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摘要:現代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各類知識的匯集、儲藏、傳播以及各類信息的檢索、應用等的擴散機構,屬于知識傳播系統和知識應用系統。通過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提升高校圖書館在高校教學科研方面的服務功能,使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建立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新模式,從而提高高校教學科研水平。為讓圖書館更好的服務于廣大高職院校師生,圖書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必須要與時俱進,使文獻資料得到優化配置,發揮最大作用。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時代;管理模式;構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儲存、管理和傳播的載體機構,對高校教學與科研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信息時代下現代技術的發展,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圖書情報行業的發展,同時對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加強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一、現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面臨很大沖擊。圖書館傳統、僵化、淺層次的文獻服務,已不能滿足讀者日益個性化、特色化的信息需求,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與社會化需求嚴重脫節,相反,社會上各種信息服務機構以及靈活有效的服務機制,迅速占領信息服務市場,不斷削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地位,高職院校圖書館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圖書館是文化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和文化水平的文化教育機構。學生通過圖書館更新知識、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圖書館則通過知識的輸入、貯存和輸出,成為學生教育的重要場所。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學校的重任,實現服務學生的功能,也是高職院校圖書館事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新特征
(一)文獻獲取信息化。
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借助計算機技術,采用文獻數據庫和光盤管理系統,使大量文獻存儲在很小的文獻數據庫和光盤管理系統中,從而可實現大量信息查詢的電子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大量文獻信息資源和信息查詢,加快了文獻信息和科學知識的傳播,使讀者能夠有效的進行相關文獻信息獲取,并可以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梳理,有效的提高了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交流服務。
(二)文獻載體多元化。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文獻信息發展迅速,傳統的紙質文獻載體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文獻信息存儲的需求。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相關存儲技術的進步,光盤管理系統和硬盤存儲系統,以及數據庫空間的發展,電子出版物大幅度增長,文獻載體多元化使現代文獻信息的存儲海量化,壓縮了存儲空間,提高了文獻信息的可利用率。
(三)網絡共享化。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功能服務模式只是簡單的借閱圖書資料,并提供借閱場所,功能單一、效率低下、死板,難以有效發揮圖書館的真正作用。隨著文獻傳播速度加快,讀者對圖書館文獻信息需求膨脹,因此,圖書信息網絡化建設可以使眾多的文獻信息進行加工編輯,便于圖書的分類管理,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和光盤管理系統,使圖書館文獻管理達到自動化共享服務,快速便捷地提供多種圖書館館藏文獻電子信息資源網絡化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效率,為讀者提供優質文獻查找服務功能。
三、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現狀
首先,加強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在整個院校的管理環節中,圖書館與其它部門存在著嚴重脫節的問題。院校圖書館本是系級圖書資料室的上級部門,對系級圖書資料室的資料有收集的責任,更是高校各系教學和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輔助機構。但在實際工作中,圖書資料與院系的領導,圖書館與院系的領導等都存在無人管理的狀態,因而就導致圖書館,院系資料室與院校間管理不能夠無縫銜接,圖書館的職能就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其次,高職院校的圖書館、院系資料室和院校教學管理諸環節在服務銜接上還存在著嚴重的不協調問題。如院校圖書館情報意識淡薄,僅把院系資料室看成是圖書資料儲藏室,甚至于僅是借書還書的場所,因而在建設與發展上成了被遺忘的對象。再就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料不對外,就是院系圖書資料室也與之較難形成良性互動,嚴重影響了文獻的開發利用。與之相伴隨出現的是高職院校圖書館藏書數量不夠、質量不高的問題。因為院校圖書館對自身發展事業缺乏前瞻性認識,造成院系資料室與院校圖書館間的聯系不暢通或各自為政,不能及時把院系資料室有價值的文獻收集整理為館藏資料,使一個院校的相關院系間的文獻資料交換利用形成缺失,也不能更好地為相近學科、相近專業的院系提供直接有益的服務。
第三,高職院校圖書在整個發展戰略中,沒有把圖書館的發展真正納入院校發展的重要位置,致使服務師生的手段落后于其他部門。由于高職院校是從職業中專升格而來,圖書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圖書管理素質,以致圖書館僅停留在借借還還的服務狀態上,圖書館的職能沒有充分發揮。在硬件配置上雖然具備了現代通信手段,網絡化程度也大有提高,但由于人員素質的問題,只能從事簡單的編目、借閱、流通登記和圖書資料整理等一般性的服務工作。而如何利用網絡開展文獻資料編寫教學科研需要的文獻、專題資料,如何開展咨詢服務,如何跟蹤服務等高層次的工作就難以進行,圖書資料的學術性,文獻資料的功能也能很難充分發揮出來,更談不上服務創新和發展。
四、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創新模式探析
(一)創新服務理念,堅持以讀者為本
