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峰

紫砂壺集實用、藝術、人文于一體,同時融入文學、繪畫、書法、篆刻、金石等諸藝術于一身,具有得天獨厚的藝術美感,它的美兼容并蓄,十分豐富,作為以紫砂泥摶造而成的藝術作品,它的質感美是相當明顯,也是相當重要的。紫砂壺的質感美是一個相對寬泛的立題,其大致可以通過外在造型裝飾和內在文化屬性等來體現,以豐富多樣的形式達到壺藝性能的全面展示與升華。現以紫砂“玲瓏提梁壺”(見圖1)為例,談一談這把壺的質感美。
“玲瓏提梁壺”整體風格古雅凝重,為金屬把提梁壺型。其在造型上融入金屬元素,除了提梁外,胎體色澤也亦帶有一種金屬感;在裝飾上,以塑雕和泥繪的方式裝飾鳳凰及鳳凰圖騰,體現出唯美的視覺質感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整件作品以鳳元素為題材展開創作,在生動的形象中流露出玲瓏華麗的氣息。
1 “玲瓏提梁壺”的金屬質感美
紫砂壺的造型性能相對于作品主體來說十分重要,其富于變化,藝術性高,且各具特色,惟妙惟肖。“玲瓏提梁壺”的造型大致上遵循光器理念,壺身身筒較高,平肩,平底;圓蓋微鼓,內嵌于壺口,嚴絲合縫;三彎流從壺身前端探出,富有力道;壺肩兩側設置兩只對稱如一的把耳,兩只銅質金屬提梁壺把分別安置在把耳之上,呈拱圓形,便于提攜。整壺造型簡潔大氣,充分滿足實用之需,既干凈利落、平穩莊重,又骨肉亭勻、雋永耐看。壺體泥料經精心調配,胎色呈暗紅色,與生鐵顏色類似,在光線照射下,折射出一種幽遠凝練、古拙清亮的色澤,具有古樸厚重的金屬質感,同時,銅質提梁把亦精美細膩,進一步烘托其金屬質感美。
2 “玲瓏提梁壺”的裝飾質感美
對于一把紫砂壺而言,裝飾雖然不是必須的,卻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這把“玲瓏提梁壺”上,裝飾的質感美顯而易見。壺嘴腹部塑鳳首,使得壺流仿佛是從鳳口之中吐出,增添了動態感;壺鈕以塑雕裝飾手法,塑一只精美的鳳形鈕,中空呈橋狀,鳳形刻畫細膩逼真、神情安閑、鬃毛飄逸、惟妙惟肖;壺身一側以泥繪手法裝飾一個精美復雜的鳳凰圖騰,圖騰外形呈圈狀,整體若鳳凰起舞,風姿綽約,雖以線條勾勒,卻神韻畢現,給人以豐滿的視覺享受。整件作品裝飾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圍繞鳳凰這一元素展開細致刻畫,唯美、富麗、優雅,充分詮釋出紫砂壺的裝飾質感美。
3 “玲瓏提梁壺”的文化質感美
文化是衡量一把紫砂壺整體價值的關鍵因素所在,通過外形呈現烘托內在氛圍,是紫砂壺常見的表達形式,也就是說,造型、裝飾等風格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依據題材立意展開,以所要表達的人文內容的核心線索,使整把壺具有統一性和唯一性。“玲瓏提梁壺”的核心文化內容體現在鳳凰文化上,并以此詮釋作品的文化質感美。神鳥鳳凰一直是中國古代先民崇拜的對象,人們認為她能帶來光明,讓祥瑞降臨于世,她的出現預兆天下太平,人們能生活得更加美滿幸福。故而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把鳳凰看作是美麗和幸福的化身,鳳凰文化也由此產生壯大,并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藝術家們創造出了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鳳凰形象和紋飾,“玲瓏提梁壺”以紫砂語言的形式將鳳凰文化提煉到了壺上,風格鮮明、妙趣橫生、內蘊豐沛,向人們展示出和諧共贏、天人合一等思想,給人以領悟思考的空間。
4 總 結
對于一把紫砂壺而言,無論是制壺人還是使用、收藏或鑒賞人士,都應從多角度、多狀態來對待分析,紫砂壺早已不僅僅是一種泡茶器皿,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它已經具備藝術和文化兼容的綜合性特征,它包含著豐富的藝術學問和傳統文化系統,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玲瓏提梁壺”整體無論是其金屬質感美、裝飾質感美還是文化質感美,無不彰顯著豐富的藝術魅力,是不拘泥于器皿范疇的創造嘗試,綜觀整器,可見豐盈精巧的玲瓏質感,泡上一盞茶,可謂妙壺化春茗,真正給予人美好的生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