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劉群錄


摘要 分析了目前植草停車場的施工方法與存在問題,結合上海市植草停車場的建設現狀,建議要提高混凝土支撐面的透水性,植草停車場與硬化路面相結合,并配建藤蔓植物棚架,栽植綠籬,以此改進植草停車場的施工工藝。
關鍵詞 植草地坪;生態停車場;施工方法;降噪
中圖分類號 S731.2;TU2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19-155-02
隨著汽車在中國的普及,停車難已經成為市民和城市管理者共同面臨的難題。根據國際通行的標準,城市汽車保有量與停車位的最低比例為1.0∶1.3。而中國的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遠未達到這一標準。以上海為例,據中國智能交通網2014年12月12日的報道,截至2014年9月,上海汽車保有量為259.4萬輛,當年上海中心城區停車位缺口約為32%。今后新建、擴建和改建停車場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在停車場建設過程中,喬灌草結合的生態停車位可以促進雨水下滲,減少城市內澇,降溫增濕,凈化空氣,減輕汽車尾氣影響,改善小氣候環境質量[1]。但是已經建成的停車場植草地坪,草不易成活,沒有充分發揮其生態功能。筆者調查了停車場植草地坪的施工現場,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植草停車場施工方法的建議。
1 當前植草地坪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汽車的輪壓約為100 t/m2,在一般草地上停車會出現地坪下沉和汽車進出碾壓草坪的問題[2]。目前解決這一問題
的辦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鋪植草磚或植草格停車場[3]。植草磚停車場是利用植草磚磚洞和磚縫作為長草的空間,施工成本低,拼接圖案和顏色較豐富;但是綠化效果不是很理想,適用于雨水比較多的地區。植草磚一般有井字磚、八字磚、十字磚、圓心六角磚,以及根據市場需求產生的各種花樣的植草磚,例如梅花植草磚、八孔植草磚等。從材質上分,植草磚有水泥磚、非黏土磚、透水透氣環保磚。植草格停車場具有耐高溫、耐酸堿腐蝕、耐磨、抗壓等特點,最高承壓可達200 t/m2 [4]。
在實際施工中,為了提高停車位的地面承載力,一般將車位支撐面用混凝土水泥砂漿平鋪(圖1a),支撐面厚度為20~30 cm厚的C15混凝土(圖1d),再墊黃沙(圖1b),黃沙上鋪植草磚或植草格(圖1c),最后種草種。
由此可見,植草地面停車場支撐面基本是不透水的,勢必影響草種后期的生長。一旦植草地面停車場變為泥水滿灌的狀態,養護意義不大,只能等待重建停車場。建成后半年出現部分草死亡的現象,建成后有超過一半的草死亡(圖2)。
2 植草地坪施工工藝的改進
我國已經提出利用建筑物、停車場、廣場、道路等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削減雨水徑流,提高城鎮內澇防治能力。植草停車場支持面在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下,選用透水混凝土作為支撐面,同時在透水層鋪設排水管(圖3)。這樣可以促進雨水下滲,避免雨季時停車位積水。
老小區停車位比較緊張,拓路改造植草地面停車場的項目比較多,為了提高草種成活率,建議植草停車位與藤蔓植物棚架相互配建,形成立體生態停車位[5-9]。棚架的選擇不局限于不銹鋼材質,江浙地區盛產毛竹,可以用毛竹做棚架
骨干,既經濟節約,又可以資源循環再利用。上海的生態停
車場建設走在國內前列,在世博會期間就把生態停車場作為重點推行的節地措施在全市推廣,主要有樹陣式、喬灌式、棚架式。上海綠化部門還將生態停車場納入上海市建設優質工程“白玉蘭杯”評比考核范疇。目前《上海市綠蔭停車場建設指導手冊》已經編制完成,從建設原則、設計、施工、養護等方面提出生態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要求,并推薦了適宜生長的植物、透水鋪裝材料,但目前社區管理層面并沒有大面積推廣生態停車場的理念和項目,建議今后還要形成地方法律法規,進一步推廣城市中生態停車場的建設。居住區不同于空曠場地,特別在老小區,居民對采光的要求較高,小區綠化帶中見縫插針地安裝了許多晾衣架,因此老小區不適宜栽植較多的大喬木。目前上海居住區已建成的棚架式停車場項目有上海閔行朗潤園小區停車場,該停車場以停放小型車輛為主,棚架采用仿木結構,頂部覆蓋鐵絲網便于紫藤攀爬,地面采用嵌草鋪裝,不僅遮陰,又具有很高的園林景觀。
