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予
摘要:幼兒舞蹈教學是實現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孩童特殊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教學成為了幼兒較感興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種美學形式,舞蹈教育對幼兒的思想感情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作為一門綜合藝術教育,幼兒舞蹈教育對于陶冶幼兒情操,激發其潛能,開發其創造力和想象力,推動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培養幼兒舞蹈興趣、改革教學方法、鼓勵和激勵、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四個方面,對于幼兒舞蹈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幼兒;舞蹈;教學;注意;事項
舞蹈作為一種人體語言,它越來越多被更多人認識、認可。隨著人們日易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們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舞蹈教育作為反映人們思想感情及獨特藝術教育的一種,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樣使幼兒舞蹈課堂生動豐富、充滿趣味,達到我們素質教學的目標,科學正確的訓練方法,使孩子們充滿興趣的學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十分重要,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培養幼兒對舞蹈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兒童階段天性好動,他們能夠并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相反,他們很難做好對他們無吸引力的事情,怎樣才能培養幼兒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呢,《幼兒心理學》中指出幼兒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舞蹈教育應充分結合幼兒思維發展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突出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將教學內容“生動化”,來吸引他們。
首先我們可以選擇有趣味性的音樂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注意力”時一切認知活動的前提,但注意力缺失缺失幼兒常見的行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普遍抱怨孩子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以至于上課不認真聽講,交頭接耳,自顧自玩耍,或者對于教師的講解內容不認真關注就急于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課堂活動,教師就很被動。我們可以在課前為孩子準備有趣味性的音樂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音樂有著情緒表達、塑造形象、體現個性等作用,選擇趣味性強、旋律生動的音樂能啟迪孩子的想象,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陶冶他們的情操。這些音樂或生動簡單,節奏鮮明;或樂曲短小,簡單易懂;或個性強,有感染力;或能激發他們情緒的高尚音樂,都是幼兒舞蹈教學音樂選擇的注意點。另外,適當的音樂選擇還可以使孩子們在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地區、民族、年代的差異也造成了特色鮮明的民俗音樂和舞蹈。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提高舞蹈動作的趣味性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幼兒階段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影響了他們對動作的理解和接受水平,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結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和編排舞蹈動作,使美觀和趣味相統一。幼兒時期,孩子的骨骼較軟且易變形,收縮力差,彈力差,易產生疲勞感,相反,他們對事物充滿了好奇,一些生活氣息濃厚,形象性強的動作卻能較快地被他們接受,這些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動作的編排在動作表現幅度和難度指數上應當適當把握。
再次,教師可以運用合適的語言技巧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語言技巧使教師藝術水平的考量標志,也是教學質量的關鍵。“感人者,磨先乎情,莫使乎言”,舞蹈教學的特殊性使得課堂上師生溝通十分重要,教師在課堂上平淡、毫無情趣的語言直接阻礙了教師和幼兒的溝通暢通,合適的教學語言應該是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教學重點,生動活潑地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是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語言素質,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角色意識鮮明、生動親切、引導性強、富含知識性的語言,另外,教師的教態也是一種教學語言,教態自然而親切,生動活潑,會給孩子愉快的感覺,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教學語速,教師合適的語速應該是面向全體的同時,注意個體差異。過快或過慢的語速會導致孩子的理解力跟不上或者使學生不知所云,所以教師在面向全體同學時,教師的語速要適中,但是,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又需要教師對待不同的孩子,如理解力較差的孩子語速放緩,顯得更有耐心。
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趣味性
科學系統的幼兒舞蹈教學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舞蹈訓練中既有對頭、肩、咬、跨、膝、踝等關節的靈活訓練,又有對腳等位置的單一訓練,受限于幼兒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他們無法很好的理解基本功訓練,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重復鞏固練習舞蹈動作練習,在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至關重要,教師的領導方式直接影響到師生關系的建立,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孩子的學習熱情,教師不能由于怕麻煩而放任對孩子基本功的練習,也不能由于嚴苛要求孩子規范動作訓練而忽視引導對其學習興趣的培養,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教師制定教學的情感基調,增加教學中的趣味性,增加語言幽默感,在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適當的鼓勵與表揚
對教育要有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離情感層面。離開情感層面,教育就不可能鑄造個人的精神、個人的經驗世界,不能發揮大腦的完整功能,不能保持道德的追求,也不能反映人類的人文文化世界。只有情感才能充當人的內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創造、實現價值理性的根據。【3】情感教育是舞蹈教育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情感鼓勵可以幫孩子樹立自信心,情感鼓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激發孩子的學習意識,這是一種種肯定的教學行為,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獨特的,他們有有著獨特的創造力和特長,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幫他們樹立信心,幫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并給予他們機會展示,將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興趣統一起來放到教學中去,為他們創造學習和自我展示的空間,針對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我們更要有耐心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多運用語言鼓勵,在舞蹈訓練上多給予傾注更多的時間和關心,對他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肯定,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最棒的。
四、注重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他本身的特殊性給了觀眾和舞者發展和想象的空間,幼兒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創造能力,他們天生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喜歡去模仿,變善于幻想,舞蹈帶來的良好條件提供給了他們音樂、動作、節奏、文化集成的綜合藝術學習,幼兒經過一段舞蹈教育后,基本具備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這時候,教師應該適當地加以指導和訓練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讓他們自己聽著音樂編排舞蹈動作,給予他們盡情展示自己的空間,讓他們真切地獲得舞蹈學習的樂趣,這也是幼兒舞蹈教學的成果。
綜上所述,幼兒舞蹈教學應該因人施教,結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給予他們鼓勵和引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藝術感受力、表達力、創造力,給予他們關心,使我們的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達到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月梅,張弘.幼兒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宋小曼.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