適量水混懸,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后,獲得水提取物12 g,分別取水提取物0.3 g用50%甲醇溶解得供試品溶液Ⅰ~Ⅳ。取正丁醇萃取物10 g經D-101大孔吸附樹脂柱層析,用水洗脫,將水洗脫部分減壓濃縮得提取物8 g,取0.3 g用50%甲醇溶解得供試品溶液Ⅴ。
1.2.3 尿囊素的薄層鑒別。
1.2.3.1 展開劑的選擇。吸取尿囊素對照品、供試液Ⅰ、供試液Ⅴ各6 μl ,分別點在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并分別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8∶1∶3)、乙酸乙酯∶丙酮∶乙酸(8∶1∶3)、乙酸乙酯∶甲醇∶甲酸(8∶1∶1)展開,取出,晾干,噴25%對二氨基苯甲醛溶液,置110 ℃加熱5 min至斑點清晰。結果顯示(圖1),乙酸乙酯∶丙酮∶甲酸(8∶1∶3)為展開劑時斑點清晰,無拖尾現象,淡藍色背景顯黃色斑點,Rf值為0.72。
1.2.3.2 顯色劑的選擇。分別吸取尿囊素對照品、供試液Ⅰ、供試液Ⅴ各6 μl,點在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8∶1∶3)為展開系統展開,取出,晾干,分別噴25%對二氨基苯甲醛溶液、10%硫酸乙醇溶液、10%香草醛濃硫酸溶液,置110 ℃加熱5 min至斑點清晰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圖2),25%對二氨基苯甲醛溶液對尿囊素顯色效果最好。
1.2.4 半乳糖醇的薄層鑒別。
1.2.4.1 展開劑的選擇。分別吸取半乳糖醇對照品、供試液Ⅰ、供試液Ⅴ各6 μl,點在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分別以乙酸乙酯∶異丙醇∶水∶甲酸(3∶4∶2∶1)、氯仿∶正丁醇∶甲醇∶甲酸(6∶1∶6∶3)、氯仿∶異丙醇∶乙酸(3∶1∶1)為展開系統展開,取出,晾干后噴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置110 ℃加熱5 min至斑點清晰,結果顯示(圖3),乙酸乙酯∶異丙醇∶水∶甲酸(3∶4∶2∶1)為展開劑時斑點清晰,無拖尾現象,黃色背景顯白色斑點,Rf值為0.65。
1.2.4.2 顯色劑的選擇。分別吸取半乳糖醇對照品、供試液Ⅰ、供試液Ⅴ各6 μl,點在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異丙醇∶水∶甲酸(3∶4∶2∶1)為展開系統展開,取出,晾干,分別噴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10%硫酸乙醇溶液、10%香草醛濃硫酸溶液置110 ℃加熱5 min至斑點清晰,結果顯示(圖4),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為顯色劑效果最佳。
注:A為乙酸乙酯∶異丙醇∶水∶甲酸(3∶4∶2∶1);B為氯仿∶正丁醇∶甲醇∶甲酸(6∶1∶6∶3);C為氯仿∶異丙醇∶乙酸(3∶1∶1)。1為半乳糖醇對照品;2為供試液Ⅰ;3為供試液Ⅴ。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產地肉蓯蓉藥材中尿囊素的鑒別 分別吸取尿囊素對照品、供試液Ⅰ~Ⅳ各6 μl,點在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8∶1∶3)為展開系統展開,取出,晾干,噴25%對二氨基苯甲醛溶液,置110 ℃加熱5 min至斑點清晰,結果顯示(圖5),4批鹽生肉蓯蓉藥材中均含有尿囊素,由斑點大小和顏色深淺可知不同產地采集的藥材尿囊素含量存在差異。
2.2 不同產地肉蓯蓉藥材中半乳糖醇的鑒別 分別吸取半乳糖醇對照品、供試液Ⅰ~Ⅳ各6 μl,點在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乙酸乙酯∶異丙醇∶水∶甲酸(3∶4∶2∶1)為展開系統展開,取出,晾干后噴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置110 ℃加熱5 min至斑點清晰,結果顯示(圖6),4批鹽生肉蓯蓉藥材中均含有半乳糖醇,由斑點大小可知不同產地采集的藥材半乳糖醇含量存在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中藥往往含多類、多種成分,其治療是一個整體協同的過程,中藥質量不能僅從一個或幾個物質成分進行說明, 需要在整體性上進行闡述,多指標評價中藥藥材質量是建立我國現代中藥質量標準體系的核心[9]。目前以苯乙醇苷類成分評價肉蓯蓉藥材的壯陽、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增強記憶力等療效,而肉蓯蓉降血脂、通便等作用的物質基礎與尿囊素、甜菜堿、半乳糖醇等水溶性物質有關,因此上述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對完善肉蓯蓉藥材質量標準體系意義重大。