全新的創新意識,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根本。在管理領域中,創新是管理思想的變遷所形成的新模式。當今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工作的服務環境、服務手段的變化,其服務的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要緊緊圍繞讀者進行,即“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館員要認真研究讀者,了解讀者,預測和識別讀者的需求傾向,為讀者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方位的服務。
(二)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數據庫,開展資源共享
院系圖書資料室作為具有專業特長的讀者與專業資料之間的橋梁,在開展信息服務時,要把搜集來的大量資料進行研究、綜合、分析、歸納、提取、加工,分門別類地把有價值的資料集中并加以推廣或儲存備用[3],建立具有本專業特色的數據庫。這樣既可以提高信息檢索的速度,又便于與其他數據庫資源共享,實現文獻的自動化管理。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使文獻情報工作能夠在一個弱化了時空概念的、虛擬化的電腦空間中運行,這就使相應的管理從內涵到外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院系圖書資料室與學校圖書館聯網,不但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為讀者服務。讀者通過網絡查詢,就可以知道哪個院系圖書資料室藏有圖書館未曾收藏的專業性較強的圖書或期刊。如果能夠實現各院系間的資料共享,可以進行資料的互借,那么將能使圖書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三)發展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提高創新水平
貫穿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主線是服務創新,服務是圖書館的核心。現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實現人性化管理,實施人文關懷,營造人文關懷的內外環境。以改變單一的館藏借閱,利用現代網絡平臺提供各種數據、知識庫以及在線或離線信息服務。而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圖書館人員要有主動熱情的工作態度,文明禮貌的服務語言和精湛的信息服務技能,圍繞著教學和科研實施工作,為廣大教師和讀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幫助讀者選擇信息,評價信息,為讀者提供推送服務,使圖書館由以往“等待讀者來使用”變為“請讀者來使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并與讀者建立聯系,變館員為“知識導航員”,使圖書館真正成為讀者學習環境和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理想場所。
(四)信息一體化管理模式創新
信息時代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利用,社會對圖書館文獻管理和服務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圖書館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需要加強信息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從圖書館文獻組織結構的變革到圖書管理制度變革,需要全新地思考應對信息環境下圖書文獻管理的新模式。文獻信息更新很快,人類在知識創新和探索的過程中,需要更好、更新的文獻信息服務,圖書管理員需要改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系統與服務模式,增強文獻管理的創新意識與知識技能,提高知識與能力素質,需加強對圖書管理員的培訓,使之熟悉圖書文獻的加工編輯、檢索查詢等服務功能。并采用相應的激勵措施激發管理員的創新服務意識和服務思想。使文獻體系、人力資源體系、科學技術體系之間形成有效的一體化管理模式。使知識素質與能力素質融合,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能動性,加快文獻信息交流與傳播的速度。伴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圖書館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需針對圖書館所有文獻信息、知識、智力資源進行一體化科學管理系統模式創新,使文獻知識更新和服務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
(五)融入現代技術元素
圖書館要想實現管理制度的改革,就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技術含量。目前,圖書館采用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收集、整理、分類和編目的自動化。同時,圖書館增加了網上約書、催還書、新書推薦等個性化服務,讓圖書館服務更加人性化。另外,圖書館工作實現網絡化,不僅可以有效地配備文獻資源,集中進行文獻編目,而且可以實現館際互借,大大提高了圖書館借書的便捷性。相對于傳統圖書館來說,現代技術的融入可以不斷完善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六)加強館員隊伍素質建設
圖書館的建設中,館員隊伍建設是根本,要不斷優化館員隊伍結構,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按照高職教育高速發展需要,高起點合理地配置圖書館人才,根據現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引進圖書館學專業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有計劃地對現有館員開展一系列的培訓,加大圖書館員的智力投資,開發圖書館的人力資源,加快人才培訓,實現終身教育,要把圖書館的工作變成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變單一型人才為復合型人才。
五、結語
信息時代下,人們對知識的渴望成為人類科學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高校圖書館,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信息不斷增長的需求,是人類知識生產、傳播、利用的重要手段,體現出越來越大的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因此,信息時代下,圖書館要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才能適應現代人對知識獲取的需求,實現知識信息資源的傳播,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學知識的創新。
【參考文獻】
[1]陳麗云.論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創新[J].圖書情報2015(06)
[2]文淑君.高職院校圖書管理創新模式探析[J].學院,2013(30)
[3]李曉明.文獻資源共建共享與CALIS數字[J].圖書館論壇,2013(01)
[4]麥少貞.現代圖書館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J].圖書館論壇.2006(10)
[5]張慧茹.高校圖書館自助借還服務模式探析[J].創新科技,2013(05)
[6]張中會等.高職院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實現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