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 要】
人文素養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教育中加強人文素養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中職學校學生人文素養普遍較低,應該大力加強和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而加強中職學生人文素養,最關鍵的還是應該從提高中職學校教師自身人文素養做起。本文圍繞中職學校教師人文素質水平不容樂觀這一現實,分析了當前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現狀,提出了提高中職學校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
中職學校 教師 人文素養 提升 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我國在各領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教育領域逐漸呈現創新發展的趨勢。作為中職學校來說,培養實踐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學校必須加強對中職教師人文素養的培養,為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本文將對中職學校教師自身人文素養進行相關研究,分別從人文素養重要內涵、當前中職院校教學現狀分析、加強中職院校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有效策略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人文素養重要內涵
人文精神是教師人文素養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個元素:人性、理性、超越性。人性,強調人的尊嚴;理性,追求真理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超越性,是超越一般動物的“我”,尋求生命的意義。
教育最重要、最艱難的就在于用什么樣的精神去讓學生感悟到做人的崇高。
人文精神的內容主要包括:對生命的關懷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主體精神和自主意識、自由意識、公正意識。主體精神和自主意識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精神品格。對個人生命權的尊重和保障,對生命的終極關懷以及個人對幸福的追求,是人文精神的第一要義。與自由、平等一樣,公正也是人類始終向往的理想境界,是人類精神大廈的重要支柱,因而理應成為現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由既是個人和人類的理想目標,也是人的現實探求,同時又是現代人應有的精神品格。
二、當前中職學校教師特點分析
1.缺乏人文素養
當前中職學校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尚屬缺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無法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特點而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
2.缺乏先進教學觀念
由于當前中職學校教師都太過注重技術教學,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反而沒那么重視,然而技術的學習必須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如果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技術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3.缺乏創新意識
中職學校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缺乏一定創新意識,從而傳達給學生的知識也相對陳舊。以語文閱讀課為例,教師在實際教學課堂上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閱讀能力的培養,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也阻礙了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
三、加強中職學校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有效策略
1.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
要提高中職教師的人文素養,首先要加強教師人文知識的學習,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據此學校部門可以為教師選擇一些內涵豐富的書籍,如《論語》《孟子》等國學經典書籍。
2.傳統文化的吸收
教師必須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對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我國四大名著、唐宋八大家、諸子百家等都必須有相關研究,從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當中充分汲取知識的養分才能真正有益于課堂教學。
3.提高藝術修養
藝術是人文的外在表現,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必須提高自身藝術修養,利用個人魅力充分感染學生,讓學生產生崇拜感,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4.兼備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對價值與尊嚴的充分肯定,教師必須具備人文精神,擁有一個博愛的心境,對于學生要用愛去相待,學會容忍、接納、尊重學生,不用學習負擔去壓抑學生,應運用智慧去引導學生。
5.教學觀念的轉變
要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還必須從教學現狀入手,對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進行更新,讓其更適應于現代社會的發展。讓學生走出教學的條條框框,充分發揮自我創造性,不要讓學生背負太多學習壓力,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提高中職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增加理論課程教學
當前中職學校的發展普遍都傾向于技能的學習,眾所周知,學習是一項系統性任務,想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在一起,否則,根本無法取得預期中的學習效果。據此,中職學校應該及時轉變這種發展觀念,將理論課程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將其全面貫徹到技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理論知識。
7.增加資金投入力度
中職學校必須加大對教學設備的資金投入,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優化教學環境,將多媒體全面普及,加強對教師的職業培訓,對教師待遇進行改善,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素質,為教師素質水平的發展創造現實條件。
8.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
中職學校必須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制定一個具有實用性、專業性與定向性的培養目標,讓教師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愛好、行為、習慣與能力去培養,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全面提高素質水平,從而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
9.積極參與文化活動
教師應該積極參與一些文化活動,如:中華經典詩文朗誦活動,利用這些平臺鍛煉自我,將自身優勢充分表現出來,與其他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從優秀教師身上吸收更多精華,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使自身文化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高。
總之,教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的行為有重要促進作用,中職學校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質量,首先要從提高教師人文素養開始,用人文精神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懷峰.關于職業教育在人文素養教育方面的幾點思考【J】.現代交際,2013(07)
【2】邵佩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缺失及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3)
【3】章永健.高職院校體能類項群教練員應具備素養的研究與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