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芳
【摘 要】
與過去相比,當今的教育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如今,人們更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孩子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在小學教學中實行創新式教學是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創新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創新式教學,是很多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創新 興趣 積極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越來越被社會所需要。因此,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我國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創新式教學勢在必行。
一、實行語文創新教學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而單一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現在的教育形勢。同時,素質教育還要求從多方面評價學生而不只是學習成績,這也要求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育創新。
二、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策略
(一)實施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結合課本內容創設適當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盡快地融入到語文課堂中。另外,老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一些類似情景對話或者是小品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例如,在學習《小抄寫員》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中的一些人物對話進行即時表演。讓不同學生分別飾演父親、母親、老師和小主人公等角色,讓學生在對話當中理解故事情節與矛盾發展。通過這種對話表演形式,有助于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掌握,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
(二)運用問題式教學模式
小學生的腦袋是靈光的,充滿好奇心的。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敢于質疑。質疑是打開創新之門的鑰匙,只有敢于質疑,才會有去探索和發現的動力。小學生大多是好動的,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只要老師做到了正確引導,學生就會按照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另外,老師還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很多小學生比較膽小,不敢發言。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就要加以鼓勵,讓這些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運用這種問題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把學生調動起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三)開展想象,鍛煉學生想象力
小學生的頭腦是充滿想象力且又不可思議的。幾乎每個小學生的腦子里都幻想過自己有一雙美麗的翅膀,可以任意飛行。通過想象,學生可以體驗到極其美麗的意境。語文教學中,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前提下,老師加以引導,讓學生進行聯想,填補課文中遺留下的文字空白,使課文更加豐富、形象。例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倒數第二段這樣寫到: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他的話沒有說完,他最后想要說什么?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從中發揮想象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思維。
(四)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幾個人一起玩,喜歡扎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符合小學生的性格,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在課堂中,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給每個小組分配自己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之間要各司其職,彼此配合,共同完成小組總任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組員之間會互相探討,彼此分析,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又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也會得到培養。
(五)民主教學,師生互動
在傳統課堂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能聽課,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小學生對老師都有一定的畏懼心理,不敢和老師交流。師生之間沒有交流,課堂上也沒有互動,老師無法了解到學生知識的學習情況,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成績停滯不前。所以,老師要營造一種公平、民主的課堂氣氛,要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并和老師成為朋友,彼此交流。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才能完全放下心理包袱,全身心地與老師配合,使語文教學變得事半功倍。
(六)應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是一種較新的教學工具,現在如今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中,它具有攜帶聲音,影像及動畫的特點。在課堂中引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內容中。與普通課堂相比,多媒體具有聲情并茂的優勢,可以把老師很難講解出來的東西,通過影像或者是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有效地避免了老師難講,學生難懂的尷尬局面。另外,多媒體擁有豐富的網絡資源,語文是一門積累型的、靈動的學科,課外知識對語文的學習也很重要,所以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
【結 語】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傳統教學中很多方面都是不科學的,所以,我們要摒棄舊的觀念,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權力,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使其得到全方面的鍛煉,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另外,社會在進步,教育也在進步,我們老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改革創新,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秀娟.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3(12)
【2】呂生維.淺談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創新教學【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9)
【3】蘇立康.小學學科教學論(語文)【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