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應當在少數民族新生工作中加快精細化進程,合理把握不同生源類型少數民族新生的特點,因類施助。在縱向上,做好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培養的銜接。在橫向上,擴展學生工作各方面職責,幫助少數民族新生渡過大學適應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 學生精細化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21-01
一、了解情況,積極思考
當事人XX,男,來自偏遠的內陸地區。在思想方面,由于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該生不太能夠迅速融入學校生活,經常出現強烈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在生活方面,開學初期在生理上不太適應學校環境,身體常會出現不適的情況,同時由于地域因素以及經濟條件等諸多方面的制約,生活較為平貧困,無法及時繳納學費;在學習方面,該生是從民族集居地來的,在一些如英語、數學等基礎課程上力不從心,出現考試不及格的情況;在工作上,由于語言地域以及性格等原因,不主動報名參加各類學生組織,學生團體活動的參與性不足。
二、以生為本,深入分析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它不僅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問題,而且是關系到民族團結和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更會在社會上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需以生為本,因材施教,通過各種形式掌握該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此案例中的該生初來到沿海地區求學,常常會因為無法平衡兩地不同文化習慣和生活理念以及現實環境,常常會對自身能力判斷不準確,并隨著自身家庭環境因素以及自身學習情況的不順利,而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消極情緒,從而影響了自我價值實現,嚴重限制了他未來的學業以及職業規劃。
三、多項幫扶,人文關懷
深入研究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沿海高校心理適應的特有問題,我們不僅要在教育管理上加大力度之外,還需要在情感上予以關懷, 以愛心和真誠讓少數民族學生接受和認可,逐步培養自信心, 使之能在保持民族風俗習慣的基礎上,主動克服客觀困難,消除文化疏離感。
(一)多渠道關懷學生,加大扶貧助困力度
由于該生來自偏遠的內陸地區,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已嚴重影響到該生的學習生活。我們為解決該生在校生活的后顧之憂,認真遵照學校關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積極向該生解讀國家資助政策,幫助他申請困難資助。并且在學校的資助活動中,給予他們一定程度上的幫助。同時也積極聯系學校相關部門,特意鼓勵他申請學校勤工助學崗位。通過多種幫扶舉措不僅緩解了該生經濟上的困難,解決了該生最基本的實際困難,也提升該生的自我獨立意識。
(二)多層次幫助學生,落實學習幫扶制度
針對該生存在文化基礎較差、積極性不足、學習能力較弱等一系列問題,我們首先是與宿舍成員,班級同學的談話,從中了解該生的學習狀態,依據學校的文件精神,結合學校特點,實施少數民族學生照顧政策。其次針對個別難度較大的課程,集中安排自習時間,邀請相應的科任教師針對該生學習情況進行課外輔導。同時聯系高年級學生定期分享他們在本專業學習中的學習經驗以及收獲,幫助該生盡快糾正學習誤區,完善學習計劃。同時以班級學習興趣小組為載體,通過學習幫扶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該生學習動力。再次是與該生進行定期定點談心,及時了解該生當前心理動態,不斷追蹤該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及時做好相應輔導工作,讓該生客觀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確立切合自身實際的學習目標和方法,產生緊迫感、危機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成績。
(三)多角度引導學生,激發最佳工作潛能
為全面鍛煉和培養該少數民族學生重視自身能力鍛煉和自我素質提高,在開學初期鼓勵該生報名參與本院學生會干部競選,借助團學機構的平臺,引導該生主動地展示自我,并多其他各民族、各專業的同學接觸、溝通、合作。同時為展示該少數民族學生文體方面的天賦,以大型學校活動為載體,讓他們在舞蹈表演、運動比賽等各種學校大型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努力引導該生在任務與責任下、信任與壓力中迅速成長。
(四)多方位尊重學生,關注民族思想動態
為尊重該生自身的民族文化與傳統,學校特以重大的民族節日為契機,通過各種活動來增強學生的歸屬感。我們也定期針對結合該生當下的思想問題和國際國內熱點問題,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幫助該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信念,組織該生參與黨課理論學習和宣傳教育活動,并在同學與老師的共同幫助下,順利通過黨課考試。
四、加強教育,提升管理
看到后期該生在學生群體活動中表現積極,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在節日期間主動發送短信祝福學校老師,可見學校在少數民族學生教育與管理上的智慧與努力。通過生活、學習、工作等多方面舉措有效地解決了該生最基本的實際困難,同時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把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解除后顧之憂,努力做到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讓他們安心學習,順利完成學業。
參考文獻:
[1]邊疆經濟與文化[J],2006,(9).
[2]中小學健康教育網[J],2005,(05).
[3]少數民族地區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初探與實踐[J].中國教研交流.
作者簡介:
林麗(1988-),女,漢,福建莆田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