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動畫產業還處于發展和不斷摸索的階段,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國外動畫元素,中國動畫漸漸迷失了方向,被大量的抄襲和模仿充斥著。如何運用中國式動畫角色設計思維,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中國動畫形象,成為國產動畫發展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動畫;角色造型;民族化
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對動畫片的創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個精美的動畫造型能夠為整部影片的質量提升起到關鍵的作用。再好的故事,如果沒有性格鮮明、造型生動、形象美觀的角色的演繹,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梢哉f動畫角色造型就是一部動畫片的生命力所在。
不少人指出過國產動畫缺乏屬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拔覀冎挥幸粋€孫悟空”——說明有人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國產動畫從盲目追趕發展到開始尋求有別于主流動畫的獨具特色的面貌。
我國動畫發展的早期與歐美、日本動畫對比,有自己的獨特的韻味。例如,上海美術制片廠制作的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中的主角小蝌蚪就是借鑒了赫赫有名的齊白石老人的寫意花鳥形象,這種形象打破了傳統動畫僵硬單一的形式,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墨風格的造型,給動畫世界增添了全新的藝術范式。其他如《九色鹿》融入北魏佛教繪畫風格,以及結合中國京劇臉譜創作的《驕傲的將軍》等,都是獨具特色的別國所沒有的全新的動畫風格,所以被稱為“中國學派”。
進入21世紀,國產動畫從重視程度到產業規模都有了幾何級的增長,也生產出不少優秀作品。但和之前國產動畫相比一個顯著的不足是缺乏獨特的藝術風格,許多影片似曾相識,從主題到形式都不免模仿的痕跡,尤其缺乏具有鮮明特征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動畫形象,以致“孫悟空”之后再無來者。
目前國產動畫的產業環境還需改進,企業的維持相對艱難。這也是國產動畫不能以充足的人力物力致力于風格上探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從長遠來看,整體推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國產動畫,避免同質化陷阱,是國產動畫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的最佳途徑。而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的動畫形象,是塑造民族動畫品牌的第一步。因此在動畫角色造型上可致力于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研究民族特征,塑造特色鮮明的中國人形象
迪士尼動畫大片《花木蘭》在國內上映時,花木蘭父親的形象給人印象深刻。長臉廣額、顴骨高聳、單眼皮長下巴,是典型西北人的造型。形象令人信服,也把觀眾帶進西部邊陲的故事場域。這是一個美國制作的取材于中國傳說的動畫片,創作人員注意到了中國不同地區的人物形象特征,遺憾的是在國產動畫中反而見不到這樣的認真態度。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人物形象都有身高、外形上的特點,一個認真敬業的動畫藝術家,應該在角色造型設計中注意并加以運用,使形象更令人信服。
動畫是一種崇尚夸張的藝術,動畫造型設計有許多超越現實的表現手法,很好地彰顯了動畫藝術的特色。比如日本動畫的美少女造型,還有超現實的半人神形象,都很好地發揮了動畫夸張的表現力。國產動畫創作中也借鑒了這些表現形式,然而并沒能做到舉一反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揚,創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有想象力的藝術表現方法。所以在國產動畫片中有時會看到類似日本忍者、戰國武將的古裝人物,甚至實拍影片也有這樣的情況。借鑒止步于形式而不是方法,僅以外觀的模仿為滿足,國產動畫自身面貌的形成就無從談起。
也許從非人類的造型設計中更容易看清楚這一點。以動畫中出現頻率較多的怪獸為例,目前國產動畫中的怪獸形象乏善可陳,大多似曾相識,但沒能超越《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的水準。理論上怪獸沒有現實依據的限制,可以天馬行空充分發揮想象力。但在國產動畫中出現的怪物,往往擺脫不了美日動畫和大片的影子。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可資利用的豐富的資源,比如《山海經》插圖,其中的怪獸形象無論是在創意上,還是在美觀上都有很高的水準,更不用說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完全達到了拿來就可以用的程度,可是在國產動畫中見到太少。
二、深入發掘建立在文化傳統基礎之上的民族性格精髓,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內涵的動畫形象
有關民族化的探討在各個文藝領域都展開過認真的討論,動畫也不例外。但從結果來看,即使是致力于民族形式的探索,也以外在符號元素的運用居多,內在精神層面的挖掘顯得不足。目前國產動畫角色形象,從外觀來說固然不難做到像中國人,但行為舉止常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或多或少模仿的痕跡。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形成了中國人特定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和西方人相比,中國人含蓄、內斂,講究禮儀,講究溫良恭儉讓,并非迪士尼式活潑幽默充滿彈性的行為方式所能涵蓋。同樣的情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表現可能大相徑庭。比如中國人的親人之間很少擁抱,即使內心激動到達頂點,外表可能依然喜怒不形于色。雖說夸張是動畫重要的表現方法和特征之一,但夸張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所以對中國動畫來說,更含蓄、更內斂也是一種夸張。曾有人提出過需要研究“中國式運動規律”,探索有中國人行為特色的動作設計,筆者以為是很好的建議。
三、發揮文藝的導向作用,引領觀眾的審美需求
國產動畫形象的創新不足,一個很有意思的原因在于不能科學地對待所謂“市場調研”。現代企業對市場調研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一個動畫片的立項少不了充分的調查論證。動畫企業往往預制不止一套造型設計樣本,拿到幼兒園和中小學進行調查,藉此決定最終的方案。應該說這是一種認真負責任的創作態度,但如何對待調查結果卻是對創作者的決策能力的一種考驗。被調查者通常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選擇結果,但這種喜好又是在長期的觀影實踐中所形成的,由于國產動畫起步較晚,被調查者的觀影實踐大多建立在美日動畫之上,他們喜愛的動畫形象也多以此為主,選擇結果自然不出這個范圍。因此在這樣的模式下,國產動畫進入一個原地踏步的自循環:被調查者是看著美日動畫長大的,他們的選擇以所喜愛的美日動畫形象為主,為了符合市場調查結果,企業生產出來的影片也均以美日風格為主。
并非所有的動畫制作人都沒有看到這一點,但由于動畫產業依然步履維艱,投資人沒有足夠的膽識和財力冒風險,市場調查的結果至少讓人看到了假想的受眾群體,抱著求穩的心態,寧可作品平庸。因此,國產動畫真正的精品、真正的“中國學派”面貌從根本上講還有待于產業環境的改善。
隨著世界文化的進一步融合,中國動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機遇是我們可以更好地借鑒國外先進的影視動畫創作經驗,給國產動畫注入新鮮血液,而挑戰是國產動畫如何平衡繼承傳統和突出特色這種獨特的發展動力。作為一個動畫人,我們必須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跟上時代的腳步,擺脫掉“幼稚呆板”動畫的帽子,努力制作出個性鮮明,人見人愛的動畫明星。在不久的將來,我相信,國產動畫前途將會是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韓宇.動畫角色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2]王冀中.動畫產業經營與管理[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3]陳孟晞.動畫造型[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4]陳新生.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鄭雅文,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