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桂鳳
【摘 要】
如何改變教師“一言堂”的現狀,把教師從45分鐘中解放出來,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在語文習題課中,我不斷嘗試,建立“小組合作”推廣應用。在新授課中的隨堂練、單元小結、階段性小測的習題講解等課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組 合作
新課程的改革轉眼進行了七八年的時間,對照新課標的要求,我們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從優化課堂結構,到轉變教師角色,目的為提高課堂效率。新授課上,改革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在習題課上,改革的步伐不盡如人意,明顯落后。迫于形勢,我不斷對自己的教學做出改革,經過多方查找資料,一步一步小心嘗試,我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上習題講解課。
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在傳統教學中,師生間單向交流中,教師壟斷了整個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被動的局面。學生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如何改變教師“一言堂”的現狀,把教師從45分鐘中解放出來,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在這方面我進行了一點探索,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收獲了一些經念,步驟如下。
我主要采取“教師批閱——組內討論——組間交流——重點講解——鞏固練習”的模式。小組分組采用異質分組,即每個小組由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乃至性格特點不同的學生組成小組,主要提供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不同的學習對象,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讓學生從更多樣的觀點結合學習經驗,達成學習目標。每個小組由5-6名學生組成,小組中心發言人由學生主動推選并經過教師適當調節后現場產生具有不確定性。該小組中心發言人產生方式的好處在于使小組發言不會成為一兩個人的“現場秀”,也一定程度上避免小組中性格內向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情境中處于絕對弱勢地位的現狀。
1.教師批閱
在習題課之前,教師先將作業或練習試卷等進行批閱,了解錯誤的重點題型、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并準備好相應的鞏固習題。
2.組內討論
課上,按照小組進行對照,先解決基礎的、簡單的錯題。對于意見不統一的題目,組內同學展開辯論,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此階段老師盡可能不要講題,但要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
3.組間交流
由學生主動推選的小組中心發言人提出本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其它小組的同學進行解答、辯論。期間教師傾聽學生的觀點,可適當提示。
4.重點講解
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難題或出錯集中的題型,教師做重點講解,進行糾錯、總結、提升和方法指導。
5.鞏固練習
結合出錯集中的題型,出示事先準備好的鞏固習題,學生練習、鞏固、提高。
該模式的核心是討論和練習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開展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效果。討論包括組內和組間討論,教師要盡量巡視,保證所有人都參與進來,避免出現無所事事的狀況。練習階段教師出示的習題要有針對性,這就要求課前認真批閱,掌握全體答題狀況,準備相應的習題。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但這樣可避免題海戰術,提供課堂效率。
初步的實踐證明,該模式可以讓學生切實參與學習過程,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對中等學生而言,促進作用最大。因為對于多數的問題,能通過辯論的環節得以解決,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可以及時發現知識漏洞,加以彌補。對于優等生而言,會不會因討論或幫助其它同學“浪費”過多的時間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呢?不會。因為優等生在給其他同學講題的同時,便整理了解題思路,能讓他人聽懂,自己就得更懂。對于后進生來講,更能有所收獲,因為在辯論階段后進生也要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不能只是機械地聽別人發言。如果只是老師講題,后進生也就只能成為聽天書了。綜上所述,該法在習題課中可以照顧到各層面的學生情況,同時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因而能提高習題課的學習效率。
以上模式適用于復習階段的習題講解課,在此基礎上,我又不斷嘗試,建立“同質型合作小組、異同混合型合作小組、自由組合型合作小組、隨機組合型合作小組”等,推廣應用于新授課中的隨堂練、單元小結、階段性小測的習題講解等課型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作業抄襲的現象少了,因為不是自己做的自己講不出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因為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有收獲;因為大部分問題學生自己都能解決,老師只講解比較突出的共性問題就行了。
在實踐中,這幾種小組合作形式各有其一定優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有利有弊。在實際操作時,應根據班內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容,在適當的時候選用適當建組方式,教師要交給學生合作技能、善于觀察學生合作的需要、巧妙引導,才能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初中語文新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2】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李海林.《語文教學科研十講》.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