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圓春
閱讀教學是中專語文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傳統的閱讀教學,往往是教師一講到底、學生一聽到底,也就是“滿堂灌”的教學形式。隨著新課標的深入發展,語文閱讀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對閱讀本身,它應該是一個無限延伸的思考過程,更加注重師生交流,共同發展。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與美妙,從而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提高中專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探討,為快速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一些建議。
一、貼近專業,激發中專生的閱讀興趣
目前中專生閱讀量小,除外在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在因素便是興趣,很多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閱讀教學計劃,做到師生心中有數,克服閱讀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根據學生實際開出選讀篇目,供學生選擇,篇目中要有與其專業對口的文章,學生熱點話題的文章,適當刪減與專業聯系不夠緊密的篇章。在閱讀教學中,要調控好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閱讀;教學中要目標明確,任務突出,一課一得,不搞大雜燴和多而全;課堂上要舍得花時間給學生自我閱讀,互相討論,甚至爭論;讓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如圈點勾畫,做讀書筆記等,并讓其慢慢延伸到課外;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白:閱讀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創造能力。馬克思說:“閱讀與寫作一樣重要,因此,讀者有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稱號也是必要的”。閱讀能力的高下,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的大小。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確閱讀的目的,只有具備了正確的動機才能具有良好的興趣,并激發積極的行為。
二、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
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教會學生“讀”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在閱讀過程中應該讀什么、應該怎樣讀,實際上,閱讀過程是一種自主思維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培養自身的情感駕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授學生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如:默讀、朗讀、精讀、泛讀等,其中,默讀是一種比較好的閱讀方式,它可以使學生在邊讀邊思考中得到情感的熏陶,甚至完全融入文本意境;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聯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經歷,引發學生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在自主探究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方式不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當學生遇到一些不能自主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點撥,尤其是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告訴他們應該從哪個角度進行思考。
三、鼓勵學生自主思考
中專語文閱讀教學與基拙教育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是有區別的,這個階段的閱讀教學應該更重視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應該以一種對話、交流的形式來進行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現學生自己的思考同時,由于中專學生的思維方式、文學素養等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異,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多樣化的因此,語文閱讀教學就應該遵循這個原則,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要鼓勵學生在閱讀相同的文本過程中有不同的理解,這種多元化對于提升學生個體的創造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同時,對文章內涵的深度挖掘程度也是由各個學生自身的理解情況決定的,教師應該允許這種情況的存在,并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堅定地支持閱讀多樣化的存在而要發揮閱讀教學的多元化特性,就要選取與其相適應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如“體驗式閱讀”,即在掌握全文主旨的基拙上,對文章的結構、特點、語言特點、文章立意等進行多角度、多重點地分析和思考,并且對重要的段落、句子進行詳細、深入的解讀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就是為了不同學生的能力特點和學習特點而設置的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積極鼓勵學生多發表自己的見解,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解讀文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四、鼓勵學生創造性閱讀,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
語文閱讀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管意愿,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有創意的閱讀,并利用閱讀期待、批判、反思等環節,拓寬學生思維,提高閱讀水平。對于學生創新精神的激發,一定要結合文本內容的基本特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鼓勵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不要簡單迷信教師和權威,一定要自主思考,對作品形成自己的分析和看法。文學作品的魅力在于它是每一個人的世界,不管是權威還是學者,都不可能對作品做出總結性的評論,每一個人都有發現知識的可能,每一個人都有挖掘真理的權利。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異想天開,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注入自己的思維和見解,大膽張揚自己的個性,對文學作品進行創造性的閱讀。由于學生的知識和經歷有限,他們對問題的看法還比較膚淺,甚至會出現錯誤的解讀,對于此,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而是多給予他們一些寬容和關愛,通過正確的指導和引導,讓學生發現真知,改變錯誤的價值取向,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五、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閱讀實踐過程.所以閱讀習慣的培養要講究方法。1.培養查閱的習慣.要求學生掃清閱讀障礙,了解掌握每個字、詞的意義,明了每個事件的背景和相關資料,方便對全文的理解.2.培養下批注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文本中的每個難以理解的內容作出批注,采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標記,慢慢思索、理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3.培養作讀書卡片的習慣.讀書卡片可以將文章的內容濃縮在小小的卡片上,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并可以對不同文本中的內容進行比較,將書讀薄,觸類旁通,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文本。4.培養思考質疑的習慣.學問學問,先學后問.要善于思考.從而提出新的問題并盡力去解答。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個復雜而又廣闊的教學系統。我們應重視閱讀教學,注意閱讀訓練方法的科學性,積極拓展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培養學生文學修養,陶冶學生心靈性情,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