圖4為浦東某單位棚架式生態停車場,棚架材料為鋼結構,兩側棚頂懸挑結構并有曲線弧度,造型優美,頂棚覆蓋植物為長春藤,成陰期需要1年多,停車場地面為嵌草磚路面,整體效果整潔大方,夏季高溫日遮陰效果較好,該停車場可以提供100多個停車位。
3 修訂規范的建議
目前上海市施行的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G/TJ08-701-2008)第12章廣場和路面規范未對植草停車場支撐面透水性做具體要求。建議規范中增設植草停車場支撐面,選用強度達標的透水混凝土或工業鋼渣再循環透水、環保混凝土。
《上海市綠化條例》中第13條規定居民區綠化應當合理布局,選用適宜的植物種類,綜合考慮居住環境與采光、通風、安全等要求。條例中未有對植草停車場綠化面積折算的說明。如在居住區中將原綠化面積改建為植草停車場,綠化部門表示植草磚不算做綠化。綠化改造方案須公示征詢意見,獲2/3以上小區業主同意,并報管理部門審批同意才能實施。目前上海僅出臺了《本市新建屋頂綠化折算抵算配套綠地實施意見(試行)》滬綠容(2014)74號文件,建議增加植草生態停車場綠化面積折算辦法。
《聯鎖型路面磚路面施工及驗收規程CJJ79-98》中規定一般停車場可按街道考慮,平均抗壓強度不低于35 MPa,單塊抗壓強度不低于30 MPa。停車場橫截面排水坡度為0.5%~1.0%,停車場應有排水設施。老小區道路較窄,綠化帶里地下管線情況非常復雜,在修建植草磚停車場時,經常會距地下路燈管線、視頻監控管線、電力管線、自來水管路、煤氣管路,還有綠化帶里的晾衣架很近。建議植草路面停車場距離地下市政管線、路燈管線、視頻監控管線等有一個具體的設計要求。
居住區植草停車場距離居民窗戶的最低值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10]。根據施工經驗,建議停車到居民樓的水平距離至少5 m。特別在老小區,道路比較窄,人口密度大,道路兩邊擠滿了汽車,單一形式的植草路面停車場很難消減汽車
尾氣的影響。建議植草路面停車場兩側和后面栽植珊瑚綠籬或紅葉石楠綠籬(圖5),采用組合形式,降低居民區汽車
噪音和尾氣的影響,又可以提高綠化率,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停車場與居民樓之間的距離,應主要考慮綠籬,消除部分噪音和減滯部分汽車尾氣。
4 總結
停車場植草地坪打破了城市硬化路面的格局,對提高城市綠化率,吸滯噪音,增加濕度,降低溫度,緩解小氣候“熱島效應”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積極功效,在總結實際項目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植草停車場的使用功能和綠化景觀效果。為了延長草種的存活期,宜選透水混凝土作為植草停車場的支撐面,形成雨水下滲的通道,減少草過澇爛根;從植草地面與藤蔓植物棚架結合方面,組建生態立體停車場,最大限度發揮植物生態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艷晶.綠色停車場[J].科技咨詢導報,2007(10):195.
[2] 湯艷,甘德欣,曾敏.生態停車場設計原理與方法[J].山西建筑,2010(10):20-21.
[3] 王艷梅,王濤.生態停車場面層材料系統初步探討[J].綠色科技,2013(3):96-98.
[4] 陳偉軍.植草磚停車場鋪面系統損壞原因分析及對策[J].福建建設科技,2008(4):48,55.
[5] 湯少紅,鄧斌,傅徽楠.發展與研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背景下的綠蔭停車場構建研究[J].上海市綠化市容雜志,2010(4):2.
[6]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上海市環境噪聲標準使用區劃(2011年修訂)[S].上海市環境保護局,2011.
[7]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8]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9] 顏悅晨,高川,遲雨蔚,等.寧波市既有小區停車位問題及對策研究[J].浙江建筑,2014(5):6-9.
[10] 崔瀟.城市居住小區私家車停放空間與環境景觀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