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從原來的專門人才轉向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就如何在通才特色教育環境下,進行班級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思路,從而為提升學生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實現高校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啟示。
關鍵詞:通才特色教育;班級管理;制度;創新
山西工商學院實行的通才特色教育是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重視學生的人格和智力的獨立發展,特別強調準軍事化管理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就是要培養有較強的執行力高素質現代化應用型人才。因此,在通才特色教育環境下,探索班級管理制度建設中的好想法好做法,總結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的經驗,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學生終身幸福的教育理念,創新學生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學生監督員制度
所謂學生監督員制度,即輔導員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傾聽學生合理訴求,接受學生監督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意見收集反饋的重要機制,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通達制度。具體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班級學生意見的收集和反饋,二是輔導員和班委自身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在意見的收集和反饋上,舍長收集舍員意見,班長收集舍長意見,輔導員收集班長意見,主管領導收集輔導員意見。各級負責人都配有班級意見記錄本,意見或建議一律實名制。同時,主管領導或輔導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學生代表座談,深入宿舍調查走訪,或者通過網絡平臺在線交流,開展“認識你自己”分享沙龍,認真傾聽和解答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中的困惑。
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上,每個學生都具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都有對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提出質詢的權利,并對工作內容和程序進行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各班級成立民主評議小組,組員定期更替。不斷創新監督形式,可以采取“你說我聽”主題班會,民主生活會、述職評議、交流群公示等方式,使班級管理工作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監督、人人盡力的良好局面。
二、準軍事化管理制度
所謂準軍事化管理制度就是錘煉學生意志品質,形成令行禁止軍人作風,推進班級工作順利開展,使學生終身受益的制度。主要內容包括:一日生活制度、早操、集合、晚點名制度、軍事技能訓練制度、野外拉練制度、素質拓展訓練制度、城市生存訓練制度等。
在一日生活制度方面,從起床、早鍛煉、洗漱、開飯、上課,到午休、晚自習、晚點名、就寢熄燈,分別在形式和內容方面作出明確規定,讓學生有章可循,規范自身言行。學院依法治班,在一日生活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一系列班規班法。每班配有軍事委員主動配合輔導員和教官,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在早操、集合、晚點名等環節中,及時清點班級人數,在日常學術講座、文藝活動中,積極組織協調班級學生的到場情況,在上課和自習過程中,認真維護班級紀律,進一步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執行力。
在以班為單位進行的軍事技能訓練、野外拉練、素質拓展訓練和城市生存訓練等活動中,學院充分發揮了輔導員和教官的各自優勢,雙管齊下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了學生的思想和行動。強化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養成了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和敢于擔當、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
三、4321班委守則
所謂4321班委守則,即四種意識、三點原則、兩項工作、一個宗旨。
四種意識:大局意識、團結意識、擔當意識、安全意識。每個學生干部都應從班級整體利益出發,要有團結協作的能力,要有憂患意識,有責任感和榮譽感,要時刻樹立遵紀守法、自我保護、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點原則:思之有理、言之有序、行之有度。班委在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有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要善于厘清工作思路,總結工作經驗。要敢說、愛說、能說、會說,懂得交際溝通的基本法則,語言表達要有邏輯性和藝術性,工作要張弛有度,全心全力,善做善成。
兩項工作: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委要發揮示范和監督作用,做好輔導員的得力助手,促進優良學風、班風的形成。第二,日常事務管理工作。班委要自覺肩負班級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合理分工,明確權責,協同創新。
一個宗旨: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班委應當把班級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樹立集體意識,主動明確為大家服務的思想,班委不應該存在脫離學生群體的想法,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班級做實事,做好事,要自覺接受大家監督。
四、班級誠信檔案制度
所謂班級誠信制度,就是按照客觀、真實、有效的原則,將個人誠信情況,定期記錄在冊的考評制度。該制度的考核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早操缺勤次數、值周缺勤次數、作業抄襲次數、考試違紀次數??己藭r間以學期為單位,分四個月如實記錄。
通過這樣的制度創新,逐步建立起激勵守信,懲戒失信的長效機制,將學生個人的誠信記錄作為綜合測評,期末評先評優,填寫操行評語的重要依據,從而為實現通才特色教育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培養德才兼備的當代大學生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在通才特色教育環境下,將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有機統一起來,將班級管理的新思路和民辦高校學生工作的實際結合起來,加強助理和學生干部的培養,尊重學生的接受習慣和心理特點,堅持勤、嚴、細、實的工作作風,恰恰是多年來山西工商學院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力探索。學生監督員制度、準軍事化管理制度、4321班委守則和班級誠信檔案制度,為高校班級管理制度的創新提供了現實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共中央文件,中發[2004]16號.
[2]教育部關于印發《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的通知,教政法[2012]9號.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2015年1月.
[4]牛三平.有特色:創辦高水平民辦本科院校的靈魂——山西工商學院通才學院成立大會[R].2015-11.
[5]孫玉芹.高等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與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
[6]季誠鈞.試論大學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2(03).
[7]陳向明.對通識教育有關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3).
[8]張桂生.高校班級建設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08).
作者簡介:卜曉東(1986—),男,漢族,山西忻州,碩士研究生,山西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