由于半乳糖醇沒有紫外吸收,多采用HPLC-ELSD(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10],尿囊素紫外光譜為末端吸收(224 nm),可采用HPLC-UV法檢測[11]。這些方法對樣品前處理要求高、測定時間長、經濟成本高。薄層色譜法操作方便、設備簡單、展開速率快,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好的結果,且可以同時測定大批樣品[12]。
文獻報道半乳糖醇的薄層鑒別方法以丁醇∶丙酮∶水或異丙醇∶丙酮∶0.1 mol/L乳酸[13]為展開系統,以0.1%高碘酸鈉、聯苯胺溶液[14]為顯色劑。尿囊素以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酸為展開系統,以20%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為顯
色劑[15]。該試驗優化了半乳糖醇和尿囊素的展開劑和顯色劑,并對不同產地鹽生肉蓯蓉藥材中的2種成分進行了薄層鑒別,方法簡單快速、操作方便,所選顯色方法針對性強,斑點清晰。
尿囊素是鑒別鹽生肉蓯蓉和管花肉蓯蓉的主要化學成分[16],該方法可以短時間快速鑒別不同品種的肉蓯蓉藥材,為肉蓯蓉藥材不同品種鑒別提供技術參數,因此該方法是全面控制和評價肉蓯蓉藥材質量的重要補充。
參考文獻
[1] 雷麗,宋志宏,屠鵬飛.肉蓯蓉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3,34(5):473-476.
[2] 宋志宏,雷麗,屠鵬飛.肉蓯蓉屬植物的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3,34(9):16-18.
[3] 賈曉光,倪慧,張娟,等.管花肉蓯蓉研究及產業發展現狀[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2,35(7):878-880.
[4] 王彥,張耀春,王立為.肉蓯蓉化學成分及改善智力抗衰老研究[J].中國藥物應用與檢測,2004(2):8-11.
[5] 張百舜,陳雙厚,趙學文,等.肉蓯蓉提取物半乳糖醇通便作用的量效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10(12):28-29.
[6] 高永紅,陶建偉,丁蕙.尿囊素的提純[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04,4(1):35-38.
[7] 堵年生,楊建華,熱娜·卡斯木.從肉蓯蓉中制備尿囊素和尿囊素提取物以及它們的應用:中國,200510072549.2[P].2006-11-15.
[8] 王松芝,阿力同其米克,楊建華,等.鹽生肉蓯蓉的質量控制研究[J].時珍國醫藥,2011,22(11):2769-2770.
[9] 羅國安,王義明,曹進,等.建立我國現代中藥質量標準體系的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藥現代化,2002,4(4):5-11.
[10] 趙奎君,梁麗娟,畢丹,等.HPLC-ELSD測定肉蓯蓉及管花肉蓯蓉中半乳糖醇含量[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8):52-55.
[11] 楊建華,胡君萍,熱娜·卡斯木,等.HPLC測定肉蓯蓉中的尿囊素[J].華西藥學雜志,2009,24(2):175-176.
[12] 凌育趙.淮山粉尿囊素的TLC-UV分析檢測及提取條件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6(3):74-77.
[13] 楊群英,傅強,張愛紛,等.扶芳藤風濕片中衛矛醇的薄層掃描分析法[J].中成藥,1996,18(3):13-14.
[14] 黃耀峰,陳森洲,黃林,等.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衛茅醇的提取方法及鑒別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1):183-184.
[15] 張留記,屠萬倩,都恒青,等.薄層掃描法測定懷山藥降糖腸胃舒散中尿囊素的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8):566-567.
[16] 胡君萍,楊建華,熱娜·卡斯木,等.尿囊素在肉蓯蓉屬植物分類中的應用[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9,21(6):99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